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孙中山的耗费的毕生精力与中国改造

孙中山的耗费的毕生精力与中国改造

【摘要】:3月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先生为了改造积贫积弱的中国,虽屡经失败,但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5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毛泽东写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章。其中写道: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6卷,第242页)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早在1894年,他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即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组织武装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在日本组成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当时的中国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联络各方面革命力量,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12月1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几天后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1912年1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务。3月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孙中山起兵讨袁失败。后前往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两度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屡经失败,陷入困境。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了他新的希望。在中共和苏俄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1924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作斗争。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www.chuimin.cn)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90周年诞辰时,概括地指出了他的三大历史贡献: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同改良派作了尖锐斗争,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为了改造积贫积弱的中国,虽屡经失败,但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具有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伟大历史人物的伟大品格。毛泽东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面加上“真是”二字,表达了他对孙先生耗费毕生精力于民主革命事业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