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指导郭化若研究赤壁之战,做民族抗战中国共统一战线的文章

毛泽东指导郭化若研究赤壁之战,做民族抗战中国共统一战线的文章

【摘要】:郭化若当时负责编辑《八路军军政杂志》,有条件找到资料,便开始搜肠刮肚做起文章来。《八路军军政杂志》是发行到国统区的,郭化若的文章发表在该刊上后,许多国民党将领看后很有感触,给杂志编辑部写信说论赤壁之战的文章读后“令吾深省”,文章“切中时弊”。毛泽东指导郭化若研究分析赤壁之战,做孙刘联合的文章,也就是做民族抗战中国共统一战线的文章。

毛泽东探讨赤壁之战对于革命战争和民族抗战战略战术的启示,除了我们已经提到的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里的论述外,大约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他指导郭化若撰写评论古代兵法、分析古代战例的文章了。

那是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艰难阶段:共产党八路军既要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又要对付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

这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忻口战役失败以后,有一次郭化若给他送电报,毛泽东边看边说:“国民党中的顽固派,花岗岩脑袋,能不打败仗吗?不承认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不搞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处处招架,处处挨打。”

看完电报,他在郭化若要退出时又说:“化若同志,你能不能写点古兵法文章,宣传点运动战思想。对国民党军的长官,搬古兵法,他们懂,听得进,讲马列,讲唯物辩证法,他们听不进。”(樊昊:《毛泽东和他的顾问》,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198页)

郭化若当时负责编辑《八路军军政杂志》,有条件找到资料,便开始搜肠刮肚做起文章来。他一上来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了研究赤壁之战上。几十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www.chuimin.cn)

“国民党顽固派搞分裂、破坏抗日的伎俩,令人发指。怎样办?写文章骂,当然无济于事。为了巩固统一战线,我们必须耐心去做国民党军队官兵的工作,尤其要做好中下层军官的工作,而且只能是说理。我翻阅了许多古代战例,对‘赤壁之战’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这一战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孙权刘备能胜曹操的根本原因是吴蜀联合,联合则胜,分裂则亡。于是我写了《赤壁之战及其对民族抗战的启示》一文,着重指出当时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攻吴,若吴蜀不实行联合,则必然为曹军各个击破。由于孙权联合刘备,又采取正确的火攻战术,方在赤壁大败曹军。抵抗日寇侵略,中华民族团结则存,分裂则亡。我们的民族团结,长期合作,不但要在抗日过程中创造新的战绩,使日寇像曹操一样‘引军北还’,还要使它东归三岛。而我们则要长期合作,建立起独立幸福的新中国。”

《八路军军政杂志》是发行到国统区的,郭化若的文章发表在该刊上后,许多国民党将领看后很有感触,给杂志编辑部写信说论赤壁之战的文章读后“令吾深省”,文章“切中时弊”。

毛泽东也很高兴,他说:“化若同志,已经开了个头,文章还要接着做下去。”

分析战例以摸索战争规律,是古今中外许多军事理论家的成功经验。毛泽东指导郭化若研究分析赤壁之战,做孙刘联合的文章,也就是做民族抗战中国共统一战线的文章。通过分析古代战例宣传我党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危害抗战的倒行逆施,这可说是毛泽东宣传艺术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