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展现真正的英雄本色!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展现真正的英雄本色!

【摘要】:“书中写谁的本事大呀?”“我说吕布的本事最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评论“谁的本事大”,到得出战争重谋略、战略重天时人和、战术重人和地利的结论,这是轻松的闲谈,也是认真的讨论;是对《三国演义》人物和故事的温习,也是对艺术形象深层思想内涵的开掘。

与身边的人们漫议三国人物,是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的一种特殊方法。

1948年5月毛泽东住在河北省城南庄的范山村。有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卫士到村外的山上去活动身体。

这时山上的树木正当枝繁叶茂,也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

毛泽东拿着他那根丢不下的柳木棍,在开着许多野花的山路上漫不经心地走着,边走边与他身边的人聊天:“你们谁看过《三国演义》呀?”

“我看过!”好几个人回答说,“我也看过。”

“书中写谁的本事大呀?”毛泽东随口一问。

“关公的本事大。”张天义抢着说,“关公在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保护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后来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连曹操都怕他呢!”

“他也走了麦城么!”毛泽东淡淡地一笑说。

赵云本事最大。”石国瑞说,“他在长坂坡阿斗,单枪匹马,在曹操的百万大军当中杀了七进七出……”

“我说吕布的本事最大!”阎长林打断石国瑞的话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个人还打不过他一个呢!”(www.chuimin.cn)

“那他后来为什么又败了呢?”毛泽东漫不经心地问。

阎长林回答说:“吕布有勇无谋,他不听陈宫的话。”

这时李银桥说:“我说还是诸葛亮的本事大,他虽不能上阵打仗,但会用兵,会用计。”

阎长林反驳说:“那他六出祁山,还不是一次没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银桥说,“那时是没有咱们毛主席,要是有咱毛主席,凭他刘备、曹操、孙权司马懿,谁也不行呢!”

听李银桥这么一说,人们都笑起来,就连毛泽东也笑了,“银桥呀,你什么时候晓得有司马懿了?”

李银桥知道,毛泽东这是讲他以前把“司马师”说成“死马尸”闹了大笑话的事,便说:“在杨家沟,我也看了几本书。”

毛泽东停住脚步,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来,用柳木棍拨一拨路边的野草,很认真地对大家说:“战争上的事,是要讲谋略的,天时、地利、人和,都要讲。战略上要注重天时和人和,战术上要注重人和和地利。”(邸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05—206页)

从评论“谁的本事大”,到得出战争重谋略、战略重天时人和、战术重人和地利的结论,这是轻松的闲谈,也是认真的讨论;是对《三国演义》人物和故事的温习,也是对艺术形象深层思想内涵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