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庄子不争名利,中国修身故事大观

庄子不争名利,中国修身故事大观

【摘要】:半个时辰过后,才见庄子睡眼惺忪开门出来。使者非常恭敬地对庄子说:“我们是楚王派来的使臣。大王久闻先生大名,特派我们过来请您帮助治理楚国。”社会中的人总免不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不论是为官从政,还是经商从军,人人都想建立功业,这是正当的追求。

这一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依然悠闲自乐,长睡未醒。忽然,门外车马卷着沙土滚滚而来,喧闹非凡;随后听见有人轻轻扣门。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招进宫中许以高位,帮他完成自己图霸天下的事业,于是派使者带着厚重的货币去迎接他。

楚威王想,“我有众多的珠宝和金银,随便可以封他高官,他一定会到我这里来的。”于是他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黄金千两,驾着驷马高车,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远道而来隆重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才见庄子睡眼惺忪开门出来。使者非常恭敬地对庄子说:“我们是楚王派来的使臣。大王久闻先生大名,特派我们过来请您帮助治理楚国。”

庄子道:“请你告诉楚王.我只不过是一介贫民,才疏学浅,恐难为大王效劳。”

使者又说:“先生您真是谦虚啊!楚王特遣我们前来问安,并送上万两黄金,给先生享用,不成敬意,恳求先生笑纳!”说罢便献上礼品

不料庄子仰天大笑,说了一套洋洋洒洒的话:

“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谢谢楚王的盛情啊!然而你们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祭品的那头牛吗?过去的日子里,它可以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是因为它的模样比较端庄,皮毛比较光滑,就被选入宫中,享受良好的照料,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试想想,这头牛倘若想改换门庭,再回到往日虽然劳苦但无拘无束的生活境况中去,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同样道理,人们被选拔到朝廷做官,与这头牛的遭遇和选择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滥杀无辜。对于那些开国的功臣,则担心其功高震主,无不想方设法进行陷害,致于死命。你们说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和享受,偏偏费心机去做官,争名夺利,搞的自己狼狈不堪,提心吊胆,这难道不无聊吗?”

使者解释说:“楚王请先生去做官,跟做牺牲的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楚王实在是喜爱先生的高才呀!”(www.chuimin.cn)

庄子听了更愤怒,他厉声喝道,“你走开,赶快给我走开!不要用金钱和官位来沾污我,我庄周宁肯在污秽的小水沟里游泳以求得自由快活,也决不被握有国家的人绊住手脚,我要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志趣快乐。”

楚国使者撞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说:“真不知趣!”便回身走了。

楚国使者回到楚国,向威王说:“庄周不愿为官,也不喜欢财宝,他不肯来。”但使者没敢说他自己被斥责的情形,怕楚王责备他无能。

自此之后,庄周仍然过着洒脱的田园生活。登山临水,啸傲烟霞,寻访故迹,欣赏景色,抒发感情,盘膝枯坐,冥思苦想,书写文章,在自由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老庄提倡无为,所谓出世哲学儒家主张进取,倡导入世哲学,二者构成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一种处世哲学,即“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进则求取功名兼济天下,退则隐逸山林修身养性。

这里并不是说,人不应该去追求功名。社会中的人总免不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不论是为官从政,还是经商从军,人人都想建立功业,这是正当的追求。这里的无为,是“而治”的无为,在名利问题上,要拿得起,放得下,一边享受着名利,一边又不为名利所困扰,所羁绊,否则人岂不成了名利的奴隶。因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