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尼克松的经济政策与水门事件

尼克松的经济政策与水门事件

【摘要】: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于是,尼克松决定采取刺激经济的非常措施。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证,准备对他进行弹劾。1974年7月底,该委员会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项条款。尼克松于万般无奈之际,为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于8月8日正式宣布辞职。副总统福特接替尼克松任总统。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中,以微弱多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汉弗来,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他就任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严重的转折时期。特别是经济上,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战后美国以联邦政府干预、调节为主要特点,以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新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加上美国统治者坚持奉行侵略政策,不断扩大侵越战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1968年财政赤字高达252亿美元。通货膨胀随之严重,消费物价指数在1965年以后的4年里每年平均上涨3.8%,比60年代前期高出3倍。对外贸易状况也显露出由盛到衰的迹象。60年代前半期每年平均还有54亿美元的顺差,1968年对外贸易顺差仅8.37亿美元。在尼克松就职之后,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许多美国人在1968年就已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趋势。《时代》杂志主编黑德利·多诺万则在1969年初的公开演说中宣告“美国世纪”的衰落。
  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他的经济顾问认为这是由“伟大社会”的庞大开支造成的。于是尼克松政府最初采取了共和党传统的保守措施,诸如削减联邦开支,紧缩货币信贷。但结果却造成急剧的经济下降,失业人数继续增长,对于克服通货膨胀则完全无济于事,而且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为摆脱困境,尼克松决定改弦易辙。1971年1月尼克松宣布,他要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并宣称“我现在也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显然,他被迫放弃了限制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且要象他的前任民主党总统一样,采取赤字开支战略,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他又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咎于工人工资过高,使资方不得不把成本增加转移到价格上去。于是,尼克松决定采取刺激经济的非常措施。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新经济政策曾一度对急剧发展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未能为解决滞胀问题找到出路。加上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猛涨。到1974年4月新经济政策宣告收场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猛升到12.2%,突破两位数大关。美国经济再次陷入滞胀困境。尼克松不得不承认,“后果是很不愉快的”。
  尼克松还把美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归咎于过去1/3世纪中,权力和责任集中于华盛顿,造成了一个运转不灵、效率低下的庞大官僚机构。于是提出了“还权于州”,“还政于民”的口号,主张实行“新联邦主义”。主要措施是税收分享。1972年10月,尼克松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分享岁入法”,计划在五年期间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共同分享301亿美元的联邦岁入,其目的是扩大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和它们干预经济的作用,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减少或消除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借以克服“滞胀”型危机。从实施效果看,以税收分享形式发放给州和地方政府的岁入,只相当于同期内州和地方政府开支的5%,可说是杯水车薪。在解决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政府间关系失调的问题上,未取得多大进展。

 

 (www.chuimin.cn)


  在1972年大选中,尼克松在50个州中的49个州获胜,连任总统。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导致他下台的“水门事件”丑闻被揭发出来了。
  还在1972年6月17日,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时,当场被捕。①这一事件曾一度被尼克松竭力掩盖开脱,但在对这一案情的继续调查中,1973年3月取得突破性进展,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许多人都被揭发出来,并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尽管他竭力向新闻界表白“我不是一个无赖”,但形势对尼克松越来越不利。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证,准备对他进行弹劾。1974年7月底,该委员会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项条款。尼克松于万般无奈之际,为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于8月8日正式宣布辞职。曾经一心要名垂史册的尼克松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辞职的总统。
  副总统福特接替尼克松任总统。福特接任总统后,又任命纳尔逊·洛克菲勒为副总统。由于福特本人是在1973年10月副总统阿格纽因被控偷税和受贿而辞职后由尼克松挑选为副总统的,由于洛克菲勒又是福特任命的,所以这一届的正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都未经民选产生。
  福特是个保守分子,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力措施。他上台后一个月就宣布赦免尼克松任职期间的“一切罪行”,从而使他的威望和政治信誉迅速下降。“水门事件”使美国人对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感到沮丧、幻灭和失望。


①后据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任马格鲁德称,窃听的具体目的是想弄明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斯·奥布赖恩是否知道尼克松从企业巨头霍德华·休斯那里接受了一笔10万美元的现金赠款,因为此事如果传开,将使尼克松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