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于1941年11月8日成立后,领导人民不屈不挠地展开山地游击战,抗击德意法西斯。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决定成立联合国。第四,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是四大盟国之一。但是这项协定却是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作出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023-11-27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的基本方针,也是他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德军在西线获胜后,希特勒在1940年7月21日下令开始准备对苏作战,不久又要参谋总部制订在1941年春进攻苏联的方案。他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这就是希特勒在侵英未遂就挥师东向进行军事冒险的主导思想。12月18日,他批准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计划,指令“在对英作战尚未结束之前,德国三军即应准备用速战速决方式来击败苏联”。
为了使进攻具有突然性,德国统帅部在进攻英国的烟幕下部署侵苏行动。如:印发大量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了许多英语翻译;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中了大量渡海登陆器材,举行登陆作战演习;部队东调宣称是演习、换防、休整、就食波兰解决给养供应、反空袭疏散等等。加上当时又恰遇对巴尔干的军事入侵行动,从而秘密完成了战争史上最大的侵略伪装。
苏联在德国进攻前也曾作过不少备战工作,如在西部边境建立“东方战线”;在东面与日本缔结《苏日中立条约》,以避免两线作战;加紧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有计划地将西部一些国防工业东迁;也作了一定的军事部署和动员。但是,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认为德国在进攻英国的同时,不可能立即移师东侵。因此,对来自各方面提供的关于希特勒即将进攻的情报,看作是帝国主义的挑拨,置之不理。还需要指出的是:苏联的“肃反”殃及大批军队指挥人员,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对德国闪击战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的错误判断;由于国境线的推进,使旧防线废弃而新防线构筑尚未就绪等因素,都使苏联的战备远远落后于形势,因而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挨打地位。
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拂晓,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向苏联宣战。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相继参加了侵苏战争。法西斯在北、中、南三个战略方向投入了190个师(其中德军153个师),4 300辆坦克、近5 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
战争一开始,德军首先对苏联西部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据点以及正在调动中的苏军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随后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约1 50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突进。一天内,苏联就损失了约1 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还来不及起飞就在地面上被击毁。苏军损失惨重,边战边退。9月间,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离莫斯科约400公里处的斯摩稜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德军伤亡虽然超过55万(约占侵苏德军总数的15%以上),但兵力和装备仍占优势;苏联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9月30日,中路德军集中兵力约78个师(包括14个坦克师、8个机械化师,约占东线装甲机械化部队的60%以上),180万人,坦克1 700辆、飞机近1 390架,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10月15日开始,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交使团撤往800公里外的古比雪夫。此后,首都宣布戒严,全市人民在3天内动员起来,有12万人组成民兵师和巷战小组,约有45万人(其中主要是妇女)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在苏军顽强抗击下,法西斯攻势受阻。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传统的阅兵式,斯大林等领导人检阅了经过红场列宁墓前直接开赴前线的部队,增强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11月15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27日夜,前锋离莫斯科不到25公里,当晚还在西北地区渡过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2月2日,德军一个侦察营突入市郊的希姆基,用望远镜已可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由于苏联军民的奋勇抗击,加上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原来以为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打败苏联,所以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装备。当严寒来临时,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和汽车也难以发动。仅自11月16日至12月5日,德军就伤亡15.5万人,损失坦克777辆。中路德军指挥官向陆军参谋长报告,攻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苏军抓住战机,乘德军预备队用尽不得不转入防御而又立足未稳之时,于12月6日开始大举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尽管希特勒撤换前线指挥官,并亲自接任陆军总司令,到1942年1月7日,中路德军仍被击退100-150公里。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了闪击战的破产,摆在希特勒面前的只能是一场持久的两线作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0年7月日本决定南进后,于9月23日派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印度支那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侵入泰国、缅甸、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桥头堡。9月26日,美国给以还击,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一方面于9月27日与德、意缔结同盟条约,相互呼应,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又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以此调整关系稳住苏联。需要指出;为了保障苏联东部安全的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保证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苏联承认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西伯利亚则待苏联战败时再去侵占。1941年7月2日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24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双方关系行将破裂,已如箭在弦上。
禁运对缺乏资源,特别是库存石油只够维持一年半战争消耗的日本,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威胁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摧毁它才能解除南进时侧翼和后方的威胁,在西太平洋地区取得战略主动。因此主张对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远洋袭击,以此确保顺利攻占东南亚这个主要目标的实施。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决心在12月初对美、英、荷开战,加速战争准备。为了麻痹美国,日本还加派“和平特使”赴美协助谈判,一直拖到开战。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清晨7时55分,秘密航行12昼夜、行程约3500海里的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炸沉炸伤太平洋舰队近20艘大型舰只,其中包括8艘战列舰,击毁飞机约230余架,美军死亡约2 334人,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日本只损失飞机29架,大小潜艇6艘,死亡约100人。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偷袭珍珠港,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热情,孤立主义在美国一夜之间消声匿迹。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荷兰、英联邦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从此,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有了两个主战场,即除了单独抗日四年另五个月之久的中国战场外,又有了另一个包括东南亚战区在内的太平洋战场。12月11日,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在袭击珍珠港前后,①日本还兵分五路出动海空军和陆军11个师,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进攻,重点目标是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基地新加坡和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由于占有空中优势,日军摧毁了菲律宾的美国海空军基地,并在马来海面炸沉英国远东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之后,1942年2月在爪哇海海战中几乎全歼荷、美、英、澳四国的联合舰队,4月又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海面重创英国远东舰队,并将其驱至东非。到1942年5月,日军已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缅甸、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许多岛屿,打开了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日本用很小的代价,在不到半年内占领了人口约15 000万、总面积达3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片海域。连同它已经侵占的中国领土和朝鲜、印度支那,共控制了约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约4亿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东到吉尔伯特群岛,西迄印度洋的广大地区,日本与美英展开激烈争夺。从军事上看,战争初期,日本冒险得逞,战果赫赫。但从政治和战略上看,日本以蛇吞象,重兵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却又四面树敌。日本意图以战养战,结果是饮鸩止渴,先赢一着,输了全盘。(www.chuimin.cn)
①在突袭珍珠港前约1小时25分,日军已在马来半岛北部的哥打巴鲁东岸登陆。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于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但是它的建立有一段曲折、复杂的历程。
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本百万大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由于倡议集体安全政策受到英法破坏,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后来反而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苏未能及时建立欧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希特勒避免了一开始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在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但要现款自运,实际是为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德国的英法购买军火开了绿灯。希特勒在西线得手后,美国鉴于唇亡齿寒,又进一步支持英国。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70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先欧后亚”联合作战方针。以后,美国海军又为援英物资的输送对大西洋西部航线实行全面护航。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站在一起,介入了大西洋之战。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7月12日,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已参战的苏联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坚持抗战4年半,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22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
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①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①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有关世界现代史的文章
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于1941年11月8日成立后,领导人民不屈不挠地展开山地游击战,抗击德意法西斯。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决定成立联合国。第四,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是四大盟国之一。但是这项协定却是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作出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023-11-27
但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对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7月31日,它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牒。遭俄国拒绝后,德国立即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同日下午7时,德国向比利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准许德国过境假道攻法。比利时予以拒绝,并向英国求援。在遭到德国拒绝后,英政府立即声明,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2023-11-27
1952年5月27日,西欧六国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打算建立统一武装,但由于法国议会反对,这项条约流产。1958年1月1日该条约生效,一个包括欧洲六国,拥有116.8万平方公里土地,1.6亿人口的经济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四是欧洲法院,负责解释共同体条约和新政策,仲裁共同体内部纠纷。成员由成员国各派一名法官组成,任期6年。欧洲法院内由理事会任命4名检察长。......
2023-11-27
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得失将会影响整个战局,双方在此激烈争夺乃势所必然。8月23日,德军进行了侵苏以来第二次规模最大的空中攻击,一昼夜出动了2 000架次飞机狂轰滥炸,全市成为一片火海。11月下旬,高加索方面德军的攻势也因兵力不足而被阻止。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第三次夏季攻势也是它在苏德战场上最后一次攻势。库尔斯克战役标志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
2023-11-27
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身亡,埃米尔及王室成员逃往沙特。8月8日,伊拉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联合国接二连三通过制裁伊拉克的决议。整个战争以空袭、反空袭的方式进行。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的决议。大部分中东国家卷入了这次战争。......
2023-11-27
该条约使土耳其丧失了独立地位。《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的较平等条约,它使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战后近东最稳定的国家。 《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列强继续争夺霸权的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3-11-27
武器的进步 春秋时代武器都是铜制的,主要的进攻武器有戈、矛、戟、剑、弓矢等。由矛和戈相结合的戟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钩的作用。图四十三 战国青铜武器1.9.戈 2.5.矛 3.剑 4.戟 6.7.镞 8.弩机的拨机结构中原地区使用弩作战较迟,春秋战国之际还未见使用,大概到战国初期才逐渐使用的。这时弩的发射力量大小是以它的弓弦所能拉动的重量来计算的。到战国末年,进一步有“连弩”的发明。云梯是攻城的工具,钩拒是舟战的工具。......
2023-08-29
国联盟约共26条,主要内容包括国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国联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及管理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每个会员国所派代表不得超过三人,但只有一票表决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使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