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撰《国榷》: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撰《国榷》: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摘要】:所以他以佣书、作幕僚为生,从2岁起开始撰写他耗费毕生精力的《国榷》。反倒是因为要编修《国榷》时时要买书或是找寻别的材料,还要耗费钱财。谈迁为这大哭了一场,一夜之间,衰老了很多。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振奋起来,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详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谈迁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立志不仕宦清廷,于是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谈迁一生遍览经史子集,作为明朝遗民,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著一本明史,亲自总结明亡的教训。所以他以佣书、作幕僚为生,从2岁起开始撰写他耗费毕生精力的《国榷》。

作为明之遗民,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能依靠在别人手下以刀笔功夫讨生活,自然不会富裕。反倒是因为要编修《国榷》时时要买书或是找寻别的材料,还要耗费钱财。有时候因没有钱买参考资料,谈迁只得四处借书来抄。为了抄点史料,他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就这样,从天启元年始,谈迁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以编年为体,按日月为序,整整奋斗了27年,六易其稿,终于在56岁时完成了这部500多万字的巨著。

谈迁一生别无所求,只希望自己编纂的这部明史能够刊行于世,让人们都来看一下,历时上百年的明王朝何以一瞬亡毁。就在这部浩瀚的鸿篇巨制即将付莘刊印的前一晚,谈迁抚着装有书稿的竹箱,就像看着自己培育多年的孩子,即将应试登科一样兴奋。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他幻想着这部《国榷》流传市井,遍传官员士子之手的情形,才渐渐安睡。

可是,没想到就在这天夜里,小偷悄悄摸进谈迁家里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只有装《国榷》原稿的竹箱看着还十分精致,就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于是看也没看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下落不明。(www.chuimin.cn)

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近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谈迁为这大哭了一场,一夜之间,衰老了很多。不少人都以为谈迁会从此罢笔了。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振奋起来,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详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君子修德要努力做到”不为莫知而止休”,其突出的正是“慎独”自觉性的品格。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持原则,对谈迁而言,二十余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眼见心血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而谈迁愈挫愈奋,坚持著书立说,最终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