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欧阳修自幼家道中落,全赖出身书香世家的母亲亲手教导诗书,加上欧阳修自己勤学发愤,很年轻就已经在文坛名声鹊起。后来,他高榜得中,不尽在朝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更是成为北宋文坛的执牛耳者。可是,那时欧阳修虽然名声很大,可是毕竟年轻,很多人还是有些不服气,尤其是那些自命才高的人,更是不时的前来找欧阳修“切磋”。
欧阳修一向来者不惧,若是小有文采,他还会十分高兴能以诗文会友。可是,要真是遇到了没什么才学,却自恃很高的人,欧阳修一向不很客气。
一次,欧阳修出城来闲游,觉得天气有些炎热,正好前面有一株十分茂盛的枇杷树,枝叶已经十分繁茂了,还点缀着几朵没有凋落的白色花朵。欧阳修很是高兴,就想过去稍微休息一下。欧阳修兴致很高的走过来,却见树下正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在那里摇头晃脑地吟出两句诗来:“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杈。”欧阳修一听这类似打油诗的两句,不觉笑了起来。欧阳修赶忙忍住,很想听一下这位读书人还会有什么惊人之句。可是没想到,那人吟完了这两句诗,就“江郎才尽”似的,任是怎么样抓耳挠腮也吐不出词来。欧阳修又好笑又无奈,实在觉得这么憋下去,自己都觉得难受,干脆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那人不觉叫好,回头看到欧阳修,连声称赞:“哎呀,老兄,接得好啊!看来你也是诗书之人啊。”欧阳修只是拱了拱手,没多说什么,就坐下来休息。没想到那个人也凑过来,和欧阳修攀谈起来。
通过那人滔滔不绝的自我介绍,欧阳修终于知道这个人其实只是个纨绔子弟,却很以“诗才”自居,这次他就是听说欧阳修年纪不大却吟诗做赋如流水一般,他很是不服气,正要进城去找他比个高低。欧阳修想起他刚才的两句半截子诗,心里早就有了个大概,知道这个读书人恐怕就是“酸秀才”一样的人了。只是,欧阳修对这个人很感兴趣,也就没有立时说出自己的身份,两个人就这样结伴上路了。(www.chuimin.cn)
二人沿湖畔走着,前边有些渔人放养的鹅群。酸秀才一见马上觉得自己又“诗兴大发”了,很可以吟出一首好诗好扳回刚才被欧阳修补救续诗丢掉的面子。于是,他吟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呃……一棒打下河……这个……啊……”没想到他又只想到了两句,然后又没了词,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欧阳修笑着摇了摇头,续道:“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酸秀才不禁大为感慨:“哎呀,兄台,看来你也是擅诗赋之人啊!今天能得遇知音真是三生有幸!我看不如这样,你我二人一同去访欧阳修吧。”说完也不理会欧阳修是什么反应,拉着他就往渡口走去。
等他们二人来到渡口,上了小舟,酸秀才觉得此时此景应该吟诵点什么,又吟咏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看着酸秀才洋洋自得的样子,欧阳修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算是自恃甚高,也要有自恃的资本,否则闹出笑话来,还会全然不知。酸秀才显然就是无自知之人。令人赞叹的是欧阳修以充满智慧和机趣的诗句旁敲侧击,试图点醒酸秀才。这种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才学凸现了诗人超凡的诗才,让人回味无穷。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弟弟告辞了张仲景,放心地走了。张仲景的弟弟找了很多医生,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没有一个人认识。张仲景接到弟弟的信,十分高兴,“王神仙的医术一定很高明,我应该去向他学习讨教。”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记在心里,写在本子上。王神仙被张仲景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立刻摆酒款待他。......
2023-11-27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而包拯身为文官,虽然整日与砚台打交道,但从未想过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方端砚。据说有一制作端砚的工匠,对包拯非常仰慕,很想送给他一个端砚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包兴自知藏砚之事不妥,便交代了。后来,包拯掷砚的河面浮出一个掷砚洲,抛黄布的河面也形成黄布沙洲,现在掷砚洲上有包公庙,端州人民世世代代纪念这位“包青天”。......
2023-11-27
于谦认为名节是最可宝贵的,金钱使人败坏,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于谦被任命为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他们的账。然而,历史在某个时段内有时会让人失望,于谦竟然无辜被杀被抄家,让人心痛。......
2023-11-27
刘晏自幼聪慧好学,才气过人,被称之为“神童”。当车夫把滚烫的烧饼买来时,刘晏摘下帽子把烧饼一兜,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因此后来,刘晏被人称为“烧饼尚书”。刘晏对自己俭省,待人却厚道,对穷困亲友,常常不惜钱财予以周济。像这样一类的事例,对刘晏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烧饼反映的是刘晏的清正廉明,反映的是刘晏的为官之道。......
2023-11-27
后来,蔡伦兼任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宫制造宝剑和其他用品。此后半个月,蔡伦天天到造纸作坊去,观察工匠们的造纸过程,有时还帮忙挑水或者用榔头捶打青麻,很受工匠们的欢迎和尊重。蔡伦时刻都在思考改进造纸的方法,但苦于无从入手。蔡伦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到世界各地,经过各地技术人员和工匠一两千年的不断改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书写纸、包装纸、建筑板纸等,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11-27
王罴性格耿直刚强,处事公平,乡里人都很敬畏他。但是,王罴管辖的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王罴体察民情,为民着想,百姓也都心甘情愿上交军粮。王罴性格直率,不修边幅,朝廷常有使者来。客人没有想到王罴竟会如此节俭,非常惭愧地离去。他的孙子王述由于父母早亡,也交由王罴抚养。王罴没能不朽,最终死于任上,身死之日,家里一贫如洗。王罴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浪费是一种对自己的劳动也是对他人的劳动的不负责任。......
2023-11-27
经堂兄推荐给宇文泰后,苏绰最初被任为行台郎中一职。宇文泰听后非常高兴,和苏绰并马而行,又问了许多历史兴亡盛衰的故事,苏绰对答如流。回府后,宇文泰和苏绰继续长谈,不断向苏绰提出各种问题。苏绰不仅严于律己,还十分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形成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家风。苏绰的逝世,使宇文泰和大臣们十分痛惜。宇文泰亲自为苏绰撰写祭文,表彰他的美德。“心如清水,形如白玉”,是苏绰修身处世的准则。......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