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设“空城计”靠的是城楼抚琴,使司马懿疑中生疑;毛泽东设“空城计”使用的武器有时却是一纸新闻,使敌人惑中更惑。新闻稿端出了敌人的偷袭计划,也宣布了我们总动员的要求,表明军民做好了准备。在新闻攻势面前,傅作义的十万人马军心涣散……虽然西柏坡没有多少兵力,但毛泽东一方面调兵遣将,迎击敌人;一方面发布新闻,笔笔揭露敌人兵力空虚,自身难保。......
2023-11-27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身边的第一谋臣,为了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可谓竭尽心力,忠心不二。萧何不仅心怀天下,有雄略大志,还机智果断,善于变通,更重要的是忠正廉洁,淡薄于世,他的诸多卓越品德都堪为世表。就是这些胆识、见识、智谋使得萧何能够成为西汉最为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萧何的远见卓识以及气度才德在许多的关键性的事件上都有表现。
刘邦和项羽相约,谁先杀进关中夺下咸阳,就将谁封入关中为王。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等智谋之士的建议,一路西进全都选择偏僻小路,避免和秦军主力做直接的正面冲突。这样虽然,刘邦并没有夺下什么坚城大邑,却以最小的损失,最快的速度杀进了函谷关,兵锋直逼咸阳城下。这时候,已经除掉乱臣赵高的秦三世子婴,自知大势已去,就献城投降了刘邦。可是,项羽自恃勇猛无敌,一路上攻城夺寨,要对付的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壁垒。虽然战功显赫却在速度上慢了刘邦很多。
刘邦打进咸阳,跟随他多年的将领们哪里见过咸阳这样繁华富庶的城市?大都蜂拥到各个秦朝的府库去争抢金银财宝。刘邦自己也在秦皇的宫殿中流连忘返,哪还有心思去理会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属。萧何见到如此混乱的局面,心中自然着急万分,虽然他很想直接去见刘邦,让他清醒过来,下令停止这样的抢掠,可是他知道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刻不容缓。萧何一进咸阳,立刻马不停蹄,只带着几个随从冲进秦朝的管理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的丞相府、御史府。
这些官衙的库府也被失控的士兵将校们劫掠,早就都乱作一团,金银布匹、各种宝物散落在庭院里。士兵将校或是争来抢去,或是拿着到手金银欢天喜地的跑出去。萧何喝止那些仍在为金银争斗的将校,让人们赶紧肃清官署,不能再这么混乱。多数士兵一看是萧何,大多不敢再说什么,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可是心里老大的不服气,心想:哼,当官的全都一个样,把我们赶走,还不是自己拿着方便?可是,他们却更奇怪,萧何对于就在脚边的金银财宝全然不加理会,立刻去他们刚才根本连看都不看的书简库和档案库,整理分类,再命人将他分好的书简打包搬运出去。与此同时,他非但没有收罗尚未被抢掠一空的府库财物,反倒把在整理书简时翻拣出来的金银堆到一边不取分毫。其实,就当时混乱的局面来看,就算是萧何真的取走了这些金银财宝,恐怕也很难有人知道。
当萧何把这件重要的工作做完之后,张良、陈平也劝醒了迷醉在秦宫中的刘邦,萧何也协同张良力劝刘邦撤出咸阳,驻军霸上。这样,才没给项羽以口实,最终以鸿门宴的险胜,保全了刘邦。虽然,由于实力相差太多,刘邦还不能和项羽一争高下,最后被迫放弃关中,远去巴蜀做了汉王。但是比起项羽与其他诸侯,在冲进咸阳之后,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什么也没能带走,汉王刘邦掌握了有关要塞、户籍人口、富贫之地、以及老百姓目前的疾苦等秦末时期全国上下很多极为重要情况。而这一切都仰赖萧何事先拿到了秦朝留下来的典籍图书。(www.chuimin.cn)
萧何的治世之才,过人之处,就表现在这些似乎细末,但很快就被证实是战略之计的地方。萧何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不能让贪欲冲昏了头脑,不能为一时之小利,而毁了一世之大计。这就是萧何的才德并存之处,不仅是见识卓绝,更是慎独自律。
所以有高尚道德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他们不会认为在隐蔽的地方所做的事,别人不会发现,因为当事者自己心里明白,不会认为所做的事非常细小,别人不会看到,因为当事者自己也能觉察。所以有道德的人越是独自一人或是有机会能够独自做事时,就越是小心谨慎自己的言行,不让它逾越道德操守的界限。
萧何对伸手可得而且是不会有人知晓的金银视而不见,并非是他不清楚金银的价值,而是他的品行和见识,让他明白比这些金银更为珍贵的是文档。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诸葛亮设“空城计”靠的是城楼抚琴,使司马懿疑中生疑;毛泽东设“空城计”使用的武器有时却是一纸新闻,使敌人惑中更惑。新闻稿端出了敌人的偷袭计划,也宣布了我们总动员的要求,表明军民做好了准备。在新闻攻势面前,傅作义的十万人马军心涣散……虽然西柏坡没有多少兵力,但毛泽东一方面调兵遣将,迎击敌人;一方面发布新闻,笔笔揭露敌人兵力空虚,自身难保。......
2023-11-27
第五章汉朝Chapter05楚汉之争刘邦入咸阳之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以此树立民心。随后,项羽进驻咸阳,杀秦王子婴,焚烧秦宫,收罗财宝,分割天下。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又三分关中,封秦军降将章邯等人为王,以牵制刘邦,随后又陆续分封了十八个王。刘邦伺机进入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而刘邦知人善任,拉拢其他各派势力共同对付项羽。......
2023-12-03
宣伯知道,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仅凭叔孙氏一家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扳倒季、孟二家的。出师前,宣伯又唆使穆姜像先前那样命令成公去掉季、孟二子。不过,宣伯将去不去掉季、孟二子,与鲁国的去从、晋国的霸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对于刚刚得志于鄢陵、欲乘势扩大威望和影响的晋国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宣伯谋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023-08-30
萧何和曹参利用分内职权,积极活动打点,使他们很快得到释放。萧何、曹参于是派了吕雉的妹夫樊哙,去芒砀山召回刘邦。萧何、曹参带领众人,坚持要立刘邦。萧何、曹参始终追随刘邦,一主文事,一主武事,分别成为出色的文官和武将。在刘邦进军关中途中,萧何参与高层决策,并负责后勤事务。萧何照办,把兄弟儿孙等十余人,都送往前线。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2023-07-21
在与自然气候、时令关系密切的人事中,时人也认识到要尽量顺应自然之“时”来行事。孔子“使民以时”,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等说法,即表现出这样的认识。商鞅则用“时”于其法治主张之中:“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得其宜。”这些“时”,都指社会历史方面的时代、时期。......
2024-03-24
中国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追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策划思想,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的向前发展。这时,一批专门为统治者、奴隶主和执行者献计献策,并且以此为职业的人出现了,他们便是中国最早的谋士和军士。在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尤以兵法及治术为中国策划思想的典范。除了兵书之外,在众多的历史著作、学部书籍中,也蕴藏了丰富的策划思想。......
2023-07-16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楚国莫傲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2023-08-06
南宋临安“行”“市”组织,比北宋东京种类更多,在城内外分布更广,而且在社会经济上所起作用也更大。《咸淳临安志》卷一九“市”条,在列举十七个主要“市”“行”后说:“以上团市,皆四方物资所聚,姑载其大略,余不悉书。”“市”和“行”“团”所以会分得如此多而细,是为了便于官府管理,从中抽税,以及提供官府所需物品和差役,或买卖官府多余的物品。因为每种商品的时价必须由“行”统一规定,市价就有“行市”之称。......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