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年代的繁荣并非完全是虚假的,相反,有许多坚实的成就。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 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到1920年,欧洲等地区国家共欠美国约133亿元债款。欧洲的穷困和美国的高额关税,使欧洲国家不可能用黄金或商品来加以偿还。其结果是,欧洲各国难以恢复金本位制,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从美国买进多于他们卖给美国的商品。美国在海外的市场在日益缩小。......
2023-11-27
在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中,罗苏关系也很引人注目。一方面,罗马尼亚始终是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另一方面,罗马尼亚自60年代起明显地执行着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决反对外来的干涉与控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和苏不同的立场。
罗马尼亚和多数东欧国家一样,也是苏联帮助解放的,因而战后初期,罗马尼亚在内政外交方面都紧跟苏联。但这时期在关于罗苏领土纠纷,即关于比萨拉比亚的归属问题上和关于战争赔款问题上,罗马尼亚对苏联的表现感到失望。
斯大林逝世后,由于罗马尼亚领导人适时地对国内外政策进行了一定调整,并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持回避态度,使来自苏联的冲击波未在罗马尼亚引起大的振荡。但1956年波匈事件的爆发,却使罗马尼亚对苏军驻罗境内甚感忧虑。这年10月30日,苏联发表《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罗马尼亚乘机向苏联提出撤军要求。经罗马尼亚多方努力,终于迫使苏联于1958年10月1日将驻罗苏军撤出。
进入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苏分歧的加剧,罗马尼亚在对外政策方面更趋于独立自主。1964年4月,罗马尼亚发表《罗马尼亚工人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所持立场的声明》,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罗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声明针对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强调兄弟党和兄弟国家之间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原则,指出“任何党不能把它的路线和意见强加于其他党”;针对苏联正准备召开一个旨在攻击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各国共产党会议的筹备会议,罗马尼亚表示坚决反对,并主张这样的会议应包括所有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互会组织问题上,它反对建立经济联合和一体化的超国家机构;在华约组织问题上,主张取消所有军事集团,同时赞成缔结一项华约和北约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以此作为达到取消一切军事集团的过渡措施。这一声明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战后东欧国家为摆脱苏联控制的斗争的又一次大胆行动。60年代,围绕着该宣言阐述的基本原则问题,罗苏之间在多方面进行了较量。
在中苏大论战中,多数东欧国家追随苏联反对中国,阿尔巴尼亚由于坚决反对苏联的观点和立场,与苏公开决裂。罗马尼亚则以另一种独特的态度来对待中苏论战双方。在论战未公开之前,罗马尼亚斡旋于中苏之间。公开论战后,罗马尼亚则多次抵制和反对苏联制造并加剧分裂的错误作法。
在经互会和华约内部,罗马尼亚则为争取平等的伙伴关系向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展开了坚决斗争。特别是1968年苏军侵捷事件,使罗苏之间在华约内部的斗争相当尖锐。事件发生之前,苏联曾策划召开华约缔约国会议来干预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罗共同捷共一起拒绝参加。不久,齐奥塞斯库和铁托又先后访捷,以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支持。8月21日,当苏军坦克开进布拉格时,齐奥塞斯库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广场面对10万群众发表演说,谴责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主权的侵犯。
在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的问题上,罗马尼亚也坚持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而不再一味去与苏联“协调一致”。1961年1月,罗马尼亚不顾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国的反对,单独同联邦德国建交。1967年6月中东危机爆发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立即同以色列断交,而罗马尼亚外贸部长却访问了以色列,并签订了两国的贸易协定。1969年8月和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和齐奥塞斯库进行了互访。
对罗马尼亚在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完全独立自主,苏联不止一次地施加过压力,但罗马尼亚都以种种方式给予抵制。当时罗马尼亚在经济上甚少依赖苏联,加以得到中国和南斯拉夫的支持,苏联对罗马尼亚也奈何不得。
70年代中期以后,罗苏关系转向缓和。出现这一转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问题。这时期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逐年下降,国民经济困难较多。为了解决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罗马尼亚开始主动接近苏联。同时苏联也需进口罗马尼亚的农产品,并力图使罗马尼亚在政治上靠拢自己,也愿改善关系。1976年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并于11月24日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党两国之间兄弟合作和友谊的联合声明》。此后,两党两国关系基本正常化。特别是,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很快,换货量迅速增加,并扩大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其中罗马尼亚还参加建设苏联境内的一些重要项目。在罗“七·五”计划期间(1981—1985年),罗苏贸易额比前5年增长17倍以上,大大超过了其他东欧国家对苏贸易额的增长速度。
这时期罗苏关系虽已得到改善,但双方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尤其是在华约组织内部,围绕着增加军费以及军队指挥权等问题,罗马尼亚仍为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多次与苏联激烈交锋。
在经济上成为亲密的贸易伙伴,在政治上各持不同见解,甚至互怀敌意,这是整个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发展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之一。七八十年代的罗苏关系明显地带有这一特点。(www.chuimin.cn)
有关世界现代史的文章
美国20年代的繁荣并非完全是虚假的,相反,有许多坚实的成就。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 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到1920年,欧洲等地区国家共欠美国约133亿元债款。欧洲的穷困和美国的高额关税,使欧洲国家不可能用黄金或商品来加以偿还。其结果是,欧洲各国难以恢复金本位制,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从美国买进多于他们卖给美国的商品。美国在海外的市场在日益缩小。......
2023-11-27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经验证实,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同时它否认客观实在和客观真理,是极端的相对主义。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对现代科学摆脱传统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相对主义思考方式影响许多科学家不自觉地接近了辩证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论。而这正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具有某种魅力并始终是西方最流行的科学哲学思潮的原因。......
2023-11-27
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 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以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还先后爆发了货币信贷危机。......
2023-11-27
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是他的理论体系中最受非议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性的本能冲动是人的一切动机、愿望和行动的根源,是无意识活动的基础。性欲的障碍和冲突是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和性的学说是他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标志。弗洛伊德去世前,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已发生了分裂。......
2023-11-27
波兰人民共和国也宣称,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友好同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但波兰人当时经初步调查认为是苏联人干的。但有关这一事件的赔偿和审判凶手等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波苏关系日趋缓和。匈牙利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是德国的欧洲盟国之一。随后双方又签订了供货协定等一系列协定。11月4日,在苏联支持下,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成立。应工农革命政府的请求,苏军坦克部队平息了匈牙利的武装冲突。......
2023-11-27
经济危机还使英国对外贸易进一步萎缩,贸易入超逐年增加,国际收支恶化。9月20日英国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以此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加强贬值后的英镑国际地位,英国还积极推动成立国际货币集团。通过实行进口税法,英国保护了国内市场,对外贸易严重入超的状况有所改善。经过双方互相让步和妥协,英国与各自治领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
2023-11-27
与此同时,以英法为首的国际联盟所进行的标榜维护和平与保证安全的裁军活动也因列强的立场大相径庭而未获实质性进展。因此凯洛格拖延回答,并最终决定把这项双边友好条约变成多边非战公约。此后,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磋商,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英、意、日虽原则上表示同意,但提出有权对自己利益攸关的地区实行“自卫权”的保留条件。因此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现实中,《非战公约》只是一纸原则声明。......
2023-11-27
1947年11月在巴黎和各西方国家首次举行群众性的保卫和平和自由全国代表大会。1949年2月25日该联络委员会和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及75位文化界和政界人士联合发表宣言,致全世界各民主团体和全世界和平保卫者,建议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年4月20日至25日,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一布拉格举行①。①会议原订在巴黎举行,由于法国政府拒给一些国家的代表签证,结果在布拉格也同时举行会议,作为巴黎会议的组成部分。......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