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郭翻隐居临川不适宜做官

郭翻隐居临川不适宜做官

【摘要】:那时郭翻家住临川,过着隐居的生活。人们见此情景,纷纷替郭翻鸣不平。经过审问,县令判土地的主人将半数的麦子送归郭翻。对此,郭翻毫不掩饰地说道:“人各有志。按我的性格、特长,我不适宜做官,因此,您就不必勉强我了。我不是您需要的那种人才!”郭翻不便推却,只好同意。郭翻始终都坚持不肯做官,他们谈了很久,终因话不投机而仓促结束。

郭翻,字长翔,东晋时期武昌县人。他出生在时代宦官的贵族家庭,从小就聪明好学,读书过目成诵,他特别爱读《论语》、《孝经》和《左氏春秋》。他为人正直,敦厚善良,谦恭礼让,勤劳节俭,深受家乡人爱戴。

由于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培养和教育,他非常注意修养自己的品德,长大之后,郭翻就格外受人尊崇。州郡聘请他做官,他婉言谢绝;推荐他为贤良文学,到朝廷去应试,他也推辞掉了。

那时郭翻家住临川,过着隐居的生活。对社会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场面,从不涉猎,也不与社会上的贪官污吏、奸商大贾交往,把交结贤士名流,钓鱼、打猎当作乐事。

郭翻没有产业,没有俸禄,生活十分贫困。为了解决生活所需,他开垦了一片无人耕种的弃田,辛勤耕作,不辞辛苦。时间如梭,转瞬即逝,到了秋天麦子就要成熟了,金黄黄的麦穗在阳光下灼灼发光。他常常站立地头,望着田野里滚滚麦浪,一派丰收景象,阵阵喜悦油然而生。

可就在这时候,弃田逃亡的土地主人回到了家乡。他找到郭翻,强烈要求他归还土地,还对他私自侵占别人土地的恶行进行了驳斥。郭翻看着金黄色的麦浪,想着流下的汗水,再看看逃亡归来的穷苦弟兄,他咬咬牙,把辛勤开垦的这块弃田连同即将成熟的麦子一块交给了土地的主人。土地的主人虽然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但想想这是自家的土地收获的庄稼,居然理直气壮地收割了这批麦子。

人们见此情景,纷纷替郭翻鸣不平。郭翻却笑呵呵地说:“这本来就是人家的田地嘛!应该的!”

临川县令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就将土地的主人传到县衙,责问缘故。经过审问,县令判土地的主人将半数的麦子送归郭翻。土地的主人也认为县令判的公正,便将麦子的一半主动送给郭翻,并向郭翻赔礼道歉,请求原谅。

有一天,郭翻出外打猎归来,半路上见一位病人艰难地步行着去求医,心中顿生怜悯,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坐的车子让给了那位病人,让他坐车去治病。而郭翻自己则步行回到了家中。郭翻每次钓鱼、打猎有了收获,他都想方设法送一部分给亲朋好友和邻居,让他们共同分享一份快乐和口福。(www.chuimin.cn)

当时,庾亮是征西大将军,久闻郭翻的才智和雅量,特向朝廷推荐郭翻,朝廷立即征召他任国事博士,并派使者带着专车接他进京赴任,然而他谢绝了。他说:“我才学浅薄,无德无能,实在是难以胜任,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庾翼是晋成帝的舅父,朝廷重臣。那时庾翼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的军事。对这样的高官重臣,一般的人想巴结还怕巴结不上,可郭翻对庾翼却不屑一顾,他认为此人不值得交往。咸康末年,郭翻乘船回故乡武昌祭扫祖先坟墓。安西将军庾翼趁机来到郭翻船上拜访他。庾翼拜访郭翻的唯一目的,是想聘用郭翻辅佐自己,治理好荆州。对此,郭翻毫不掩饰地说道:“人各有志。按我的性格、特长,我不适宜做官,因此,您就不必勉强我了。我不是您需要的那种人才!”

庾翼满面堆笑说:“先生的船太小了,不便于长谈。我已聊备薄酒,小菜数碟,还望先生能够赏脸!”郭翻不便推却,只好同意。

在庾翼宽敞、华丽的官船上,奴仆和兵丁侍候着庾翼和郭翻饮酒交谈,庾翼想尽办法说服郭翻出来做官,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打动不了郭翻的心,更谈不上金钱美女了。郭翻始终都坚持不肯做官,他们谈了很久,终因话不投机而仓促结束。

郭翻在权贵面前从不巴结、不逢迎,不肯受人恩惠,其恬淡的人品备受世人称颂。

现代社会,要创造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丰富的社会,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这首先要求我们与平庸作斗争,与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作斗争,与狭隘和不宽容作斗争,并努力创造一个自由表达和自由交流的氛围,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和深刻,变得鲜活而真实。不是依赖于外在的束缚与强制,而是基于内在的自由与自律、真诚、道义、良知、敬畏、感恩、忏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