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密见到杨震后,十分恭敬,并于当天夜晚赶到杨震下榻的驿馆前来拜见。但杨震始终没有接受。他们多次想买通杨震都遭到拒绝。安帝由于过分宠信王圣等人,仍然没有采纳杨震的意见。安帝听信谗言,下旨将杨震免官,遣返原籍。延光四年三月顺帝即位后,杨震冤案才得以昭雪。为嘉奖杨震的忠贞与清廉,朝廷以礼将他改葬于华阴潼亭,并立石碑记载他一生的功德。杨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照样严格要求自己,不受重金,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2023-11-27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是一位博学刚正的史学家,他家时代都做太史令,以忠实地记录史实为己任。司马迁本人,一直希望能完成自己父亲的遗愿,写成一部融贯古今的历史巨著。他从年轻时起,就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为日后著书搜集第一手的材料,后来父亲去世后,他接任父职,有了进出皇宫藏书馆的权利。这样就更方便他查阅搜集此前的史料,并开始着手写作。不过,司马迁作为文人学者,很有股子侠气,为人最讲究刚直不阿。所以在他的好友李陵将军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不分是非就要将李陵的家人全部问斩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于冒着汉武帝的怒气,站出来为李陵说句公道话。只有司马迁直言上书,客观地分析了整个战局其败罪责并不在李陵,李陵之所以投降完全是权宜之计,希望武帝能够明察秋毫,辨明是非,不要冤杀无辜,也使李陵的诈降成真。可是,怒气冲天的汉武帝非但没有仔细考虑司马迁中肯的谏言,宽恕李陵全家,反倒把司马迁一并治了罪。最后,在朋友的多方解救下,方才保住性命。但是,司马迁却不得不接受耻辱的宫刑。尽管,司马迁为了他的道义德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操守,反倒把他中正的见解,对事件的评价糅和到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更在日常言行中不改其衷。
就在司马迁的《史记》已经修著到当朝的时候,他自著史书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人们敬重司马家族为太史令以来的公正客观,都认为这会是一部留名千古的史书。当时,在朝中最有权势,最受汉武帝宠信的将军李广利,也听到了这样的传言。这个依靠阿谀权谋的小聪明得势的将军,突然对自己的身后事感起兴趣。他认为,如果司马迁的书当真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会流芳百世的话,那一定要在其中多留些自己的好话才行,他李广利李将军的名号要和这部书一起留名于世。
于是,他就派人送给司马迁一个锦匣作为礼物。接到礼物的司马迁觉得很奇怪,自己官小职微,从没和这个有权有势的将军有过往来,更何况他一向不齿李广利的为人,根本不屑于和这样的小人有所往来。可这又是为什么,他会送件礼物给自己呢?就在司马迁还在促眉思索的时候,他的女儿妹娟打开了那只精致的匣子,不禁惊呼了起来:“哎呀,这、这简直是稀世之宝啊!”原来这匣子里放着的是一对人间罕见的珍宝——玉璧。
司马迁任职宫中多年,什么样的珍玩古董没有见过,可是也几乎没有见过这样完美无瑕的纯色玉璧。他看着这一双玉璧,猛然间明白了李广利突然馈赠这样贵重礼物的原因。他不禁摇摇头,又看着这对象征洁白无垢的玉璧,大为感慨:“这样圆润,这样光洁,当真是‘白璧无瑕’。玉璧如此,人何尝不是一样呢?我只是一个平庸而品味低下的小官,从来没敢以白璧自居,但是如果收下这样的礼物,那我身上的瘢痕污点就会增添一份了。”
司马迁没再犹豫,立刻吩咐女儿把这玉璧收好,退还给来人。当然,他在《史记》中公正评价,如实记载了李广利的种种行为。李广利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当《史记》最终完稿的时候,他想方设法使得汉武帝相信,其中对他有极大的不敬,一时将凝聚司马迁毕生心血的《史记》列为禁书,差点被焚烧殆尽。(www.chuimin.cn)
但是,尽管这样,司马迁的伸张正义,不畏权势,坚守操守中正的精神,和他《史记》一起流传至今。
所谓“慎独”,就是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
司马迁不贪图物质利益,视金钱珠宝为无物,坚守自己身为史官应有的正义,不为物欲所惑,不因权贵而改章易志,一身正气,可以说深得慎独精神之精髓。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王密见到杨震后,十分恭敬,并于当天夜晚赶到杨震下榻的驿馆前来拜见。但杨震始终没有接受。他们多次想买通杨震都遭到拒绝。安帝由于过分宠信王圣等人,仍然没有采纳杨震的意见。安帝听信谗言,下旨将杨震免官,遣返原籍。延光四年三月顺帝即位后,杨震冤案才得以昭雪。为嘉奖杨震的忠贞与清廉,朝廷以礼将他改葬于华阴潼亭,并立石碑记载他一生的功德。杨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照样严格要求自己,不受重金,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2023-11-27
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这也是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
2023-11-27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嵇康对琴及琴曲如痴如狂,十分喜爱,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当然,关于嵇康和音乐的故事,最著名的还属他临刑那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有一次,嵇康因事到洛西去,晚上留宿在华阳亭。嵇康喜出望外,更加急切地向来人提出很多自己的疑惑。......
2023-11-27
县令贪赃,刘焕常常规劝他,任官期满时,县令举杯向他道谢说:“县尉清廉谨慎,使我的考课得以通过。”枢密使仆散忽土家中有一名绦结工,在街市上牟取私利,又不肯服有市籍者应服的差役,被刘焕捉住。仆散忽土召刘焕前去,刘焕不但没有去,反而公开这个绦结工的罪行,并予以鞭笞。刘焕以自己的本官代行户部员外郎职权。刘焕幼而孝,长而好学,为官则廉、则正。......
2023-11-27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骚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给官府,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而还。于是弹劾罢免不称职的八人。杨继宗居官于明朝天顺、成化、弘治三朝,那时的官场已不似明初之严整,官吏贪黩渐成风气,杨继宗却身处其中,不为之所染,以至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2023-11-27
二程被张载的为人所感动,便和他交了朋友。由于御史中丞吕公著的推荐,朝廷召见了张载,任命他为崇文院校书。张载之所以博得人们对他的友情与赞誉,都是他与人为善.谦恭礼让的结果。要有一颗善良心,与人为善,待人抱善念,乐于做善事,永远不能有恶念、邪念。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同时,与人为善还要在关键的时候成人之美。......
2023-11-27
裴侠上任后,立即下令取消这一规矩,他说:“为了一饱口腹而使唤别人,我做不来。”裴侠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取。裴侠到任后,大刀阔斧,严厉整顿,不出两个月,贪官污吏的监守盗取便销声匿迹。裴侠知道这件事后,允许李贵自首,宽大处理。此事后被广为传颂,人人都赞誉地称裴侠为”独立使君”。裴侠无论官职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官之德,清廉自持,克己正心,洁身自好,保持高尚的节操。......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