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幽默地向全国工商联提出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设想

毛泽东幽默地向全国工商联提出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设想

【摘要】: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的一步。毛泽东在最后一天参加会议并讲话。毛泽东关于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步伐的设想,在党内没有听到不同意见。11月1日至21日,全国工商联首届执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幽默地把这归结为“现在又没有诸葛亮”。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会上,毛泽东十分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说“农业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讲话中,毛泽东还打着手势对大家说:

“公私合营走得很快,这是没有预料到的,谁预料得到?现在又没有孔明,意料不到那么快。去年李烛老(全国工商联副主任李烛尘)在怀仁堂讲高潮,我那个时候还泼了一点冷水。我说,你那样搞太厉害,你要求太急了。又对他讲,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有秩序有步骤地来,不要搞乱了。”

刘少奇插话说:“我们搞公私合营,基本上做到了有秩序、有步骤。”

周恩来也说:“也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嘛!”(邸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625页)

1955年底到1956年初,我国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发展进度是出乎预料的。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除了按照规定领取带有剥削性质的定息以外,整个企业已经归国家所有了。这是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的一步。

10月4日至11日,党的七届六中(扩大)全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全会的结论中,毛泽东透露了他关于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步伐问题的设想。(www.chuimin.cn)

10月27日和29日,毛泽东两次约见工商界的代表人物谈话,都是勉励民族资产阶级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走社会主义道路

11月16日至24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中央召开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工作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毛泽东在最后一天参加会议并讲话。他说,帝国主义眼前还不敢发动战争,我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加快社会主义改造,加快我国的发展。

毛泽东关于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步伐的设想,在党内没有听到不同意见。工商界的代表人物对毛泽东亲自出面做他们的工作,很拥护。李烛尘先生10月29日那天当场表示,要积极推动民建会和工商联的会员搞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

11月1日至21日,全国工商联首届执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主任委员陈叔通在开幕词中,号召一切爱国的工商业者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发展的前途联系起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在伟大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央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联执委会议之后,各地敲锣打鼓,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不少城镇申请公私合营的人流,日夜不断,其势甚猛。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决定,只好先批准公私合营,把要做的清产核资、改组企业、安排生产、安置人员、组织专业公司等工作,放到后面去做。

1956年1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工商界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报告首都已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讯。继北京之后,全国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于1月底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应于1967年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在基本完成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12年。这个速度超出了毛泽东和中央许多领导同志的预料。

毛泽东幽默地把这归结为“现在又没有诸葛亮”。言外之意,只有“诸葛亮”才能事先“意料”(当然那是被神化后了的诸葛亮)。对公私合营,毛泽东也曾反对“太急”,主张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速度快了,是因为有党中央细致谨严的工作,也有工商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公私合营虽然时间变短,但基本做到了有秩序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