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岐不但聪慧有悟性,而且性情恬静,恪守礼教,对寡母尤其孝敬,在汉阳郡内享有很高名望。姜岐则以有病为由,不肯应聘。后来,姜岐的寡母去世了,办理完丧事之后,他主动将田产家资全部给了哥哥,自己则同家人到深山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姜岐隐居山林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荆州刺史那里,刺史便聘请姜岐任荆州从事,可他却不肯赴任。然而姜岐仍不愿离开他那世外桃源。......
2023-11-27
明僧绍出身在世代官宦之家,祖父明玩曾担任本州的治中,父亲明略曾担任给事中。他的长兄明僧胤曾任冀州刺史,弟弟明庆符曾任青州刺史,侄儿明惠照曾任巴州刺史,可以说,他的家庭三代均为朝廷命官,其地位十分显赫。
宋元帝元嘉年间,因为明僧绍通晓经学和儒术,两次被推荐为秀才。永光年间,镇北将军聘请他任将军府功曹,但他却不恋官场,找借口推辞了。
宋明帝泰始六年,明帝刘或征召明僧绍为通直郎,他仍未赴任。
宋顺帝升明年间,萧道成任太傅,令使者带着旗帜和金银布帛等丰厚礼品,去征聘贤士、隐士。明僧绍、顾欢、臧荣绪三位隐士都被征聘为记室参军,但这三位隐士谁都没有去赴任。
后来,就在明僧绍的弟弟明庆符接任青州刺史时,明僧绍家里却面临着缺钱断粮的困境,他妻子无奈,就去找明庆符救助。明庆符将明僧绍一家接到了郁州,让他们住在弃榆山的栖云别墅里,好让兄长一心一意研究经学。明庆符在州里居住,几次请兄长到州城游玩赏心,他都没有入城。
萧道成即位后,建立了齐朝,史称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冬天,齐高帝萧道成颁布了诏书:“腾思贤若渴,遥念隐士。齐郡悲观。明僧绍志节清高,不同凡响,隐居山林,热心经典。有圣人之德,惠者之智,品格清奇,言行不俗,朕特加以褒奖。”于是,齐高帝征召他为正员郎,然而,明僧绍却不领高帝的情,仍以患病为由,拒绝赴任。
明僧绍的弟弟明庆符离任时,明僧绍全家都随弟弟全家住在江乘县的摄山。
摄山定林寺有位高僧名叫僧远,其品德高尚,远近闻名,明僧绍决定前去拜访他。谁知明僧绍拜访僧远和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高帝那里,齐高帝便打算起程赶到定林寺去与他们相见。听到这个消息后,僧远和尚笑着问明僧绍道:“天子如果到这里来,居士将要怎样同他相见呢?”(www.chuimin.cn)
“我是山野之人,应当从墙洞里逃跑,如果逃不掉,那只好像戴公一样,不矫揉造作,只要他不强迫我从政,我都愿意与他交往,对于皇帝,我也是这个态度。”明僧绍认真地说。
明僧绍说的戴公,是晋宋时期的隐士戴颐,他在吴郡隐居时,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大夫,只要邀请他去游山玩水,只要他身体健康,能跟随大家去,他都高兴地承诺,决不无故推托。
永明元年,齐武帝萧赜下令召见明僧绍,他声言有病,不肯进见。
后来,齐武帝萧赜又颁布诏书,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仍然没有赴任。不久,明僧绍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明元琳,也继承了隐士家风,隐居在山林,始终不肯出山为官。
出生于官宦世家,又有众人举荐,明僧绍却选择专心于经学,虽然由于家庭的原因不能避于荒野,但是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向皇帝低头出山为官,这是一代名士的风范。
环境往往会影响个人的意志和取向,但是如果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坚持自己高风亮节的气度,将是非常宝贵的。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姜岐不但聪慧有悟性,而且性情恬静,恪守礼教,对寡母尤其孝敬,在汉阳郡内享有很高名望。姜岐则以有病为由,不肯应聘。后来,姜岐的寡母去世了,办理完丧事之后,他主动将田产家资全部给了哥哥,自己则同家人到深山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姜岐隐居山林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荆州刺史那里,刺史便聘请姜岐任荆州从事,可他却不肯赴任。然而姜岐仍不愿离开他那世外桃源。......
2023-11-27
老莱子,楚国人,家境贫贱,心志不遂。老莱子在草棚子不远的地方开垦了一块山地,种上了庄稼、蔬菜和果树。老莱子在蒙山隐居的消息后来传到了楚王那里。老莱子大步走到院门前,向楚惠王施礼,请楚惠王入院就座。老莱子心平气和地说道。楚惠王对老莱子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他没有立即表示出山辅政,但也没有拒绝。临上马车时前,楚惠王对老莱子说。老莱子所代表的人生哲学在于隐世,能够对于世事无所求,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
2023-11-27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韦贯之,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一生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韦温和韦澳。后来,韦澳一举夺魁,中了进士,当上了官员。他为官清廉正直,清介自守,不肯逢迎巴结、谄媚扛贵,十年里忠心耿耿,为民效力,未曾调任过。韦澳为了保持自己的傲骨,就是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去违心地奉承、巴结权贵,为那么个可怜的官名去牺牲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尊严。......
2023-11-27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而包拯身为文官,虽然整日与砚台打交道,但从未想过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方端砚。据说有一制作端砚的工匠,对包拯非常仰慕,很想送给他一个端砚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包兴自知藏砚之事不妥,便交代了。后来,包拯掷砚的河面浮出一个掷砚洲,抛黄布的河面也形成黄布沙洲,现在掷砚洲上有包公庙,端州人民世世代代纪念这位“包青天”。......
2023-11-27
于谦认为名节是最可宝贵的,金钱使人败坏,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于谦被任命为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他们的账。然而,历史在某个时段内有时会让人失望,于谦竟然无辜被杀被抄家,让人心痛。......
2023-11-27
后来,蔡伦兼任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宫制造宝剑和其他用品。此后半个月,蔡伦天天到造纸作坊去,观察工匠们的造纸过程,有时还帮忙挑水或者用榔头捶打青麻,很受工匠们的欢迎和尊重。蔡伦时刻都在思考改进造纸的方法,但苦于无从入手。蔡伦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到世界各地,经过各地技术人员和工匠一两千年的不断改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书写纸、包装纸、建筑板纸等,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11-27
经堂兄推荐给宇文泰后,苏绰最初被任为行台郎中一职。宇文泰听后非常高兴,和苏绰并马而行,又问了许多历史兴亡盛衰的故事,苏绰对答如流。回府后,宇文泰和苏绰继续长谈,不断向苏绰提出各种问题。苏绰不仅严于律己,还十分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形成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家风。苏绰的逝世,使宇文泰和大臣们十分痛惜。宇文泰亲自为苏绰撰写祭文,表彰他的美德。“心如清水,形如白玉”,是苏绰修身处世的准则。......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