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外来户苏云卿:谦逊待人获老百姓敬爱,技艺受欢迎

外来户苏云卿:谦逊待人获老百姓敬爱,技艺受欢迎

【摘要】:作为一个外来户,苏云卿凭着自己的为人品德,和待人的谦逊礼貌,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的老少百姓的敬爱。苏云卿的技艺受到人们的欢迎,获得相当好的收益,他种的蔬菜价格也就与众不同。乡民们只知苏云卿是位高人,但并摸不清这位外来人的底细。豫章帅与漕官遍访辖区,连苏云卿的名字都找不到,仅知有一位“苏翁”。苏云卿的内心世界是一个自尊自主的世界,不需要权势,不需要恩赐,只需要无人干涉,独自自由自在地生活。

苏云卿,宋高宗绍兴年间,由广汉迁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作为一个外来户,苏云卿凭着自己的为人品德,和待人的谦逊礼貌,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的老少百姓的敬爱。亲切称之曰:“苏翁”。

苏云卿相貌秀丽,衣着简朴,穿衣打扮,一副农家模样,是位修养极深,长于养生的得道者。

苏云卿乐于园艺,成年累月置身于园圃。潜心于种植浇灌,并琢磨出了其中的规律,使四季的蔬菜品种不绝,蔬菜的味道鲜美之极,其他园圃相形见绌。苏云卿的技艺受到人们的欢迎,获得相当好的收益,他种的蔬菜价格也就与众不同。价钱高,人们也喜爱买,菜一上市就一抢而光。

苏云卿把自己的全部才学、智慧、精神都用在了种菜上,并乐此而不疲。自由逍遥的生活着。乡民们只知苏云卿是位高人,但并摸不清这位外来人的底细。真正了解他的是他的同乡,自幼在一起长大的张浚。

张浚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成了一朝丞相。丞相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友,也不想埋没朋友的才华,决心举荐苏云卿入朝为官,协助自己治理天下。

张浚对召聘朋友心中没多大把握,他明知苏云卿才能不在自己之下,且性情高洁,爱田园而不喜做官,绝不是用一封信所能召来的。他深知亲自去的效果可能更糟,说不定连人的影都见不到,他把举荐的使命交给了地方官——豫章帅与漕官二人。付给他们一封自己的亲笔信和金币。让地方官在中间周转,回旋的余地可能更大些。

豫章帅与漕官遍访辖区,连苏云卿的名字都找不到,仅知有一位“苏翁”。豫章帅与漕官为了完成上司交给的使命,就换上道服,小心翼翼地来到苏氏菜园。

进园后,园中的美景已彻底折服了二人,园中一位老翁见到有人来仍然低头劳作。

二人就向苏翁打招呼问好,苏翁就回问到:“二位客人从何而来啊?”(www.chuimin.cn)

豫章帅与漕官答道:“远方游士,路过贵地,慕名拜谒先生。”苏翁想既同为道友,就请入了草堂。热情款待远方来的道友。

豫章帅与漕官见双方渐渐觉得融洽了,就一步步把话转入正题。他们询问苏翁故里,果然与张浚同乡,眼前这位苏翁定是苏云卿无疑了。遂一同起身,告以实情,道:“丞相让我等转告先生,意欲同先生一起共济大业。”取出丞相的书信和金币,放置茶几之上。

至此苏云卿方恍然大悟,悔恨不已。二位地方官极力劝说,请求苏翁与他们一同乘车回府。

苏翁肃然言道:“不可!需明日早时,一同拜谒丞相。”

二客无奈,怀着一肚子狐疑离去。

第二天,天一亮,车马便已早早停在门外等候着。直到日头上竿,仍不见动静。当两位官吏破门而人,见到的却是:丞相的书信,原封未动,装金币的盒子,封条未启,室内洁净,家具依旧,丝毫看不出一丝慌乱的迹象。房中的主人,却已不知去向!

苏云卿的内心世界是一个自尊自主的世界,不需要权势,不需要恩赐,只需要无人干涉,独自自由自在地生活。他逃避的是权势的奴役,富贵的奴役,名利的引诱。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突破名利观念,自然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懂得当功名、富贵、财货到来时,应该思考一下是否该得,在忧患灾难生死的关键时刻,必须考虑是否应该离开。不该得的时候,就是一丝也不能取;不该离开的时候,就是饿着肚子、面对绝望也不能离开。这是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