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不将许褚比作樊哙的举动

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不将许褚比作樊哙的举动

【摘要】:曹操把许褚比作樊哙,有夸赞许褚勇猛刚烈的一面,也有以刘邦自况,不自觉中显露出潜意识里帝王思想的一面。卫士李银桥询问时,他道出了更深层次的想法:曹操当年把许褚比作樊哙,做了蠢事,遭到后人非议,我毛泽东不能重复这个错误。曹操把许褚比作樊哙。毛泽东不赞成把粟裕比作樊哙。

1953年2月晚,毛泽东一行人在济南游览了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品了用趵突泉水煮的茶。毛泽东说:“人们都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最好,我看,‘趵突泉中水,济南市里茶’也不错嘛!”

陈毅笑道:“主席又作诗了!”

毛泽东说:“这不叫诗,随便说说罢了。”又对陈毅说,“我们到了徐州,又到了济南,你这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感触一定比我多,倒是该有诗作呢!”

陈毅笑着说:“在主席面前作诗,班门弄斧嘛!提起徐州和济南,还是粟裕打得好啊!”

罗瑞卿也说:“粟司令人称常胜将军,名不虚传!”

“人才、将才、帅才!”毛泽东感叹道,“中国的解放,都是靠你们这些人打出来的,你们这些前线的指挥员,都应当名标青史……”

陈毅喝着茶说:“那粟裕就是樊哙了!”

毛泽东喝着茶,摆了一下手说:“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三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嘛!”

陈毅哈哈大笑:“主席讲得对!算我失口……”

毛泽东也爽朗地笑起来:“当年鲁桓公会齐侯于此,也不比我们今日嘛……”

陈毅立即插话说:“我和罗部长一不是鲁桓公,二不是齐侯,主席又怎么讲?”

“算我失口!”毛泽东咽下一口茶,连忙笑了说,“你这个老总,得理不让人呢!”

说着话,周围的人们都开心地笑起来……(www.chuimin.cn)

毛泽东的专列返回北京时,在车上,李银桥问:“主席,樊哙是谁?”

毛泽东笑着说:“樊哙是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一员大将,跟随刘邦起义闯天下,在鸿门宴上立了大功呢!”

又说:“曹操当年把许褚比作樊哙,招来后人的非议,我毛泽东不做那样的蠢事。”(邸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561—562页)

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载:建安二年(197年),袁术侵犯陈地,曹操率军东讨,袁术败走。曹操在巡视淮、汝一带时,得到了猛将许褚。许褚字仲康,曹操的同乡人。身长八尺余,“腰大十围,相貌雄毅,勇力绝人”。曹操一见许褚,就对其雄毅气概大为赞赏,说:

“这真是我的樊哙啊!”

樊哙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鸿门宴上,项羽谋士范增想要杀掉刘邦,樊哙当面予以斥责,保护刘邦使之得以安然脱险。曹操爱赏许褚,以楚汉相争时的樊哙相比,并当即任命他为都尉,接替典韦做了自己的亲随侍卫。跟随许褚前来的人,武艺也都很高强,曹操全部任为虎士,让他们做了自己的警卫。

曹操把许褚比作樊哙,有夸赞许褚勇猛刚烈的一面,也有以刘邦自况,不自觉中显露出潜意识里帝王思想的一面。此时,是曹操迎接汉献帝建都许昌的第二年,这句话多多少少地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的不轨。后来,有些读史评史的人,也以后一个意思批评曹操的叛汉篡逆之心。

20世纪50年代之初,新中国刚刚建立。此时,毛泽东相当谨慎警惕,唯恐舍生忘死打下江山的人们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与当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后来的共和国元帅陈毅等人凭吊淮海战场,评说当今风流人物和常胜将军。当陈毅感慨之际说出“粟裕是樊哙”时,他连忙否认,并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刘邦”。这虽然是一种随口漫谈,但不难理解,毛泽东认为这种比喻含有“君臣龙虎风云际会”的封建味道,以“失口”之语视之。卫士李银桥询问时,他道出了更深层次的想法:曹操当年把许褚比作樊哙,做了蠢事,遭到后人非议,我毛泽东不能重复这个错误。

曹操把许褚比作樊哙。

毛泽东不赞成把粟裕比作樊哙。

两位大英雄表现出截然相左的做法。尽管毛泽东历来对曹操赞扬多,批评少,但他还是对曹操的“蠢事”表现出轻蔑。

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件事是否透视出两位大英雄不同的精神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