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美妙的战术故事:七擒孟获练兵启迪智慧

美妙的战术故事:七擒孟获练兵启迪智慧

【摘要】:有一次,他十分有趣地说:战场就是学校,司马懿打仗是练兵,七擒孟获也是练兵。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前面已经叙及,司马懿打仗的故事主要见于《三国演义》后半部分的第九十四回至第一百零三回的十回书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作战,也是练兵,这把“在战争实践中锻炼部队”的抽象道理讲活了,讲形象具体了,讲得很有历史纵深感。七擒孟获的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足可启迪人的才智的思想内容。

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有一个很独到很深刻的观点,就是强调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锻炼部队。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锻炼部队,一是靠打仗,二是靠平时训练。”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泽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有一次,他十分有趣地说:战场就是学校,司马懿打仗是练兵,七擒孟获也是练兵。(《红日照千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前面已经叙及,司马懿打仗的故事主要见于《三国演义》后半部分的第九十四回至第一百零三回的十回书中。曹操时代的司马懿还只是个“年轻参谋”,曾经于曹操平定汉中之战和关羽围困曹仁之战时,两次提出胜敌谋略,可那时他并不带兵。魏明帝曹叡时,他才担任大将军,并多次率兵在祁山一线对抗诸葛亮。创造了“克日擒孟达”、设谋夺街亭、挥军寇西蜀等有名战例。在小说中,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有时比诸葛亮还略逊一筹,但也是迭出巧计、善用奇兵的一代帅才。毛泽东曾经说过:“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几手比曹操厉害。”他又说,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诸葛亮出祁山讨伐魏国,路险粮少,利于速战速决,司马懿看透了这一点,令魏军坚守避战,拖延时日,迫使蜀军粮尽自退,这个战略屡屡奏效。(www.chuimin.cn)

战场上,诸葛亮和司马懿是对头冤家,论行军布阵、设谋用计,可谓各有所长,旗鼓相当。毛泽东以为两人的作战都是“练兵”,其中包含着他们两人都是以实战来锻炼部队的思想。毛泽东这样讲,也是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一贯思想的具体发挥,这个思想反映了战争认识中的唯物论主张,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作战,也是练兵,这把“在战争实践中锻炼部队”的抽象道理讲活了,讲形象具体了,讲得很有历史纵深感。

七擒孟获的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足可启迪人的才智的思想内容。在革命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从几个层面上对其进行了挖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统一战线和革命队伍内部,可以搞八擒八纵,在斗争中求团结,在批评中求团结,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阵线;战胜敌人,注重“攻心为上”,即从政治上、人心向背上,使其心服口服,在其放下武器后辅之以教育改造,使其永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