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则异于是。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察其颜面以至肢体,未有毫发损伤,乃大惊叹,共感佛恩。其时余居温州庆福寺,风灾翌日,璧华亲至寺中向余言之。......
2024-01-28
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所失误。
他曾经说:“一个小小的东西,放在不稳定的地方就危险,放在稳妥的地方就安全。”他指着一尊镇纸金狮感慨道:“天下是最重要的‘大器’,更应放在安全的地方。怎么可以放在危险的地方呢?即使天下太平,也不可忘了危险。所以在小事上必须谨慎,小事上如果不谨慎,长此以往,就可能招致大的祸患。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已,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情绪波动太大,应该尽量做到心静而虚。
由于上朝时忙于政事,往往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默坐冥想,以约束自己的欲心。一想到天下,他顿时警觉起来,克己之心便占了上风。于是,他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只要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
朱棣的生活很俭朴,有一次上朝穿的内衣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他也舍不得扔掉,而是让宫中人重新缝补之后再穿。他不仅自己俭朴不浪费,还要求子女以俭行事,决不允许奢侈浪费,比吃比穿。侍臣们看到那件满是补丁的衣服,由衷地佩服皇帝的为人,并大加赞颂皇帝的“圣德”,心悦诚服,决心以圣德为榜样,克己待人,俭朴持家,忠心为国效劳。作为一国之君,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担心官员之间互相攀比,百姓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www.chuimin.cn)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采办天花,但宦官刚出发,朱棣就感觉不对劲,非常不安,快马加鞭,立即派人下令停办了。外国使臣向他朝贡玉碗,他说库府中已有这东西,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因为在朱棣看来,对于这类平日不用,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尽量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对国事没有好处。
朱棣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在位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给他子孙时期的“仁宣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注意节俭,细水长流,就成为国家和个人能否过一种相对丰足殷实的生活的关键性问题。一个人如果平日里就注意节俭,量入为出,那么,在同样的情况下,他的生活就会比那些不注意节俭,无节制地消费,甚至浪费的人要平稳得多。相反,那些平时不注意节俭,甚至奢侈浪费的人,生活上就容易出现亏空,从而就容易因为缺少基本的生活条件而去做违背道德的事。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净土法门则异于是。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察其颜面以至肢体,未有毫发损伤,乃大惊叹,共感佛恩。其时余居温州庆福寺,风灾翌日,璧华亲至寺中向余言之。......
2024-01-28
图6.26两种复合算法的滑模面图6.27FNTSMC复合算法的控制量图6.28三种算法对水平向轨迹的跟踪图6.29三种算法对高低向轨迹的跟踪图6.30更直观地给出了三种算法的跟踪误差对比。图6.28~图6.30表明,本章所提出的复合算法与ADRC均有很好的瞬态响应,但对比稳态响应,前者显然较ADRC算法更有优势。由表6.3可以看出,本章所提出的结合了ESO与FNTSMC的复合算法在本节所对比的算法中具有最好的控制效果。......
2023-06-24
诸葛亮是否重修黄陵庙,是否撰写《黄陵庙记》,都大成问题。以笔者之见,这与诸葛亮治蜀之时,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关系。秦朝时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是蜀中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诸葛亮视其为“农本,国之所资”。后人在此修庙修祠纪念他。“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修庙,是铭记和弘扬开江治水的大禹精神;修坝,则是继承和发扬大禹的治水精神以造福后代。......
2023-11-27
在传统文化中,“忠”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重要准则,而且是政治品德的最高原则。孔子所说的“忠”,也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规范。这就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忠”的观念以新的内涵。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加强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1研学活动3.“以民为本”,强化宗旨意识“民本”思想也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2023-11-01
人体内的元气、元精、元神,也称为精、气、神,在养生学和中医学上被誉为人体的三大宝,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果人体出现有漏精、泄气、走神情况时,很多疾病就会相继而来,对健康就造成了影响。人体三宝只能存在于体内,绝不可能流散到人体以外,而且这三者必须是并存,精与神的合一,称为精神;神与气的合一,称为神气;精与气的合一,称为精气。......
2023-10-17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了智瑶这个有才无德,从而导致家破人亡的反面典型后,紧接着就写了一个以德治国的正面典型,这就是魏国的国君魏文侯。司马光首先写了魏文侯诚信守约的高尚品德。魏文侯马上停止酒宴,命令备车到野外去。魏文侯又问大臣翟璜对自己的评价。魏文侯听后非常高兴,让翟璜把任座召回来,亲自迎接,并将任座待为上宾。魏文侯拟在魏成与翟璜二人中挑选一位任丞相。李克从魏文侯那儿出来,恰好碰见翟璜。......
2023-08-26
孔子一贯之道,存于外者为礼,存于内者为仁。故就礼而施为政事,一以德为主。善言孔子务本之义,以推诸政事者,莫备于《礼记·大学》一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朱子以上一章为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言孔子德治之条理,莫备于此。盖孔子以家国天下本末一贯,当时儒者承为恒言。《左传》晋国铸刑鼎,而孔子论之。至于近说远来,而德治之效成矣。孔子又尝比论兵、食、信三者,盖尤重信,信其所以厉行德治之方与。......
2023-11-21
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韬光禅师建。袁宏道《韬光庵小记》: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宿韬光之次日,余与石篑、子公同登北高峰,绝顶而下。张京元《韬光庵小记》:韬光庵在灵鹫后,鸟道蛇盘,一步一喘。萧士玮《韬光庵小记》:初二,雨中上韬光庵。白乐天听闻此事,于是很快就与韬光禅师结为了好友,并为他的庵堂题写“法安”二字。相传,当年骆宾王亡命天涯,出家为僧,就曾隐匿在这座韬光庵中。......
2023-1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