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卢鸿一:学习刻苦皇帝诏书强制进京

卢鸿一:学习刻苦皇帝诏书强制进京

【摘要】:卢鸿一小时候学习十分刻苦,不需父母催促,便把功课完成得很好。唐玄宗那措词热烈而又严厉的诏书,无异于强制卢鸿一进京。可是,卢鸿一在宫殿上,却不肯给皇帝下跪。唐玄宗立即发布特殊诏命:命卢鸿一进内殿,赐给他酒食。诏书颁布后,卢鸿一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不久,唐玄宗又发布了一道诏书,批准卢鸿一长期在山林中隐居后,还赐给他隐士服装一套和草堂一座。卢鸿一高卧林泉,已经多年。

卢鸿一小时候学习十分刻苦,不需父母催促,便把功课完成得很好。他尤其喜爱书法,日日研习,从不松懈。他的大篆、小篆、楷书隶书都写得极好,凡见过的人,都大加称赞。

卢鸿一渐渐长大后,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亲友都劝他去从政做官,可他却决定到中岳嵩山去隐居。

开元初年,唐玄宗使者带着厚礼,两次到嵩山去征召他人京任职,他都借故没有应聘。

开元五年,唐玄宗又一次下诏书征召卢鸿一,诏书中写道:“朕才疏德薄,曾经为道家风气的长期衰落、淳朴的社会风俗没得到恢复而感到遗憾,常常翘首以盼社会贤达之人。因为您心存美德,通晓真理,造诣精深,穷尽道家无为之道,实践儒家中庸之德。不久前,朕曾两次发下诏书,征召您进京入朝,可是您每次都借故推托,拒绝应聘,违背诏命,不肯前来。你不肯入朝从政,难道是朝政与您的志趣不一致吗?礼教中的最大人伦关系,就是君臣之间的大义,这是不可废弃的。现在东都离您很近,往返并不困难。特令使臣带着礼品,重新宣布朕旨意。望您有所悔悟,改变操守,入朝应聘,以不负朕的期望。”

唐玄宗那措词热烈而又严厉的诏书,无异于强制卢鸿一进京。迫于压力,他只好随同使者进京。

开元六年,卢鸿一到了东都洛阳。唐玄宗在宫殿上,热情地召见了他。可是,卢鸿一在宫殿上,却不肯给皇帝下跪。通事舍人问道:“卢鸿一,你为什么见了皇帝不磕头,是何道理?”

“臣听老君说过,‘礼法制度,是忠信观念淡薄以后的产物,是靠不住的’。山野之臣敢把忠信奉献给陛下,何必讲究世俗礼仪呢!”

唐朝为李氏天下,而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唐朝尊重道教,视老子为李氏宗祖。唐玄宗李隆基更是道教的积极推崇者和拥戴者。当他听到卢鸿一说太上老君的教诲时,对他更刮目相看了。唐玄宗立即发布特殊诏命:命卢鸿一进内殿,赐给他酒食。(www.chuimin.cn)

唐玄宗同卢鸿一同进入内殿后,两人边饮酒边交谈,谈得十分投机。

不久,唐玄宗又发布诏书道:“卢鸿一响应朝廷征召,来到了东都,向他询问了最完善的道德,他所讲的与敦厚淳朴的社会风俗是完全一致的。选拔任用节操清高的隐士,是为了改变天下的风气,为此,特封他为谏议大夫。”

诏书颁布后,卢鸿一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不久,唐玄宗又发布了一道诏书,批准卢鸿一长期在山林中隐居后,还赐给他隐士服装一套和草堂一座。并命令州县每年供给他粮米一百石、绢帛五十匹,以充当他的生活之资。

从此,卢鸿一成了朝廷供养起来的官身隐士。既有地位,又有清高的美名,而且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文人想得到的,他都得到了。这可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美事。当世及以后的隐士,不知怎样羡慕他呢!

卢鸿一住在遥远的嵩山山林里,可集中精力钻研书法,通过隐居来实现自己的志向,达到修道的目的。卢鸿一高卧林泉,已经多年。古人说,举用贤士,天下归心。他超然不群,不可动摇地保持着操守;他志向高远,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廉洁;他不接受功名利禄,必定会影响社会,影响民风,使淳朴的风俗得以再现。

“官隐”,是隐士的最高理想。卢鸿,文人守“道”与守“势”兼融的最佳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