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仔细地看了看柳公权和那孩子的字,没有说话。谁知老人看了他一眼,思索了片刻,居然说柳公权的字稍逊一筹。柳公权暗暗吃惊,不由自主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字画汤”的面前,恳求拜他为师。但是,任凭柳公权怎样苦苦哀求,“字画汤”都不为所动,坚决不肯收徒。柳公权并不灰心,默默地守候在“字画汤”的身边,不肯离去。许多年以后,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名家,他的字被人们称为“柳体”。......
2023-11-27
五代商唐有位画家叫钟隐,他从小喜欢画画,经名师指点,自己刻苦练习,年纪不大就成了名。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林有远亲”。钟隐成了名以后,家中的宾客络绎不绝,有求画的,有求教的,有切磋探讨画艺的,当然也有巴结奉承的,好不热闹。
要是换了肤浅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可是钟隐对这一切却无动于衷,每天仍然在书房里潜心作画,除了万不得已,一切应酬的事全让家人代劳。无意之中,连自己的新婚妻子也给冷落了。
钟隐的妻子出嫁前也是个大家闺秀,她在娘家时,就听说钟隐少年得志,很倾慕他的才华。而她自己又长得端庄秀丽。人们都说她和钟隐是郎才女貌,天成一对,地成一双。没想到,嫁到钟家以后,丈夫虽是才华横溢,对自己也很体贴,只是总觉得他对画画比对自己更着迷,心中渐渐有些不快了。
一天,钟隐正在画画,他的妻子悄悄走进书房,帮他研墨,钟隐感谢地向她点点头,继续作画。妻子几次欲言,又几次闭口,最后实在忍耐不住,说道:“夫君何必自己困扰自己,你已有万贯家财,又有如花闭月的娇妻,自己的才华也受到世人的赞赏,还有什么值得你这样每日辛苦呢?”
钟隐放下手中的笔,从书架上取下一幅画,在妻子面前打开,说道:“你看这上面的鸟画得怎么样?”
妻子说:“我不懂画,说不出门道,不过我觉得那鸟像活了似的,翅膀正在动。”
钟隐又取出另一幅画,打开放在妻子面前,问道:“你再看这幅画怎么样?”
妻子摇摇头说:“这怎能跟那幅相比,那鸟画得呆头呆脑的,像是贴上去的。”
钟隐把画轻轻卷起,笑着说:“谁说你不懂画,看得很准,只是那第一幅是别人画的,第二幅才是你丈夫画的。虽说在画山水画上我已经有了点功夫,可画花鸟还差得远呢,你说我怎能不练习呢?”
妻子的脸红了。从此他再也不让钟隐辍笔了。
钟隐深知,自学一年,不如拜师一天。要想画好,必须有名师指点,也免得走歪路,事倍功半。他四处打听哪有擅画花鸟的名师高手,自己好前去拜方学艺。可是打听了很久,也一无所获,钟隐心中十分烦恼。
这一天,他与故人侯良一起吃酒,酒到酣处,二人的话也就多了。钟隐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并问候良是否能引荐个擅画花鸟的名师。侯良说:“这你可找对人了。我的内兄郭乾晖就很擅长画花鸟画。我妻子说,有一次他画的牡丹,竟把蜜蜂给招来了。不过这个人性格古怪孤僻,别说收学生,就连自己画的画儿也轻易不给人看。更怪的是他画画还总躲着人恐怕人家把他的技法偷学去。”
钟隐倒觉得郭乾晖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如此保守,恐怕展出和有诀窍。可是怎么才能接近他呢?这倒得费费脑筋了。
钟隐是个倔脾气,什么事只要他想做,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做成。他四下打听,听说郭乾晖要买个家奴。他想,这倒是个好机会,我何不扮成个家奴,一来可以进郭府,二也可以看到郭乾晖画画,于是钟隐置办了几件奴仆穿的粗布衣服,打扮成仆人的样子就到郭府应聘去了。
管家对钟隐很满意,又把他带到郭乾晖面前,说道:“老爷,您不是想找个伺候您的仆人吗,我看他人年轻利索,长得也聪明,您就留在跟前吧。”(www.chuimin.cn)
郭乾晖上下打量了一下钟隐,他一身粗布短衫,脚穿大酒鞋,像个干活的人,可他那张细皮嫩肉,聪慧灵气的脸,却与众不同,便问他:“你是本地人吗?”
钟隐回答:“不是,我本想进京赶考,不料把盘缠全丢了,只好暂时与人为奴,挣够了路费便走。”
郭乾晖暗暗得意:“我的眼力不错,果然是个读书人。”接着说道:“那好,就留下吧,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但有一样,让你做的你一定做好,不让你做的你绝不许做。”
钟隐满口答应,就这样,他进了郭府。
在郭府,钟隐每天端茶侍候,什么杂活儿都干。他毕竟是个富家子弟,一切生活起居从来是由别人照顾,哪里干过这些粗活,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唯一使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看到了一些郭乾晖画的画,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上乘之作。
钟隐想尽办法,坚持不离郭乾晖左右,希望能亲眼看见他作画,而每次作画,郭乾晖不是让他去干这,就是让他去干那,想方设法把他打发走。就这样,钟隐虽然卖身为奴,还是没有看到郭乾晖作画。
一连两个月过去了,钟隐还是一无所获,几次他都产生了走的念头,但心中又总是还有一线希望使他留下来。
再说钟隐的家里。钟隐卖身为奴去学画的事情谁也没有告诉,连他的妻子也只知道他是出远门,去会朋友。钟隐毕竟是个名人,每日高朋友满座。可这些日子朋友来找他,家人说他出门了。问去哪儿了,又都说不知道。一次两次,搪塞过去,时间一长,人们就起了疑心。最后连家人也疑心重重,特别是钟夫人,非要把他找回来不可。
一天,郭乾晖外出游逛,听人家说名画家钟隐失踪了两个月了。连家人也不知他去了哪儿。再听人家描述钟隐的岁数和相貌,郭乾晖觉得这个人好像在哪里见过。细一想,想起来了,跟家里的那个年轻的人相像,他也正好来家里两个月。
“怪不得他总想看我作画呢”,郭乾晖恍然大悟,“不过他倒真是个好青年,能带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运。我也就后继有人了。”
郭乾晖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把钟隐叫到书房里,说道:“你的事情我全知道了。为了学画,你不惜身为奴,实在使老夫惭愧。我多年来不教学生,自有我的道理,今遇到你这样虚心好学的青年,我也不能不破例,将来你会前途无量的。”
钟隐终于以执著的求学精神感动了郭乾晖,名正言顺地成了他的学生。郭乾晖把自己多年的体会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钟隐。
没有不需耕耘的收获。
郭乾晖这位老师是很古怪,他古怪自有古怪的道理,钟隐做为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教诲,就只有努力地得到老师的理解。他“偷”艺不成,反被老师识破,他不惜屈身为奴的勇气打开了老师心中的锁。
为了学习,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老人仔细地看了看柳公权和那孩子的字,没有说话。谁知老人看了他一眼,思索了片刻,居然说柳公权的字稍逊一筹。柳公权暗暗吃惊,不由自主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字画汤”的面前,恳求拜他为师。但是,任凭柳公权怎样苦苦哀求,“字画汤”都不为所动,坚决不肯收徒。柳公权并不灰心,默默地守候在“字画汤”的身边,不肯离去。许多年以后,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名家,他的字被人们称为“柳体”。......
2023-11-27
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这也是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
2023-11-27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嵇康对琴及琴曲如痴如狂,十分喜爱,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当然,关于嵇康和音乐的故事,最著名的还属他临刑那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有一次,嵇康因事到洛西去,晚上留宿在华阳亭。嵇康喜出望外,更加急切地向来人提出很多自己的疑惑。......
2023-11-27
县令贪赃,刘焕常常规劝他,任官期满时,县令举杯向他道谢说:“县尉清廉谨慎,使我的考课得以通过。”枢密使仆散忽土家中有一名绦结工,在街市上牟取私利,又不肯服有市籍者应服的差役,被刘焕捉住。仆散忽土召刘焕前去,刘焕不但没有去,反而公开这个绦结工的罪行,并予以鞭笞。刘焕以自己的本官代行户部员外郎职权。刘焕幼而孝,长而好学,为官则廉、则正。......
2023-11-27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骚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给官府,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而还。于是弹劾罢免不称职的八人。杨继宗居官于明朝天顺、成化、弘治三朝,那时的官场已不似明初之严整,官吏贪黩渐成风气,杨继宗却身处其中,不为之所染,以至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2023-11-27
二程被张载的为人所感动,便和他交了朋友。由于御史中丞吕公著的推荐,朝廷召见了张载,任命他为崇文院校书。张载之所以博得人们对他的友情与赞誉,都是他与人为善.谦恭礼让的结果。要有一颗善良心,与人为善,待人抱善念,乐于做善事,永远不能有恶念、邪念。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同时,与人为善还要在关键的时候成人之美。......
2023-11-27
裴侠上任后,立即下令取消这一规矩,他说:“为了一饱口腹而使唤别人,我做不来。”裴侠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取。裴侠到任后,大刀阔斧,严厉整顿,不出两个月,贪官污吏的监守盗取便销声匿迹。裴侠知道这件事后,允许李贵自首,宽大处理。此事后被广为传颂,人人都赞誉地称裴侠为”独立使君”。裴侠无论官职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官之德,清廉自持,克己正心,洁身自好,保持高尚的节操。......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