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探讨

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探讨

【摘要】:西方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了西方垄断资本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主要工具。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严重挫折。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揭露和控诉西方大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剥削,提出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系列原则主张和具体要求。《宣言》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体系。


  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仍然处于不平等的依附地位。5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大国尽管迫于形势而承认被压迫民族享有民族自决权利,但仍变换手法,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控制,以实现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实行被称之为新型的殖民主义政策,或经济霸权主义政策。西方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了西方垄断资本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主要工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国际信贷、国际贸易、技术转让等各种途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支配,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再分配,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困难。据统计,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外债和对外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及至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垄断利润至少为2 500—3 000亿美元,几乎相等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左右。正是这一源源不断增加的海外利润,支撑了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保持了这些国家近几十年的社会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严重挫折。特别是80年代以后,多数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据联合国有关材料,1981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6 207亿美元,1986年下降到4 975亿美元,减少了20%,直到1988年才有所回升。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由1981年的11 982亿美元,增至1988年的19 283亿美元,增加了61%。从1980年到1988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从6 300亿美元增至12 397亿美元,增加了近1倍。这9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外债利息即达5 500多亿美元。由此而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自80年代以后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1981—1988年,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计中国)仅为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除亚洲地区情况稍好(5.5%)外,其他地区都出现了严重倒退情况。这些固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验不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误有关,但不公平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却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反霸斗争,集中在要求改革旧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上。自6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即采取联合行动,要求同西方发达国家对话(“南北对话”)。1964年,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一致,揭露和控诉西方大国对它们的控制和剥削,提出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系列原则主张和具体要求。会议结束时,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其后,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要求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制订共同纲领和各个领域的具体斗争纲领。1974年4月,应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联合国召开了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的第六届特别会议。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体系。“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的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宣言》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行动纲领》则确定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它们主要包括:各国都有权对其自然资源和国内经济活动行使永久主权;打破国际商品市场的垄断,确保和稳定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反对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财政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商品交换方面的不合理关系等等。同年12月,第29届联大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至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这场国际经济关系中“破旧立新”的斗争,触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受到它们的阻挠、反对和抵制。1975年12月,19个发展中国家同7个发达国家及欧共体在巴黎召开的南北对话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一开始就成为“聋子的对话”。对话持续两年之久,因分歧太大而成果甚为有限。后来南北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了某些成就,但在涉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上,始终存在巨大分歧。为了打破僵局,发展中国家于1979年在联大提出举行全球谈判的建议,把原料、贸易、发展、能源和货币金融五个领域的问题联系起来讨论,联大为此通过了决议。但是由于南北的分歧而难以实现。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材料的依赖相对减弱,而发展中国家却在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更有求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利用这一形势,力图置发展中国家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特别是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始终对南北对话采取僵硬态度,而且美国只知道透过东西方关系的棱镜来看待南北关系,全不把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和贫穷国家的困境放在心上。美国的这种政策阻碍了南北问题的解决,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西欧、日本的政策与美国不完全相同。它们既想维持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保持既得利益,又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南北关系,使自身在争夺第三世界资源、市场和投资场所方面居于有利地位。由于南北双方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是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事实,发达国家中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懂得,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状况,最终也将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事实证明,第三世界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同过去砸碎殖民主义枷锁、争取政治独立一样,将是一个长期、激烈、艰苦的斗争过程。(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