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蔡元定,出生在南宋时期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蔡发博览群书,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蔡元定自幼从父学习,博览经史,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
蔡元定虽然很有学问,但从不骄傲自满,从不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而是时时觉,得自己学有不足,想方设法向新的高峰攀登。
他听说朱熹是个大学问家,使亲自前往拜师学艺。
朱熹听说又来一位投师弟子,赶紧召入房中。
蔡元定缓缓走进来,口称“恩师,请收下我这个弟子吧。”说完,就要行拜师礼。朱熹赶忙上前扶起蔡元定,让他在对面坐下。
两人开始天南海北地谈论起来。无论是经学,还是史学,朱熹都提出了许多问题。结果,没有一个问题难倒蔡元定。不但对答如流,更有自己的见解,在某些问题的论述上,甚至有超过朱熹之处。
朱熹听了,非常惊讶,十分感慨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不敢,不敢”,蔡元定赶忙跪下说:“我是来投师学习的,老师十分抬举我,弟子非常惭愧,还是请恩帅收下我这个弟子吧。”
朱熹急忙扶起蔡元定说:“快起来,快起来。”(www.chuimin.cn)
蔡元定说:“恩师不答应,弟子就不起来。”
“好说,好说,快起来吧!”朱熹赶忙说,“我答应你留下来了。”
蔡元定听了这话,非常高兴,立即站了起来。
此后,蔡元定一直把朱熹当恩师看待,虚心向朱熹学习。
朱熹则把蔡元定视为讲友,常常和蔡元定谈论到深夜。四方来投师求学者,朱熹总让他们先从蔡元定学习;
朱熹疏释《四书》及为《易传》、《诗传》、《通鉴纲目》等,皆与蔡元定反复商量。朱熹的著作中渗透着蔡元定的大量汗水。
此外,蔡元定还著有《律吕新书》、《皇椒经世》、《洪范解》、《西山公集》等著作,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蔡元定遂成为朱熹在五夫授徒的好助手,后来还成为朱熹的著述典籍的有力合作者、传人和卫道者。他的裔传子孙是朱子理学的中坚,特别是儿子蔡沈,尤得朱子理学真传,学名远播。
“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素养。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仅需要对身边的人和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不容易的。然而,更为困难的是对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并以此为依据作为立身处世的出发点。蔡元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在朱熹极力夸奖的情况下,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不该做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更应该很好的了解自己,进而为自己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坚定不移地为着目标而努力,是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孙嘉淦走上仕途后,以居官清廉,克己修身,直言敢谏而闻名。于是雍正下令,提升孙嘉淦为国子监司业。孙嘉淦的“居官八约”是:“事君驾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础其无用,自守独避人,以清爽摄取。”因而,孙嘉淦的官威声望都十分好,直至去世除了恶言中伤的,孙嘉淦在自守自制上,从没落人口实。乾隆十七年,孙嘉淦放任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第二年因病去世,享年71岁。......
2023-11-27
王羲之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书圣,除了天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书法孜孜以求的执精神。而且,必须亲眼看着王羲之吃完,要不就会出问题。进了书房,一看可乐了,只见王羲之满嘴乌黑,手里还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幕王羲之食墨。王羲之说完这话,举起左手来,还要把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塞。王羲之听夫人这么说,才停住了笔,抬头一看夫人手里拿的黑馍馍,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把墨汁当蒜泥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2023-11-27
弟弟告辞了张仲景,放心地走了。张仲景的弟弟找了很多医生,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没有一个人认识。张仲景接到弟弟的信,十分高兴,“王神仙的医术一定很高明,我应该去向他学习讨教。”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记在心里,写在本子上。王神仙被张仲景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立刻摆酒款待他。......
2023-11-27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而包拯身为文官,虽然整日与砚台打交道,但从未想过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方端砚。据说有一制作端砚的工匠,对包拯非常仰慕,很想送给他一个端砚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包兴自知藏砚之事不妥,便交代了。后来,包拯掷砚的河面浮出一个掷砚洲,抛黄布的河面也形成黄布沙洲,现在掷砚洲上有包公庙,端州人民世世代代纪念这位“包青天”。......
2023-11-27
于谦认为名节是最可宝贵的,金钱使人败坏,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于谦被任命为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他们的账。然而,历史在某个时段内有时会让人失望,于谦竟然无辜被杀被抄家,让人心痛。......
2023-11-27
原来郑墨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情,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同时另附上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郑墨接到信,羞愧不已,当即撤回了上诉,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容大度,认定了吃亏是福,让了一墙,免去了诉讼之累,使得自己的心安,也保持了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实在是有好处的。......
2023-11-27
刘晏自幼聪慧好学,才气过人,被称之为“神童”。当车夫把滚烫的烧饼买来时,刘晏摘下帽子把烧饼一兜,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因此后来,刘晏被人称为“烧饼尚书”。刘晏对自己俭省,待人却厚道,对穷困亲友,常常不惜钱财予以周济。像这样一类的事例,对刘晏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烧饼反映的是刘晏的清正廉明,反映的是刘晏的为官之道。......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