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1956年夏天,毛泽东曾到长沙和武昌一带出巡。他有个习惯:外出时在列车上,一边吃饭,一边听他喜爱的京剧。
据王爱梅回忆: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毛泽东听的是张学津唱的《借东风》那段唱腔。他听得很入神,或许是他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也听得很有兴趣。听完唱片,我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非常赞叹,也非常喜欢张学津的唱腔,对他说:‘张学津唱得真好。’毛泽东说:‘京剧是有韵调的,这是什么板眼你知道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他扳着自己的手指说:‘这是二黄导板回龙。’又扳着第二个指头说:‘还有二黄原板和二黄散板。’我点点头说:‘主席,其实您比诸葛亮高。’他好像从《借东风》的思绪中回到现实,慢慢地‘哦’了一声问我:‘怎么个高法?我怎么比诸葛亮强啦?’我说:‘你总结出的游击战争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和诱敌深入战术,不都比诸葛亮高嘛!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不都是你指挥的吗?’毛泽东摆摆手对我说:‘得,得,这次聊天你胜啦!’我听后得意洋洋的。他看我这得意忘形的样,用手指着我说:‘小鬼,下次聊天我还考你京剧。’”(《中华儿女》1995年第2期第5页)
1956年,虽然新中国处在太平盛世的升平之乐中。但战争的硝烟散去并不遥远,抗美援朝刚刚胜利结束两三年,参战部队还没有全部撤回。人们对毛泽东雄视千古叹为观止的战争指导艺术,还记忆犹新满怀敬意。
仅就运筹帷幄的谋断水平和指挥大战的丰功伟绩来说,诸葛亮的火烧赤壁、计夺荆州、安抚孟获和六出祁山,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毛泽东的“三大战役”(辽沈、平津和淮海),何况,毛泽东还有指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这“三大战争”彪炳史册的不世之功呢,可以肯定这是前无古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比诸葛亮高”,并不是虚夸、吹捧和神化之词。
但是,毛泽东本人并不这样看。从他“怎么个高法”的诘问,到他连连摆手的叫停,表明他更高兴的事情是聊天谈京剧,在他的内心深处,诸葛军师出神入化的妙算决策和指挥艺术,才是崇拜的偶像,学习的楷模。井冈山时期,他从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学习不少,后来每每谈到孔明,无论其处军作战,还是其从政治国,多是赞扬和弘扬,几无批评和贬责。(www.chuimin.cn)
毛泽东的部属和群下,在实际军事斗争中更相信其统帅和领袖具有诸葛亮那样超凡脱俗的神机妙算,这是军事斗争的需要——对内形成信心,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斗志,形成战斗力。在人类斗争史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类似的现象:就是从事现实斗争的人们,愿意拿他们的领袖与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进行比照,从中获得信心和灵感,获得在现实斗争中克敌制胜的力量。红军官兵把毛泽东比照为“诸葛亮”,也正是这种文化心理的作用使然。
反过来,这也加剧了毛泽东与理想的军事统帅诸葛亮的趋同心理,他当然有以智胜敌、以谋胜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虽然毛泽东并不以诸葛亮自命、自况和自居,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传统文化意义上“诸葛亮式”的人物。事实上,仅就军事斗争而论,毛泽东也确实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不可多得的智谋型统帅。
从红军的普通士兵到红军的高级将领,都发自内心地以历史上最受景仰的智慧人物——诸葛亮,来认同他们的统帅毛泽东:毛委员是孔明,毛司令是孔明,毛主席是孔明……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把两个智谋型人物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这显然不是牵强,而有其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诸葛亮以其特有的方式,走入毛泽东军事家、战略家的斗争生涯,使东方谋略得到合乎逻辑的延伸……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一封信件截住了追兵,毛泽东自然十分高兴,便用湖南口音唱起了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此时,毛泽东带着几百人与几万敌人“兜圈子”,捉迷藏,打运动战,真可说是“唱空城计”了。一信可抵万千兵。毛泽东的“信止追兵”与诸葛亮的“空城退敌”确有某种暗合,千古事近,异曲同工。......
2023-11-27
郭嘉多谋善断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评论三国官渡之战,一方面批评袁绍的多端寡要,另一方面十分赏识郭嘉的多谋善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后来,郭嘉果然多谋善断,料事如神,言必有中。......
2023-11-27
即使在敌情险恶、戎马倥偬的环境下,毛泽东也时时眷恋着《三国演义》。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试想,在偏僻如井冈山,闭塞有敌军围困的情况下,嗜书如命的毛泽东能于大闹书荒之时,得到一套《三国演义》,其高兴心情可想而知。有一次打土豪时,毛泽东特意到土豪家里寻找《三国演义》。......
2023-11-27
3月17日至20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了有关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与会的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典故,小说和史书上都有出处。这与曹操阉宦家庭的出身有密切关系。......
2023-11-27
刘备所以在安营扎寨上犯了错误,原因在于只顾寻找阴凉处避暑,忽略了敌军可能利用林木茂密的条件火攻的一面。毛泽东于三年困难时期,漫淡刘备“犯了错误”,是否有自责之意,不可妄断。我们也没必要坐实老人家谈话具体所指,只要了解了他指出刘备“被火烧连营”的错误战术,也就可以了。......
2023-11-27
犁铺头距韶关40多里,幸好是深夜,何长工一路没碰上敌人,安全到达了犁铺头。何长工圆满完成了任务,心里非常痛快。毛泽东插了一句:“关云长在你们那里放走了曹操,你们那里也出了名。”朱德同志已经等候在那里。“关云长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实际上,《三国志》中并没有关羽义释曹操的记载,这个故事纯属虚构。......
2023-11-27
虚夸危害很大谈到这里,毛主席又讲起故事来。1958年11月22日,他与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冷西谈“浮夸风”问题,不知不觉中又说起了赤壁大战中兵力的虚与实,他说:天下事有真必有假。于是,其他大区也相继召开会议,研究产钢计划。当然,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拟浮夸。无论小说上,还是史书上,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兵力都被夸大了。说“号称八十三万,其实只有二三十万”,以证明虚夸这种歪风“古已有之”。......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