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为什么农民没有成为主人公?

为什么农民没有成为主人公?

【摘要】:有一天,读《三国演义》,他忽然想到,小说里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读起来就放不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书里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我纳闷了两年,种田的为什么就没有谁去赞颂呢?后来我想通了,写书的人都不是种田的人!”似问《三国演义》流传几百年,有谁问过其主人公为什么没有农民?

毛泽东年谱和有关回忆录记载,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始于1906年,这时他13岁,正在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继续读“四书”、“五经”。可是,他不喜欢读经书,喜欢读《三国演义》等古代传奇小说

第二年,14岁的毛泽东停学在家务家。可他白天在田间劳动,有空闲时间仍继续读杂书。毛泽东读书喜欢思索,好诘难质疑。有一天,读《三国演义》,他忽然想到,小说里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个问题一直在少年毛泽东头脑中萦绕,困扰了他两年。后来他逐渐发现,小说中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而种田的人又大都没有文化,不可能去写小说,去写他们自己。

这件事情毛泽东印象深刻,以至在以后的生活中经常提起:

1914年冬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和同学周世钊同路回家。路上,两人边走边谈。毛泽东说起十四五岁时,两年停学在家,一边务农,一边读书,几乎读尽了在韶山能找到的书。毛泽东回忆说:“有一个问题当时我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些书里写的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什么同我一起种田的农民没有人写?”他向周世钊谈了后来想通的道理。(《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第5页)

过了22年,也就是1936年,在陕北的保安,已是中共领袖的毛泽东接待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向这位记者叙述了自己的革命生涯,讲到少年时代,其中一段,他介绍说:“我继续读中国古典小说和文学作品。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些小说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别之处,那就是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

这个历史片断似乎经常在毛泽东的头脑里闪现。又过了10年,1947年6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少数警卫部队在陕北高原上与紧紧追来的蒋胡军六七个旅周旋。刚刚摆脱敌人的追兵,一行人坐下来生火烤被雨水淋湿的鞋子,毛泽东耳听木柴燃烧的噼啪声,若有所思,周恩来见状,问道:“主席又在想什么?”(www.chuimin.cn)

“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读起来就放不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怎么书里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我纳闷了两年,种田的为什么就没有谁去赞颂呢?后来我想通了,写书的人都不是种田的人!”(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第180页)

从22岁到43岁,20余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三次谈起14岁那年“忽然想到”的问题,可见他对这件事印象之深刻。毛泽东没有明说他读《三国演义》的方法,可是这件事一再告诉我们,他的读《三国》,是包括“质疑问难”一法的。

就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在致同学萧子升的信中说:“弟近年来所有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者多。”

质疑问难——这是对自己读书方法的总结,当然也包括读《三国》的方法。得益于质疑问难者多多,诚如斯言。似问《三国演义》流传几百年,有谁问过其主人公为什么没有农民?唯毛泽东耳。少年毛泽东肯于动脑,善问“为什么”,“忽然想到”的问题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