首页 理论教育政治经验与现实斗争结合

政治经验与现实斗争结合

【摘要】:《三国演义》中关羽“过关斩将”的故事,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走麦城”的故事见之于小说的第七十六回和七十七回。毛泽东指导外交,告诫外交官们“少讲过关斩将,多介绍走麦城”,是把小说中饱含的政治经验与现实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而阐述的道理更深邃,更富于启迪性。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故事,其中最著名而启迪后人予其经验和教训者,莫过于“过关斩将”和“走麦城”,所以由《三国演义》故事而形成的俗语中,就有“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意思是只讲成功、胜利和奉献,却不讲失误、失败和损失。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也留意于此,并应用于革命实践。

1951年冬季,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秘密访华来到北京。当时罗贵波任中共中央与越劳中央联络总顾问兼政治顾问团团长,陪同胡志明一起访华。

一天,罗贵波陪胡志明来到丰泽园的颐年堂。他们进去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迎出来,相互亲切地拥抱。胡志明主席早在中国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就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分别相识,他像回到家里一样亲切而热情,见到毛主席像久别的兄弟,相互问候,说了一阵亲热的话语,很快话锋转入正题。

胡志明把越南抗法战争的情况,根据地建设情况,以及中国顾问在越南工作的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周总理和朱总司令把朝鲜战场的情况和我国国内的有关情况,也向胡志明作了简要介绍。在交谈中,胡志明问毛主席:我们中央政治局要求罗贵波同志参加我们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多提出意见,多帮助我们。但是,他太谨慎了,太谦虚了。我希望你们交给他多提意见这个任务。毛主席,你们是否同意?

毛主席说:“我们同意,但是他向你们所提的意见或建议仅供你们参考,你们认为提得对,就采纳,不对,就不采纳,由你们自己决定。”

送走胡志明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把罗贵波留下,继续向他谈话。

毛泽东对罗贵波说:“胡志明同志要你参加他们政治局会议时,对他们各方面的工作多提意见,多给以帮助。你可以提,但是不论是提意见或提建议,都要说明仅供他们参考。你要注意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要从越南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经验,不可生搬硬套。提意见或提建议都要慎重,要考虑好,要准备好,要认真负责。帮助人家就要帮助好,不强加于人。要十分注意尊重胡志明同志和尊重越劳中央的领导。不能有钦差大臣的架子,尤其不能有大国主义。你持谨慎态度是对的。”

接着,毛主席态度严肃而又有些激动地说:“长征前你在中央苏区,应该知道李德此人吧?”

“是的,我知道李德。”罗贵波答道。

毛泽东接着说:“李德是德国人,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他在苏联红军中立过战功,颇受斯大林赏识,把他派驻中国共产党,后来到中央苏区做军事顾问。不久,他掌握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指挥权,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做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而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到处吓唬人。包办代替,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强加于人,像个钦差大臣,神气十足。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毛泽东又说:

“你在越南工作,一定要切记李德在中国的教训。要向顾问团的全体同志讲这个教训,让大家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告诉顾问们,帮助人家不能照搬我们原有的办法,生搬硬套。帮助人家要帮助得好,只凭主观愿望是行不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帮助好。要有老实谨慎的态度,少讲我们是怎样‘过五关斩六将’,多介绍我们是怎样‘走麦城’的,我们也有过失败。在帮助人家的过程中,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每天一次,二天一次,最少每周一次,来检讨我们哪些做得对,哪些不对。”(《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上卷,第296页)(www.chuimin.cn)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深远的谈话,毛泽东很好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

“少讲‘过关斩将’,多介绍‘走麦城’”这个饱含着历史经验教训的关羽典故,在这里被信手拈来作为了兄弟党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一条外交原则。当然,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关斩将”的故事,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走麦城”的故事见之于小说的第七十六回和七十七回。两回书中说关羽在组织襄(阳)樊(城)之战后期,被魏将徐晃战败,后方根据地荆州又被东吴都督吕蒙偷袭,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关羽败退麦城,坚守待援。无奈上庸守将刘封、孟达以私废公,不发一兵一卒。关公万般无计,决定突围退往西川。

且说关公在麦城,计点马步兵,只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遂留周仓与王甫同守麦城,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

“威震华夏”的一代将星,就这样地陨落了!

毛泽东指导外交,告诫外交官们“少讲过关斩将,多介绍走麦城”,是把小说中饱含的政治经验与现实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而阐述的道理更深邃,更富于启迪性。

毛泽东从李德的身上看到了关羽的影子。

他对外交官罗贵波谈话,自然联想到共产国际派给我党的“洋顾问”李德。李德也曾经有“过关斩将”的光荣历史,他曾经“在苏联红军中立过战功,颇受斯大林赏识”。但李德当了中国共产党的“顾问”以后,由于自己的战功和狭隘的经验,不了解中国的国惰,不了解红军的实际,“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而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结果导致中国党和红军几乎遭灭顶之灾的“走麦城”——进行“长征”,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历史的辩证法就在于:你多讲“过关斩将”,你可能就“走麦城”;而你多讲“走麦城”,持老实谨慎态度,你就可能“过关斩将”。

20世纪50年代初,共和国刚刚建立不久,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功勋显赫的时代,此时毛泽东谆谆教诲外交人员“少讲‘过关斩将’,多介绍‘走麦城’”,把这作为帮助友邻国家和兄弟党时的一条原则,这是一种政治的睿智。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毛泽东用关羽成功与失败的文学典故,告诫人们“要有老实谨慎的态度”,深刻地揭示着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少讲过关斩将,多讲走麦城”这个原则,不仅用于外交,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何尝没有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