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把苏军撤退说成是“诸葛亮的办法”,大概只是泛指,不是指小说中的具体事件。不过诸葛亮的撤退,有板有眼,很有章法,所谓“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是也。......
2023-11-27
应采取七擒七纵的办法
毛泽东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于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陈大嫂为什么不敢来个八擒八纵?……不能一擒就杀,应采取七擒七纵的办法!”
含章:《一代伟人与古代智慧》,红旗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311页
毛泽东很赞赏诸葛亮的民族政策。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这是他的高明处。”(芦荻:《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诸葛亮民族政策好,主要体现在平定南中时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彻底心服。这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回有详细生动的描写: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对蛮王孟获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方针,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
第一次,诸葛亮命王平、关索出战诈败,诱使孟获追赶,而以赵云、魏延等抄其后路,生擒孟获。
第二次,孟获部将董荼那因曾受诸葛亮释放之恩,不战而退,被责打,乃与众酋长共缚孟获送交诸葛亮。(www.chuimin.cn)
第三次,孟获令其弟孟优诈降,欲里应外合袭击蜀军,诸葛亮命人灌醉孟优,待孟获来劫寨时大败之,孟获匹马而逃,被马岱化装“蛮兵”诱擒。
第四次,诸葛亮诈作退军,诱孟获追赶,暗令赵云攻其后方,孟获大败,领十余骑奔逃,忽遇诸葛亮,欲奋力杀之,却掉入陷坑被擒。
第五次,银冶洞主杨锋因不满孟获继续对抗蜀军,与其五子率兵三万,诈称愿助孟获,孟获大喜,设宴相待,被擒于席上,送交诸葛亮。
第六次,孟获请木鹿大王相助,诸葛亮以木刻彩画巨兽吓退其真兽,大破之,孟获妻弟带来洞主诈作擒献孟获,欲借机刺杀诸葛亮,被诸葛亮识破,一并擒之。
第七次,诸葛亮火烧兀突骨所率藤甲兵,复设伏打败孟获。孟获单骑突围,又被马岱生擒。
至此,孟获心服口服,向诸葛亮谢罪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诸葛亮抚慰孟获,下令退军。南方从此平定,蜀汉无后顾之忧矣。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和他成功的民族政策给毛泽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毛泽东把苏军撤退说成是“诸葛亮的办法”,大概只是泛指,不是指小说中的具体事件。不过诸葛亮的撤退,有板有眼,很有章法,所谓“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是也。......
2023-11-27
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虚夸危害很大谈到这里,毛主席又讲起故事来。1958年11月22日,他与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冷西谈“浮夸风”问题,不知不觉中又说起了赤壁大战中兵力的虚与实,他说:天下事有真必有假。于是,其他大区也相继召开会议,研究产钢计划。当然,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拟浮夸。无论小说上,还是史书上,赤壁之战中曹军的兵力都被夸大了。说“号称八十三万,其实只有二三十万”,以证明虚夸这种歪风“古已有之”。......
2023-11-27
再不看其他人,只望杨成武,眼里漾出轻松诙谐的笑波:“非子龙不可行也,要杨成武同我去。”刘玄德招亲,深入虎狼之地,非勇将赵子龙护驾不可行动;毛泽东南巡,驻足动乱之区,非骁将杨成武跟随难保安全。毛泽东长征过草地靠杨成武,“文革”到武汉还是靠成武,一句“非子龙不可行也”,对爱将的多少褒扬,多少信任,尽在其中。......
2023-11-27
一封信件截住了追兵,毛泽东自然十分高兴,便用湖南口音唱起了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此时,毛泽东带着几百人与几万敌人“兜圈子”,捉迷藏,打运动战,真可说是“唱空城计”了。一信可抵万千兵。毛泽东的“信止追兵”与诸葛亮的“空城退敌”确有某种暗合,千古事近,异曲同工。......
2023-11-27
结论是斯大林在培养接班人这个问题上有教训。周瑜所说的“人祸”,是他个人有疾,实质是心病,忧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毛泽东此次所说的“人祸”,则是几个中央常委“个别受损害,或者因病,或者因故,要提前见马克思”。为防止这样的“旦夕祸福”,多安排几个人负责,以免出现斯大林一死“就不得下地”了的可怜局面。从当时的政治背景上看,这个人事安排是明智的,几道“防风林”建得好,是巩固国家坚强党的有力措施。......
2023-11-27
郭嘉多谋善断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评论三国官渡之战,一方面批评袁绍的多端寡要,另一方面十分赏识郭嘉的多谋善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后来,郭嘉果然多谋善断,料事如神,言必有中。......
2023-11-27
即使在敌情险恶、戎马倥偬的环境下,毛泽东也时时眷恋着《三国演义》。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试想,在偏僻如井冈山,闭塞有敌军围困的情况下,嗜书如命的毛泽东能于大闹书荒之时,得到一套《三国演义》,其高兴心情可想而知。有一次打土豪时,毛泽东特意到土豪家里寻找《三国演义》。......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