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与锦囊妙计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民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玄德智激孙夫人毛泽东此处提到的诸葛亮事先安排定锦囊妙计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少,但其中最突出的是刘备“过江招亲”的故事。至此,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都付诸实践,收到预想效果。毛泽东认为,孔明式的事先安排定锦囊妙计与人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这是两种对立的认识路线,而前者违反人们的认识规律。......
2023-11-27
毛泽东赞赏《三国演义》的作者,赞美小说的语言艺术,也很关注《三国演义》的批注。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崔村,接见了《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
交谈当中,毛泽东赞赏用编者按的形式,对于报纸发表的材料加以批注。
毛泽东说,《晋绥日报》上后来的批注虽然有缺点,但是那种负责精神是好的。
说到这里,毛泽东又想到了《三国演义》,而且想到了批注本,他说:
“金圣叹批注《三国演义》,有人看不好,我看是好的,使人看时有个头绪,当然,批注得不完全对。”(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吕梁》,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267页)
也许是毛泽东看的《三国演义》刊本不同,他把毛宗岗批注说成了金圣叹批注。
毛宗岗,字序始。号孑庵。清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颇有文才和文名。据考证,他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除协助其父评改《三国演义》外,尚有其他诗文传世。其父毛纶,字德音,号声山,约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父子都是有才无运,一生穷困不仕,郁郁不得志。
毛家与金圣叹家有交往。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见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和《西厢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效先生所评书”(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批改了《三国演义》。“毛本”开始批改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约完成于康熙丙午年(1666年)秋季。批改后,托名金圣叹写了一篇序,称《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
毛氏父子的评改本《三国演义》,迅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清代文论家李渔在为毛本作序时极力赞扬道:“观其笔墨之快,心思之灵,堪与圣叹《水浒》相颉颃,极心抉髓之谈,而更无靡漫沓拖之病,则又似过之,因称快者再。……布其锦心,出其绣口,条分句析,揭造物之藏,宣古人之义蕴,开卷井井,实获我心,且使读是书者知第一奇书之目,果在《三国》也。”
近人鲁迅有言:“毛宗岗,字序始,师金人瑞改《水浒传》及《西厢记》成法。即(《三国演义》)旧本遍加改窜,自云得古本,评刻之,亦称‘圣叹外书’,而一切旧本乃不复行。”
毛泽东为什么把毛宗岗误记为金圣叹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原因:(一)毛宗岗和金圣叹都是今江苏苏州人,又都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毛宗岗批注的《三国演义》,都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又都自称为“才子书”,极易相混。(二)毛宗岗师法金圣叹,他评改《三国演义》,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评改技法上,显然有不少学自金圣叹评改的《水浒传》,如前人指出的“仿圣叹笔意批之”。毛金二人,批书不同,但批法相类。(三)毛宗岗和一些出书人有意造成《三国演义》为金圣叹批改的假象,前者是借名人以自重,后者是“商业炒作”。如毛本的序落款为“顺治岁次甲申嘉平朔日金人瑞圣叹氏题”,托名金圣叹作序;再如每册前书“圣叹外书”四字,作为招徕生意的招牌;后来更有甚者,翻刻本就干脆称名为金圣叹评本,把“毛本”过渡到事实上不存在的“金本”了。由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将毛宗岗误记成了金圣叹。
金圣叹也罢,毛宗岗也罢,毛泽东谈话的要义并不在批注者是谁,而在于批注的价值。虽然谈话只是寥寥数语,其内涵却很丰富:(www.chuimin.cn)
“有人看不好”。谁看了《三国演义》的批注说“不好”,毛泽东没有具体指明。但是,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又说,毛宗岗的批注见解“平凡”。(《〈三国志演义〉序》,《名家解读三国演义》第15页)此论一出,影响所及,使毛批长期遭到冷遇,甚至还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以胡适在古典文学评论界的影响,以这个时期毛泽东与胡适的密切联系,这种说法会被毛泽东所注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也表明了毛泽东对“不好”说法的否定。
“我看是好的”,其理由是“使人看时有个头绪”。这是毛泽东对毛批的肯定。这个肯定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毛批的价值。毛宗岗在小说的史实方面作了些订正,将书中一些粗糙、冗长的文句作了润色;他还整顿了回目,把原本参差错落,对仗不工的题目,改为对偶较整齐的对子,并删去了明刻本的一些诗词、赞语,换上唐宋名人之作,并且把思想倾向改得更一致,更明确;“毛本”有了凡例、读法、回评、夹评,对整个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作了阅读欣赏的指导。总之,毛宗岗学习金圣叹的方法,吸取了明代后见《三国演义》版本的各方面长处,对原作做了严肃的加工和睿智的评点。后人结合毛批看《三国演义》,就像游人拿着导游图游览风景区一样,对其奥妙,路径分明,一目了然;就像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线团子,找到了头绪,条分缕析,理顺文通。
当然,毛宗岗的拿手本事,还在画龙点睛般地揭示故事的“微言大义”,作者的写作技巧。比如,第四十九回回评,其中评周瑜在赤壁大战中指挥艺术:
“写周瑜用兵,不于既战时写之,正于将战未战时写之。一写其东风未发之前,各处打点,各人准备,秣马厉兵,治舟束甲,未战而已勃勃乎有欲战之势;一写其东风既发之后,诸将听令,各军赴敌,按部分班,星驰电走,将战而已森森然有必胜之形。盖用兵之胜,决之于将战未战之时,而不待于既战之后也。若但观其战,不过某人射某人于水中,某人砍某人于马下而已,又何以见江东士气之壮,而周郎兵略之善哉!”
《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占八回篇幅,字数近四万,但直接写战场上短兵相接战斗场面的文字并不多,而绝大多数的篇幅用来描绘双方的决策和计谋。毛宗岗关于着重写战前的决策、部署的论点,确是点明了这次战役写得如此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着重写战前决策、部署,亦是说着重写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一书写战争胜过他书,正因它是智慧的结晶。看了毛宗岗的这段评点,再回头细读品味赤壁交兵的文字,谁都会慨然而叹:“真是有个头绪啊!”毛批的许多精彩处,其作用莫不如此。
“当然,批注得不完全对”。毛泽东指出了毛批的局限性。毛宗岗是个封建时代的文人,他的批评标准和评论观点,确实都存在不少问题。从思想内容上说,它不可避免地杂有乃至张扬了封建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糟粕;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分析上,毛评也有强拉硬拽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毛本有很多值得重视之处,优点是主要的,它一出现就成为独占鳌头的最有影响的刻本,成为流布甚广的定本,就是最好的证明。
毛泽东在1948年以前,肯定是读过毛本《三国演义》的,也肯定熟悉毛批情况。
在毛泽东看来,报纸编者按这种形式和古人对文章的批注评点有相通之处,或者说编者按这种形式产生于批注评点。
以负责的精神给发表的材料加以批注,可以直接表明办报者的思想倾向。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抨击什么,都旗帜鲜明,毫不吞吞吐吐,毫不遮遮掩掩。
以负责的精神给发表的材料加以批注,可以使读者看了有个头绪,把握宣传主旨和重心,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众多的材料,众多的稿件,有了编者按的点拨,读者就省时省力地抓住了“龙头”,沟通了与作者、编者的思想。
毛泽东用古人批注《三国演义》的经验,佐证了《晋绥日报》编辑人员以负责的精神写编者按的做法,言巧、事赅而理壮。现在,编者按已成为我国新闻媒体上的常见文体,毛宗岗、金圣叹所创造的批注传统,正在发扬光大。
有关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文章
人的认识与锦囊妙计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民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玄德智激孙夫人毛泽东此处提到的诸葛亮事先安排定锦囊妙计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少,但其中最突出的是刘备“过江招亲”的故事。至此,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都付诸实践,收到预想效果。毛泽东认为,孔明式的事先安排定锦囊妙计与人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这是两种对立的认识路线,而前者违反人们的认识规律。......
2023-11-27
两个勇猛过人战将的身影在毛泽东的眼里渐渐重叠在一起,他不禁由衷地赞叹道:彭德怀真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毛泽东深感彭德怀是位骁勇过人、能征善战、不可多得的战将,诗句写完,他意犹未尽,又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连连称赞彭德怀“像《三国演义》里的燕人张飞张翼德”,是开路的“先锋”。......
2023-11-27
一封信件截住了追兵,毛泽东自然十分高兴,便用湖南口音唱起了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此时,毛泽东带着几百人与几万敌人“兜圈子”,捉迷藏,打运动战,真可说是“唱空城计”了。一信可抵万千兵。毛泽东的“信止追兵”与诸葛亮的“空城退敌”确有某种暗合,千古事近,异曲同工。......
2023-11-27
郭嘉多谋善断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评论三国官渡之战,一方面批评袁绍的多端寡要,另一方面十分赏识郭嘉的多谋善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后来,郭嘉果然多谋善断,料事如神,言必有中。......
2023-11-27
即使在敌情险恶、戎马倥偬的环境下,毛泽东也时时眷恋着《三国演义》。在谭家的藏书中,毛泽东得到了一套《三国演义》。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的经验。试想,在偏僻如井冈山,闭塞有敌军围困的情况下,嗜书如命的毛泽东能于大闹书荒之时,得到一套《三国演义》,其高兴心情可想而知。有一次打土豪时,毛泽东特意到土豪家里寻找《三国演义》。......
2023-11-27
3月17日至20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了有关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与会的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典故,小说和史书上都有出处。这与曹操阉宦家庭的出身有密切关系。......
2023-11-27
刘备所以在安营扎寨上犯了错误,原因在于只顾寻找阴凉处避暑,忽略了敌军可能利用林木茂密的条件火攻的一面。毛泽东于三年困难时期,漫淡刘备“犯了错误”,是否有自责之意,不可妄断。我们也没必要坐实老人家谈话具体所指,只要了解了他指出刘备“被火烧连营”的错误战术,也就可以了。......
2023-11-27
犁铺头距韶关40多里,幸好是深夜,何长工一路没碰上敌人,安全到达了犁铺头。何长工圆满完成了任务,心里非常痛快。毛泽东插了一句:“关云长在你们那里放走了曹操,你们那里也出了名。”朱德同志已经等候在那里。“关云长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实际上,《三国志》中并没有关羽义释曹操的记载,这个故事纯属虚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