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历史人物关公桥私塾读书与毛泽东读三国演义

历史人物关公桥私塾读书与毛泽东读三国演义

【摘要】: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斩蛇灭妖的英豪,便在他立马射箭的溪边小山嘴(韶山嘴)上筑庙,叫关公庙;溪上建桥,称关公桥。但是,我们知道,1904年秋,11岁的毛泽东曾经被父亲送入关公桥私塾拜毛咏生为师,在这里读了半年书。当少年毛泽东每天跨过溪水上的“关公桥”去私塾读书时,他是否开始留意小说中那位大刀英雄?

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韶山三国时属荆州。荆州是魏、蜀、吴必争之地,是三国时的重要战场。后来的湖南省省会长沙,在三国时数易其主。建安二十年(219年),孙权袭取了荆州。

民间传说,蜀国大将关羽策马由长沙方向而往西南,望见一处地方茅封草长,无路可寻,但他不顾路险苔滑,望山深处而入,正行走之间,山冲内窜出一头蛇形巨兽;关公略一吃惊,随手拈弓搭箭,猛发一矢,那兽咆哮一声,呜呼倒地。云长朗声一笑,将劲弩甩向东南,提起青龙偃月刀,继续前行……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斩蛇灭妖的英豪,便在他立马射箭的溪边小山嘴(韶山嘴)上筑庙,叫关公庙;溪上建桥,称关公桥。关公所遗之弩今犹存,那就是毛泽东故居附近的弓箭牌山。(高菊村等:《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15页)

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过,东汉时,战争的确对韶山发生了影响。这是因为,这里与长沙城的直线距离不过50多公里,而湘江就在30多公里外蜿蜒;蜀国大司马蒋琬的故里湘乡更近……当战火蔓延到湖南中部时,人们纷纷逃离本乡,寻找避难之地——韶山,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的这个多山林密的地方,成了最理想的所在。不但贫民百姓逃至此,而且富人与官户也来到这里。试看东汉墓葬的发掘情况便可以知道:就在距传关公射箭处仅几百米的新塘山上,便发现了一处东汉墓。同时代的墓葬,在韶山境内共发现25处之多。

这些有关三国人物关云长的传说遗迹,关公庙、关公桥、弓箭牌山以及蒋琬的故里,是否对少年毛泽东的“三国情结”发生影响,是否加深了“关公崇拜”对他的烙印,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1904年秋,11岁的毛泽东曾经被父亲送入关公桥私塾拜毛咏生为师,在这里读了半年书。(www.chuimin.cn)

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谈自己的身世时,回忆了少年时代与老人们在一起互相讲述《三国演义》故事的情景。他们是否会讲到关公的传说呢?

当少年毛泽东每天跨过溪水上的“关公桥”去私塾读书时,他是否开始留意小说中那位大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