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揭示曹操失败的教训,不会再犯其覆辙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揭示曹操失败的教训,不会再犯其覆辙

【摘要】:毛泽东从赤壁之战中借鉴较多的,还是曹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指出了曹操渡江失败的五条原因。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周瑜的兵家四忌,毛泽东的曹兵五败,都是知己知彼的至当之论。但他断言我军“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因为时代不同了,古今两支军队的本质不同,解放军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有人民的拥护”。渡江战役的胜利,证明曹操的“覆辙”只能是历史陈迹。

毛泽东赤壁之战中借鉴较多的,还是曹操失败的教训。

当年的曹军,而今的人民解放军,二者的相同点是:发动的都是“渡江战役”,而且都是由北向南渡过长江

1949年4月,中共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这“五大书记”,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一起讨论解放军渡江战役的利弊条件。

总司令说,长江我们一定过得去。他分析了渡江战役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渡江的难处。

接着,毛泽东引经据典说道:

“《南史·孔范传》说,‘长江天堑,自古阻隔’。赤壁之战,曹操丧师八十三万,片甲不归。我们的对手,大概还做着赤壁之战的美梦哩。曹操大败,一是北兵不善水战;二是不习惯南方潮湿天气,‘瘟病’流行;三是中了反间计,杀了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四是上了庞统大当,把船只钉在一起,无法机动;五是中了苦肉计,黄盖带来一片大火。曹操干了这一连串的蠢事,焉有不败之理?这五条,前两条对我们还是一个现实问题,虽然过去了一千七百年,我们还是使用曹操那个时代的木船。想当年,曹操在巢湖操练水军,横槊赋诗,不可一世。巧的很,我们也在巢湖练兵,但是我们决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虽然我们的渡船工具和曹操时代相比进步不大,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有人民的拥护。”(郭文韬 郭晨:《开国沧桑》,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4—195页)(www.chuimin.cn)

毛泽东指出了曹操渡江失败的五条原因。我们再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周瑜分析曹操必败的“兵家之忌”:

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

周瑜的兵家四忌,毛泽东的曹兵五败,都是知己知彼的至当之论。

毛泽东借古鉴今,指出曹兵“不习水战”和“不习惯潮湿天气”两条,对于今天的解放军也还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他断言我军“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因为时代不同了,古今两支军队的本质不同,解放军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有人民的拥护”。真是英雄巨眼,洞察古今;论战谋兵,雄视千古。看得透,拿得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渡江战役的胜利,证明曹操的“覆辙”只能是历史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