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贯之,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一生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韦温和韦澳。后来,韦澳一举夺魁,中了进士,当上了官员。他为官清廉正直,清介自守,不肯逢迎巴结、谄媚扛贵,十年里忠心耿耿,为民效力,未曾调任过。韦澳为了保持自己的傲骨,就是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去违心地奉承、巴结权贵,为那么个可怜的官名去牺牲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尊严。......
2023-11-27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义军峰起。朱元璋久闻刘基的胆识,说刘基是孔明再世,不同凡人,因此急需邀请其出山谋事。当年刘玄德三顾茅庐,以诚意请诸葛亮出山。思前想后,决定让刘基旧时好友孙炎备厚礼去拜见刘基。孙炎接到手谕之后,立即修书一封,备上厚礼,差人送去。
一行人,日夜兼程,五六日即到达刘基居处。刘基一看是旧友孙炎的来信,连忙拆看,看后即明白,旧友是请自己共谋大业。刘基看后,思来想去,又感觉当时元朝气数将尽,群雄之中又数朱元璋最得民心,已占据大江南北大片富庶地区和城池要津,来日得天下者必是朱元璋,刘基权衡利弊,决定出山应命。
元至正二十年初春,刘基辞别乡人亲友,在孙炎的接应护送下,翻山涉水,行了半个多月,到达应天投奔朱元璋,共创大业。刘基投入朱元璋帐下后,成为朱元璋手下的最重要谋士,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非常器重他,曾经说:“他就是我的张子房。”刘基善于统揽全局,料事如神,指挥若定而出名;此外,他还以功成不居而为人所称道。
刘基当时正在元朝做官,但他为官清正、性格刚毅、因此虽有满腹经纶,怀有安邦治国的抱负,却由于过于好直言,不能容忍别人,怀才不遇,屡遭打击。他曾三次弃官归里,埋头著述。元至正十八年,刘基第三次弃官回到浙江故里。
刘基回到故乡,起着平静的隐居生活,从不炫耀自己。他的打扮如同乡间农人,言谈举止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平时在家读书、作诗、著文;闲下来便找老朋友一起下棋、聊天、饮酒;有时候还邀旧友去垂钓、游山、玩水。他的生活既充实,又自在。当地的许多官员多次来拜见,他都不肯接见。
家乡的青田县令早已久闻刘基大名,几次提出要前来探望他,多被他婉言谢绝。青田县令对于刘基的“拒绝”,既生气又尊敬,既心安又心不甘。他想,我一定要见上刘基一面,向他当面讨教。
有一天,青田县令化装为百姓,到他家求见,说:“请问这位大叔,刘基先生家住在这里吗?”(www.chuimin.cn)
刘基连忙答道:“在下就是,客人从何而来?”
乡民打扮的青田县令忙拜道:“微臣是青田县的小令,特来拜见先生,几次求见,未蒙应允,今日只好改装而来,还望先生恕罪。”
刘基连忙扶起青田县令,说:“在下只不过是县令您手下的一个庶民,何德何能,怎敢劳驾大人亲临寒舍呢?恕我不送,您还是请回吧。”
说着说着,就大步迈出门外,去河边垂钓去了,以后再也不与这位知县来往了。
刘基博古通今,他的退隐当然包含避祸的意图在内。他以百姓自居,此种生活方式也就远避了官场的纷争,也不再生活在忧患之中。急流勇退虽然是一种放弃,但是一种“退”的艺术。
当人执拗于某一方面比如金钱、名誉、地位或者某项工作时,往往表现出只专注于此事,而不管其他的情况。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总想“鱼和熊掌兼得”,什么都想要的人其实到最后经常是顾此失彼,竹篮打水一场空。急流勇退,并不是要你放弃既定的目标,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和希望,而是放弃那些力所不能及、不现实的目标。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韦贯之,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一生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韦温和韦澳。后来,韦澳一举夺魁,中了进士,当上了官员。他为官清廉正直,清介自守,不肯逢迎巴结、谄媚扛贵,十年里忠心耿耿,为民效力,未曾调任过。韦澳为了保持自己的傲骨,就是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去违心地奉承、巴结权贵,为那么个可怜的官名去牺牲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尊严。......
2023-11-27
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这也是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
2023-11-27
孙嘉淦走上仕途后,以居官清廉,克己修身,直言敢谏而闻名。于是雍正下令,提升孙嘉淦为国子监司业。孙嘉淦的“居官八约”是:“事君驾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础其无用,自守独避人,以清爽摄取。”因而,孙嘉淦的官威声望都十分好,直至去世除了恶言中伤的,孙嘉淦在自守自制上,从没落人口实。乾隆十七年,孙嘉淦放任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第二年因病去世,享年71岁。......
2023-11-27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原来郑墨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情,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同时另附上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郑墨接到信,羞愧不已,当即撤回了上诉,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容大度,认定了吃亏是福,让了一墙,免去了诉讼之累,使得自己的心安,也保持了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实在是有好处的。......
2023-11-27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嘉庆四年,朝廷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不久,提升为江苏巡抚,岳起廉洁正直,所用僮仆仅几人,外出时不要前后侍从的骑卒。八年,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岳起到京城后,没有官邸居住,病死于寺庙之中,妻子始终以纺织为生。按照以往惯例,八旗人员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财产归公。上任即洗刷房屋和器物,表示与前任的贪婪作风彻底决裂,显示了岳起廉洁奉公的决心。......
2023-11-27
裴侠上任后,立即下令取消这一规矩,他说:“为了一饱口腹而使唤别人,我做不来。”裴侠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取。裴侠到任后,大刀阔斧,严厉整顿,不出两个月,贪官污吏的监守盗取便销声匿迹。裴侠知道这件事后,允许李贵自首,宽大处理。此事后被广为传颂,人人都赞誉地称裴侠为”独立使君”。裴侠无论官职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官之德,清廉自持,克己正心,洁身自好,保持高尚的节操。......
2023-11-27
嵇康对琴及琴曲如痴如狂,十分喜爱,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当然,关于嵇康和音乐的故事,最著名的还属他临刑那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有一次,嵇康因事到洛西去,晚上留宿在华阳亭。嵇康喜出望外,更加急切地向来人提出很多自己的疑惑。......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