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至此,毛泽东批注道:“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他说陆逊坚守不战按剑示强于部下,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三国演义》中有关描写,甚至说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派人送来妇女衣物以污辱司马懿,司马懿却高兴地接受了,手下将领按捺不住,他反复劝说。的确,司马懿这一招,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的军事目的。这就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2023-11-27
兵不厌诈,这可说是用兵胜敌的不二法门。《孙子兵法》上说:“兵以诈立。”讲的就是这层道理。
1928年7月上旬,湘赣两省(湖南和江西)国民党军商定同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会剿”。7月下旬,红四军主力部队在开往湘南时,与国民党军范石生部激战于郴州。红二十九团溃不成军。8月中旬,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第三营从永新出发,往湘南迎接红军大队。8月23日,在湖南桂东县城与朱德、陈毅率领的红二十八团会合。之后,红四军主力回返井冈山。
“报告,背后发现敌人!”侦察兵向毛泽东报告。
“什么部队!”
“赣敌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
“怎么?他刘士毅想绕到我背后打黑枪?”毛泽东愤愤地说,“走吧,让他追,然后突然杀他一个回马枪。我们热热闹闹地回家去。”
部队开始了急行军,绕上犹,过遂川,一路盘旋,于9月8日到达井冈山南麓的黄坳宿营。
“报告,刘士毅部前锋已追到遂川城!”
“来得正好,”毛泽东说,“我正等着杀他的回马枪呢!”原来,他不走桂东——营盘圩——戴家铺那条近路回井冈山,而经崇义——上犹——遂川绕上那么个大弯子,目的是避开敌人主力,而在流动中伺机游击弱小之敌。现在,刘士毅部果然咬住尾巴跟上来了。送到嘴边的鱼,岂有不吃之理?毛泽东即与朱德研究决定,出其不意杀回遂川城,吃掉刘士毅驻扎在那里的先头部队五个营。
“这次不比往常,”朱德说,“以前是敌人攻我们守,好打‘布袋战’,这次呢,正好相反。毛委员认为怎么打好呢?”他总是那么谦虚。
而毛泽东呢,却当仁不让。他说:
“这里有条小河叫蜀水,常使我想起诸葛亮。诸葛亮用兵不厌其诈,我们也来学学孔明,怎么样?”(锣钟磬:《用兵如神的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14页)
“怎么个学法?”朱德笑着问。
“来,我告诉你。”毛泽东附到朱德耳边,轻轻地说了一番话。
“哈哈哈,”两人一齐大笑起来。
第二天,部队按照毛泽东的布置行动起来,一路招招摇摇朝遂川进发,百把里路竟走了两天。这时,早有侦探飞报遂川城,说朱、毛亲率主力红军向遂川大举进攻。
赣敌独立第七师先头部队由一个姓廖的任指挥。这位廖指挥在第七师也算个“神机军师”之类的人物。只因听说毛泽东用兵如何如何厉害,所以特别卖力地领头追赶,一心要和毛泽东比一比高低。
这日接到禀报,自然分外来神。“共军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廖指挥问。(www.chuimin.cn)
“前天上午。”探子回答。
“为什么走得这么慢?”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破衣烂裳,累的要死的样子。走一走又歇一歇,唉声叹气的,说打了一个多月的仗,眼见得回到家门口了,又要出征……”
“唔,”廖指挥说,“情报可属实?”
“一点不假,”探子说,“我装成到草林圩赶圩的村民,同他们还走了一段路呢!”
“不错。退下!”他挥挥手喝退了侦探,便独自沉思:毛泽东只有一个本事,就是依靠井冈山天险打埋伏。可今天不是我被诱进山去挨打,而是你被诱出山来讨揍。那好,我也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伏击战。今天我也让你尝尝伏击战的滋味。
主意拿定,廖指挥立即传令部队迅速撤出遂川城,在县城四周各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另外,他又派出一支部队前往迎战毛泽东的部队,规定只许败,不许赢,步步后退,引诱毛泽东的部队进入伏击圈,以便一举全歼。
布置完毕,廖指挥从从容容地踏上了面洋林制高点,举起了望远镜。清楚地看见:他的部队和共军接上了火。双方打了一阵,他的部队便边打边退。共军蜂拥而上,猛扑过来。他自以为得计,暗笑共军不知死活地冲向他布下的天罗地网!
“好,共军全进城了!”“狗头军师”的确歹毒,他要将红军困于小小的遂川城中,等待大部队来一口吃掉。
廖指挥随即朝天鸣枪,发出了围攻信号。于是,埋伏在面洋林、石坝下、新寨等制高点上的白军杀声四起,纷纷冲向县城,想形成一个铁桶般的包围圈。
然而他们立足未稳,城内突然也杀声震天,只见一彪军从城门口直冲而出,红军军长朱德端着“花机关”一马当先,众战士奋勇向前,打得近在咫尺的白军人仰马翻。
廖指挥的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红军队伍已冲了出去。“哎呀,红军跑啦!”
“糟啦,快——追!”廖指挥这才如梦初醒,调集人马拼命追杀上去。
朱德带领战士们一口气跑出去二十多里,直拖得敌人上气不接下气,反倒成了疲惫之师。当他们乱糟糟地拥进一个山谷时,以逸待劳的红军战士早已摆好伏击圈,一声军号吹出千道火舌。
与此同时,敌人的后方也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原来,毛泽东亲率三十一团和赤卫队二分队,趁虚向敌人后院发起了猛烈进攻:一路直捣廖指挥的指挥部,一路占领了遂川大桥,切断了敌人逃往赣南的后路。
廖指挥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想学毛泽东,没想到却被毛泽东用同样的打法弄得惊慌失措晕头转向。他领着部队东闯西突,无奈左右挨打处处受击,最后溃不成军,魂飞胆丧,只好带着残兵逃往城东。岂料那儿也不是藏身之地,无数老百姓手举斧头、柴刀、木棒潮水般漫涌过来。
这一仗,打垮了刘士毅独立第七师先遣队的五个营,俘虏敌营长以下二百余人,缴枪二百五十枝,红军乘胜占领了遂川城。
这一仗,毛泽东学习孔明用兵的不厌其诈,佯作攻城中埋伏,用反伏击来对付廖指挥的伏击战;又用伏击战击溃、围歼了追击的白军。以计对计,以诈对诈,谋高一着,计胜一筹,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异景,令人叹为观止。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读史至此,毛泽东批注道:“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他说陆逊坚守不战按剑示强于部下,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三国演义》中有关描写,甚至说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派人送来妇女衣物以污辱司马懿,司马懿却高兴地接受了,手下将领按捺不住,他反复劝说。的确,司马懿这一招,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的军事目的。这就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2023-11-27
为讲清这个问题,毛泽东问刘备请诸葛亮干什么,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是为了请教治国安邦的计策,是为了倾听孔明的意见。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也可以算一种封建时代的“民主”作风吧。刘备只请了孔明一个人,他的“民主”实在有限得很;我们的民主则要倾听党内外所有人们的意见,广度和深度都不是刘备、孔明们所能比拟的。......
2023-11-27
“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也是在转战陕北的行军路上,毛泽东的警卫战士李银桥也说过:“关云长就不如彭老总。关云长走麦城,彭老总可是三战三捷。”当然,就当时具体历史条件来说,毛泽东比较关云长与彭德怀,其目的还在于鼓舞士气,增强信心,激励官兵奋勇杀敌。......
2023-11-27
而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惰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遥遥无期,直到被逼无奈,拖不下去时才来赶工。男孩子既好动又懒散的性格特征,使得惰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成为男孩走向成功的大敌。“天”的单位太大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时间计划,至少应该细化到小时,也就是说,男孩一天当中能够利用多少个小时,还要知道一个小时的效率是多少。......
2023-11-24
尉缭子指出,用兵要以武力作为主干,以文德作为根基。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不可偏废。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而其他诸侯国为了显示自己的兵威,却以互相讨伐为根本,所以,这也是战争一直不能停止的原因。出兵布阵有惯常的法规条令,行列什伍的排序在疏密上有通常的法则,前后的次序也有合宜的规定。如果作战中有建立军功的一定要赏赐,有违反军令的则必须要处死,战场上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将领手执鼓槌指挥的能力。......
2023-08-04
从此,警卫班不再称毛泽东为“毛委员”,而是改叫“毛主席”或“主席”了。然而,毛泽东担任这一职务时,却只剩下主席一职。当时,毛泽东选择了沉默。随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及其机构取消,毛泽东继红4军七大后又一次被排挤出了红军的主要领导岗位。毛泽东听后,没有拒绝,如往常一样......
2023-11-30
后陈嘉庚到延安,毛泽东留陈嘉庚吃饭,他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陈嘉庚,只是特地上了一味鸡汤。毛泽东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招待陈嘉庚却如此简单,与国民党相比,似乎显得过于清苦。毛泽东用1.5元伙食费招待陈嘉庚之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精神却在我们心中永存。想一想毛泽东主席招待陈嘉庚之事,想一想方志敏烈士的《清贫》,对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是会大有裨益的。......
2023-07-31
讲到这里,毛泽东问董其武:“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诸葛亮不失为开明的封建政治家。当然,诸葛亮的“办法”与共产党人的“办法”不可同日而语,有性质和程度方面的差别。......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