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愿意么?”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庄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是一种凡夫俗子无法达到的境界。......
2023-11-27
在战乱时代,荣华富贵多在一夜之间而来,一夜之间而去,尤其是对武将来说,建功沙场,然后论功领赏是很正当的。但是就有一些人心胸豁达,眼光长远,不计较一时得失,谦虚谨慎,反复推功,反而更加得到信任。徐世就是因为推功而获得了唐朝两代在政治上的信任和重用。
徐世是今山东人,家里十分富有,积攒了大量的粮食,性格好爽、豁达,喜好不问亲疏地救济穷人和处于困顿中的人。隋末天下大乱,刚开始他追随了翟让,后从李密起义。李密被隋朝将领王世充打败,带领众人投靠了唐军。这时,徐世仍然坚守黎阳仓,所占据的地方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他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已经归顺了大唐,现在这里的人口和土地是魏公所有的。我如果上表献给唐军,就是趁着主子战败,自己居功邀赏,这是让我感到耻辱的。现在最好是准备好州县和军队的人口册子,全部交给魏公,请魏公自己抉择,这就是魏公的功劳了。于是便派使者去见李密并说明情况。
黎阳仓是隋朝重要的粮仓,虽然起义军用过一部分,但所存的粮食仍然很多,而且所占据的地方广阔,人口众多,而且此时李密对他已经没有任何的管制,如果他直接向唐献上表示降服,可以为己邀功而得到重赏的。但徐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李密献降,推功于故主,表现了他的谦让和忠厚。
唐高祖知道这件事后,对他非常赞赏,高兴的说:“徐世感德推功,不忘旧主,实在是纯臣、忠臣啊。”于是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加封上柱国、莱国公,后来又升为武卫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后来因为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世”去掉,故称李渠。(www.chuimin.cn)
后来,随唐太宗征伐多建功勋,得到恩宠,李世民曾对他说:“朕欲托孤,思来想去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你以往能不负李密,现在怎么可能辜负朕呢?”等到太宗病危,委以托孤重任。等到高宗继位,就任尚书左仆射,官至司空,无人能够超越。
为人心胸豁达,不计较鸡毛小利,于有意无意间表现自己忠厚的本性,必能打动人心,尤其若为领导者所识,必有回报。
徐世推功并非惺惺作态,而是他一贯的豁达作风使然,这一作为使他失去了表功的机会,但却被明君欣赏、重用,达到了为人臣者的终极富贵。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庄子不相信,就说:“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的形貌,归还你的肌肉骨骼,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愿意么?”从此,庄子进一步悟到了死亡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安乐之事,既然死比生还快乐,死亡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庄子对待死和生采取了一种“齐一生死”的态度,即生和死是一样的,死并不可怕。庄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生和死的参悟和实践实在是一种凡夫俗子无法达到的境界。......
2023-11-27
开始,杨坚一再拒绝。公元581年2月14日,杨坚传旨朝廷百官,举行登基典礼。正午时刻,杨坚率领几个侍臣,穿着常服自相府人宫,即皇位于临光殿,宣布各部尚书和各地军政主管任命之后,仪式即告结束。杨坚虽贵为皇帝,但很节俭,他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务求节俭,其衣服车舆破旧,随时修补,不换新的。杨坚在位24年,一贯反奢倡廉。同时,杨坚自己身体力行,为满朝文武大臣作出表率。就是在生命垂危时,杨坚也还念念不忘节约。......
2023-11-27
朱元璋久闻刘基的胆识,说刘基是孔明再世,不同凡人,因此急需邀请其出山谋事。思前想后,决定让刘基旧时好友孙炎备厚礼去拜见刘基。一行人,日夜兼程,五六日即到达刘基居处。刘基善于统揽全局,料事如神,指挥若定而出名;此外,他还以功成不居而为人所称道。元至正十八年,刘基第三次弃官回到浙江故里。刘基回到故乡,起着平静的隐居生活,从不炫耀自己。青田县令对于刘基的“拒绝”,既生气又尊敬,既心安又心不甘。......
2023-11-27
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徐九思勤于公务,亲自处理胥吏们易于舞弊的事务。徐九思主张“忍则不争”,他自己不争名、不争利,息事安贫,不与当时官场的奔竞之风同流合污。嘉靖24年,徐九思在句容任职9年后被调入京。徐九思走后,句容的百姓雕刻徐九思所画的青菜图,然后在上面写上“俭”、“勤”、“忍”三字,人称徐公的“三字经”。......
2023-11-27
孙嘉淦走上仕途后,以居官清廉,克己修身,直言敢谏而闻名。于是雍正下令,提升孙嘉淦为国子监司业。孙嘉淦的“居官八约”是:“事君驾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础其无用,自守独避人,以清爽摄取。”因而,孙嘉淦的官威声望都十分好,直至去世除了恶言中伤的,孙嘉淦在自守自制上,从没落人口实。乾隆十七年,孙嘉淦放任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第二年因病去世,享年71岁。......
2023-11-27
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这也是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
2023-11-27
裴侠上任后,立即下令取消这一规矩,他说:“为了一饱口腹而使唤别人,我做不来。”裴侠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取。裴侠到任后,大刀阔斧,严厉整顿,不出两个月,贪官污吏的监守盗取便销声匿迹。裴侠知道这件事后,允许李贵自首,宽大处理。此事后被广为传颂,人人都赞誉地称裴侠为”独立使君”。裴侠无论官职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官之德,清廉自持,克己正心,洁身自好,保持高尚的节操。......
2023-11-27
原来郑墨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情,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同时另附上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郑墨接到信,羞愧不已,当即撤回了上诉,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容大度,认定了吃亏是福,让了一墙,免去了诉讼之累,使得自己的心安,也保持了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实在是有好处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