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所失误。......
2023-11-27
1958年3月29日,毛泽东在主持召开完“成都会议”后,于重庆乘江峡轮沿长江东下,他要“看看三峡”。兴建三峡工程,推动工农业建设,这是毛泽东的一大理想。
3月30日,江峡轮驶过滩多水急的西陵峡青滩之后,驶近中堡岛。三峡大坝的坝轴线就从这座小岛上横穿过去,这里将耸立起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傍晚时分,江峡轮在中堡岛附近减速,稳在江中。毛泽东站在船尾甲板上,举起望远镜仔细地察看这座神奇的小岛。这时,有一位干部指着江南岸远处一座高耸云霄的褐色山峰对毛泽东说:“那就是西陵峡中最有名的黄牛岩。”
毛泽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了一阵,似乎看出了点眉目,就指着顶峰石壁上的那幅“黑人牵黄牛”的天然彩画说:
“那就是诸葛亮在《黄牛庙记》中所说的帮助大禹开江治水的黄牛吧?”
“是的,”一位工程师说,“黄牛岩下的黄陵庙就是诸葛亮为纪念黄牛重修的。”
毛泽东笑道:
“好嘛,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172—173页)
顺江而下,视察三峡工程坝址,更坚定了毛泽东兴建三峡工程的信心。4月5日,他在武汉会见一个外国代表团时,十分明确地说:“我们准备在三峡建筑一个水库……这将是我们的第一个大水坝。”
查《诸葛亮集》,卷二有《黄陵庙记》:(www.chuimin.cn)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御,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位总帅,趋蜀道,履黄牛,因覩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一旌旗,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
诸葛亮是否重修黄陵庙,是否撰写《黄陵庙记》,都大成问题。清人张澍收入《诸葛亮集》的这篇文章,是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未注出处,云疑依托。后人多疑其是伪作。《四库总目·诸葛丞相集提要》上说:“其《黄陵庙记》,明杨时伟作《诸葛书》,尝以摭用苏轼《大江东去》词语,驳辨其伪。今考陆游《入蜀记》作于乾道六年,记黄牛庙事引古谚及李白欧阳修诗、张咏赞甚详,独一字不及亮记。袁说友所刻《成都文类》,作于庆元五年,亦无此文。然则赝托之本,出于南宋以后明甚。”这段辨伪文字,指出《黄陵庙记》“出于南宋以后”。
可是,人们为什么把作者伪托为诸葛亮呢?以笔者之见,这与诸葛亮治蜀之时,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关系。秦朝时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是蜀中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诸葛亮视其为“农本,国之所资”。为此,他专门设了堰官,“征丁一千二百人主护之”,就是经常征用一千多人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条)。据《成都府志》记载,诸葛亮还在成都西北角上,因其地洼下,筑起了一条九里长堤。后人在此修庙修祠纪念他。由于诸葛亮重视水利,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享有“陆海”之美称(《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条)。以此观之,人们把颂扬黄牛帮助大禹治水的《黄陵庙记》按到诸葛丞相的头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毛泽东是熟悉的。就在召开“成都会议”前,毛泽东仔细阅读了《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华阳国志》等书籍,它们都翔实地记载了中国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3月21日下午,毛泽东还怀着很大的兴趣,亲莅灌县城郊,登上玉垒山,再到宝瓶口,横跨安澜桥,认真考察了这个有2200年历史的伟大水利工程。毛泽东此时此地是否重温了诸葛亮维护都江堰的史事记载,已不得而知;可看他于漫谈中提到诸葛亮与《黄牛庙记》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想来对这些水利史事并不陌生。
“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修庙,是铭记和弘扬开江治水的大禹精神;修坝,则是继承和发扬大禹的治水精神以造福后代。3月23日,考察都江堰回来的毛泽东,亲自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题讨论三峡工程的有关问题,周恩来在大组会上作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3月25日,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周恩来的报告。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报告上加写了一句话:
“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
“我们就在这里修坝”!这是“修庙”的“诸葛亮”们不曾想到的,大禹的子孙毕竟一代胜过一代。1992年4月3日,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水利工程之梦走向现实,再后来就是迎接三峡大坝合拢的胜利,再后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的生前遗愿,正在变为现实。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所失误。......
2023-11-27
人体内的元气、元精、元神,也称为精、气、神,在养生学和中医学上被誉为人体的三大宝,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人体出现有漏精、泄气、走神情况时,很多疾病就会相继而来,对健康就造成了影响。人体三宝只能存在于体内,绝不可能流散到人体以外,而且这三者必须是并存,精与神的合一,称为精神;神与气的合一,称为神气;精与气的合一,称为精气。......
2023-10-17
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韬光禅师建。袁宏道《韬光庵小记》: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宿韬光之次日,余与石篑、子公同登北高峰,绝顶而下。张京元《韬光庵小记》:韬光庵在灵鹫后,鸟道蛇盘,一步一喘。萧士玮《韬光庵小记》:初二,雨中上韬光庵。白乐天听闻此事,于是很快就与韬光禅师结为了好友,并为他的庵堂题写“法安”二字。相传,当年骆宾王亡命天涯,出家为僧,就曾隐匿在这座韬光庵中。......
2023-10-09
大限流熔断器装在单独的熔丝盒内,位于发动机舱盖下。大限流熔断器的熔丝比一般熔丝链便于检查和更换。大限流熔断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将汽车的电器系统分成几个较小的电路,方便诊断和检查。例如,有些汽车上用一个熔丝链控制大半个整机电路,如果这个熔丝链断了,许多电器装置都不能工作,换成若干个大限流熔断器,则因一个熔丝烧断而停机的电器装置的数目显著减少,这样可准确地找到故障源。......
2023-08-10
尖山,仿佛是赵士麟的莲台,助其平步青云。在郭英喜眼中,尖山是抚仙湖边的莲台,登上莲台,他会进入“佛系”,就会像莲花一样在烦恼中出生又从烦恼中开脱。站在尖山顶,脚下的“莲台”并没让郭英喜产生解脱感,相反,脚下那面巨大的石壁给了他另一种提示——他和女友吵架时说过“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面石壁,却真的无芳草。2019年初夏,我从禄充回澄江城区,路过尖山,绕道进了尖山村。......
2023-08-30
清朝定鼎后,为减轻财政负担,高宗乾隆发布“出籍令”,大力裁撤汉军,叶的先祖便于此时脱离旗籍,居住长安。叶桂祖父名叶彤,以其孙诰赠奉直大夫。如此算来,叶氏自叶尊庵、叶桂叶兰、叶树桢叶树俊、叶增庆到叶祖修,在静宁生活了五代,约百五十年。至于叶祖修出仕,离大清国灭亡仅剩十来年时间,想来作为不会很大。叶祖修携眷赴任之后,府宅典与他人,后承典者依据民国法令转卖他人。......
2023-09-27
从这些简简单单的“家事”,却体现出管理者道德的缺失。管理者之所以产生这些道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自身修养,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利益的驱使。自以为在家庭中的行为只是属于“家事”,跟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联系,但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肯定是不能简简单单用“工作”和“家庭”把自己分割开来。但是,社会风气毕竟只是影响的因素,真正要为自己道德问题负责的还应该是管理者本身。......
2023-12-02
三四胡适对续修绩溪县志的一些意见一九三三年,马吉笙长绩溪县,他是跟马福祥来到安徽的。他主张续修县志,邑人也都赞成。马慕胡近仁之名,聘请他编修县志。胡近仁无法推却,就担任修县志的事了。若无大绩溪,小绩溪早已饿死,早已不成局面。将来若有余资,似可将此四部志与罗氏新安志中绩溪的部分,合并付排印。匆匆敬问安好适之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三五年,胡近仁病故,胡适的三部《绩溪县志》也残缺不全了。......
2024-09-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