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1957年3月20日下午,林克(毛泽东英文秘书)随毛泽东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毛泽东手书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手书毕,毛泽东向林克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
毛泽东说词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杜甫的诗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曹操的名句。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说: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40页)
毛泽东谈古论今,议论风生,由辛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为孙权的字)联想到曹操煮酒论英雄,由曹操的英雄观联想到刘备的会用人团结人。
他揭示了事业成功的一条秘诀:会用人,团结人。
遍览《三国演义》,可知这六个字,刘备当之无愧。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论刘备:“寄人篱下,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从,别无二志,此固数人者忠义,而刘备亦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这个评论可谓一语中的。
刘备以织席卖鞋的出身,到处奔波,寄人篱下,而终成建立蜀汉政权的伟业,其在用人和团结人上确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
其实,所谓“隐微”,也不是不可剖白,其核心的东西,不外乎倾心向下属和各阶层挖掘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深结其心,振奋其志,成就其业,使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刘备的会用人,团结人,首先表现在思贤若渴上。这方面最显著的例子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使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孔明受感动出山。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使其如虎添翼,逐步走出困境,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诸葛亮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先帝之明”。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最精彩最详尽的描写,可谓妇孺皆知,笔者不想多说。
刘备会用人,团结人,其次表现在知人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刘备可谓知人善任。他于顺境或逆境中,都能做到用人不疑。《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被曹操大军追赶,兵败当阳,此时赵云并刘备妻小一干人不知下落——(www.chuimin.cn)
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玄德曰:“休错疑了……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
事实证明,刘备的判断是正确的;赵云不但没有弃刘投曹,反而于百万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幼主阿斗。
刘备的知人之明,还在于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描写,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马谡在侧,刘备令其退出,而后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后来的街亭之战,证明马谡徒读兵书,大用大失,给北伐曹魏进取中原的大事,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反证刘备看人确实入木三分。
刘备会用人,团结人,还体现在知错即改上。庞统与诸葛齐名,一称“卧龙”,一称“凤雏”。庞统有“匡济之才”,初投刘备帐下,只安排他去做一个县令,后经张飞的实地考察,证明庞统确有“大才”,刘备知道自己屈才了,马上检讨说:“屈待大贤,吾之过也!”遂下阶请罪,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
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从根本上说,在于他有凝聚人心的素质。刘备创业目标明确,奋斗精神不衰,即使在兵穷势孤,依附他人时,也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独立人格。他用共同的理想目标凝聚人心,使跟他走的人觉得奋斗有目标,精神有寄托,前途有希望,齐聚在他的旗帜下。刘备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他为人正派,胸怀坦荡,严责己,宽待人,使人才不仅为我所用,而且能成为知音知己。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两朝开济老臣心”,不光是他本人忠心,也有刘备的以诚相待所产生的效力。刘备以贤以德,把文武奇才凝聚在自己的周围,组成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核心,死心塌地为兴复汉室政治目标服务,这是他的高明处。即使在封建时代,这也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权术家、阴谋家所难以企及的。他们虽然能靠手段用人于一时,但很难结其心,同其志,患其难,成为知己。
毛泽东为什么在1957年上半年讲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呢?林克说——
毛泽东书写和讲解诗词那段日子,正是波兰、匈牙利事件发生,波及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中央又决定开展整风的多事之秋。这些时日,毛泽东乘飞机往返于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数城,除了徐州是路过外,每到一地,毛泽东都要会见各地主要领导干部,并在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匆忙而紧张。
然而,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下,毛泽东思接千载,精骛八极,思绪跨越时空,论词温史,随心所欲地从中抽出精彩片段,即兴发挥。他于此时强调会用人,能团结人以成就一番事业,无不与时局和应对时局的策略相关。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毛泽东逐渐形成了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拥护社会主义的,“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应是基本的、长期的方针等观点。
刘备、曹操、孙仲谋(孙权),都是杰出人物。《三国演义》对他们的用人之道都有周道详备的描写,读之启人智慧。还是清人赵翼说:“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廿二史札记》)他说的是历史,小说上的介绍与此相同。毛泽东特意点出刘备善于用人终成大事,笔者理解是因为刘备做得更好些。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一封信件截住了追兵,毛泽东自然十分高兴,便用湖南口音唱起了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此时,毛泽东带着几百人与几万敌人“兜圈子”,捉迷藏,打运动战,真可说是“唱空城计”了。一信可抵万千兵。毛泽东的“信止追兵”与诸葛亮的“空城退敌”确有某种暗合,千古事近,异曲同工。......
2023-11-27
郭嘉多谋善断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评论三国官渡之战,一方面批评袁绍的多端寡要,另一方面十分赏识郭嘉的多谋善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后来,郭嘉果然多谋善断,料事如神,言必有中。......
2023-11-27
即使在敌情险恶、戎马倥偬的环境下,毛泽东也时时眷恋着《三国演义》。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试想,在偏僻如井冈山,闭塞有敌军围困的情况下,嗜书如命的毛泽东能于大闹书荒之时,得到一套《三国演义》,其高兴心情可想而知。有一次打土豪时,毛泽东特意到土豪家里寻找《三国演义》。......
2023-11-27
3月17日至20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了有关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与会的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典故,小说和史书上都有出处。这与曹操阉宦家庭的出身有密切关系。......
2023-11-27
刘备所以在安营扎寨上犯了错误,原因在于只顾寻找阴凉处避暑,忽略了敌军可能利用林木茂密的条件火攻的一面。毛泽东于三年困难时期,漫淡刘备“犯了错误”,是否有自责之意,不可妄断。我们也没必要坐实老人家谈话具体所指,只要了解了他指出刘备“被火烧连营”的错误战术,也就可以了。......
2023-11-27
犁铺头距韶关40多里,幸好是深夜,何长工一路没碰上敌人,安全到达了犁铺头。何长工圆满完成了任务,心里非常痛快。毛泽东插了一句:“关云长在你们那里放走了曹操,你们那里也出了名。”朱德同志已经等候在那里。“关云长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实际上,《三国志》中并没有关羽义释曹操的记载,这个故事纯属虚构。......
2023-11-27
虚夸危害很大谈到这里,毛主席又讲起故事来。1958年11月22日,他与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冷西谈“浮夸风”问题,不知不觉中又说起了赤壁大战中兵力的虚与实,他说:天下事有真必有假。于是,其他大区也相继召开会议,研究产钢计划。当然,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拟浮夸。无论小说上,还是史书上,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兵力都被夸大了。说“号称八十三万,其实只有二三十万”,以证明虚夸这种歪风“古已有之”。......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