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探讨曹操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毛泽东探讨曹操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摘要】:谈到热烈处,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这是一次即兴漫谈,提出曹操与诸葛亮“谁更厉害些”这样的问题,其主旨也不在于真的要对两人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承认曹操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掌握了唯物史观的毛泽东,此时认为曹操不在诸葛亮之下,评论此人“也不简单”,“很了不起”。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莫斯科访问期间当晚,他将胡乔木郭沫若等请来一道用餐。

“我们谈《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吧。”毛泽东首先提起了话头,与郭沫若纵谈三国历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谈了诸多战例。两人你一段,我一截,夹叙夹议。谈到热烈处,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

“你说说,曹操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李越然听到问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好。毛泽东说:

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是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文显堂郑巧临:《毛泽东与外国首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88页)(www.chuimin.cn)

这是一次即兴漫谈,提出曹操与诸葛亮“谁更厉害些”这样的问题,其主旨也不在于真的要对两人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承认曹操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尽人皆知,无论在史传中,还是在小说中,诸葛亮都是一个既执忠秉义、精勤报国,又思远虑深、神机妙算的正面形象。尤其在《三国演义》中,他“用兵的足智多谋”更是给所有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用兵的智谋论,和他对过阵的曹操、夏侯惇周瑜孟获司马懿等等,都不是他的对手,而名重一时的荀彧郭嘉鲁肃、陆逊、庞统等之于诸葛亮也不过是捧月的众星,衬花的绿叶。毛泽东当然了解人们对《三国》的阅读心理,所以用“固然”二字提到诸葛亮。在1957年以前的一般读者心目中,曹操与诸葛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曹操的“大白脸”已成“传统观念”,“奸雄”的计谋都是“奸计”,即阴谋诡计,曹操只是个挨骂的角色,他的奸且诡岂能与诸葛的忠且智相提并论?所以,当毛泽东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李越然一时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好”。

掌握了唯物史观的毛泽东,此时认为曹操不在诸葛亮之下,评论此人“也不简单”,“很了不起”。因是漫谈,他没有继续展开自己的观点,没有说曹操怎样不简单和了不起。但在人们(比如郭沫若、胡乔木、李越然)的头脑中,对诸葛亮的不简单和了不起是知道的,有印象的,那么就可以很容易理解曹操的“更厉害些”了。

当然,毛泽东这样自问自答,还是针对“唱戏总是把他(曹操)扮成大白脸,其实冤枉”而言的,是有感而发,是有针对性而发。在他的心目中,是早已把曹操脸上的白色抹去了的,他还要通过他的影响,把别人心中“白脸曹操”的形象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