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则更甚,简直可以说是苛刻。文潞公当时以太尉的职衔驻守洛阳,也想参加,但是司马光认为他过于显贵奢华不予接纳。司马光位居高官,再加上他的才智,要想富贵本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他视贪污受贿如毒蛇,唯恐避之而不及,而他刚好又生了一幅好心肠,把偶尔得赐的财物都拿去周济穷人,所以落得典地葬妻的凄凉境地,但他心里是踏实的,腰板是挺直的,经得起舆论和后人评说。......
2023-11-27
童年司马光和弟弟司马义在一起读书。司马光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寄托了父亲的全部期望,而弟弟虽然天兴驽钝,但是为人忠厚老实,即使常常被司马光嘲笑也不介意。
一天,教书先生对司马光的一篇文章大家赞扬,司马义冲着司马光竖起大拇指,很为他高兴,可司马光却红着脸低下了头。原来,这篇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他从古书上抄来的。司马义知道后,建议他对老师说明实情,但是,司马光却犹豫不决,他说:“我只抄袭了一部分,并没有全抄,先生是不会看出来的。再说,如果我告诉先生我的文章是抄的,先生却没有看出来,这不是有损先生的面子吗。我知道错了,以后不再抄就是了。”
然而,事与愿违,先生不是没有看出来,而是早就看出来了,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司马光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要训斥司马光,却被先生拦住了,原来先生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父亲把兄弟二人叫道了书房,吩咐他们做一件最简单的家务活——剥一包花生米的内皮,看谁剥的最多,唯一的条件是要自己动脑子,不要别人帮忙。于是,两人各拿了一包花生米回自己房间去了。
为了获得父亲的赞扬,司马光拼命的剥,他采用了很多办法:先用两只手狠劲的搓,但搓红了两个小手掌,内皮还是牢牢的包在花生米上;他又拼命的用手指甲抠,但指甲很快就抠出了血;最后,他心一急,干脆用牙齿使劲的啃起来。
这时,丫环梅香走了过来,看见司马光焦急的样子,不禁“噗哧”笑出声来。她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一会就把花生米的皮都剥完。”说着,便要教他怎么做。司马光想起了父亲的规定,有些犹豫,但一想到剥得多能得到父亲的赞扬,就决定让梅香帮忙了。
一会,司马光高高兴兴的来到父亲的书房,将一包圆润光洁的花生仁交给了父亲,奇怪的是父亲并没有夸奖他。这时,司马义也来了,掏出一小把坑坑洼洼、带着牙齿印的花生仁。(www.chuimin.cn)
父亲让司马光告诉弟弟是怎么剥的,司马光得意的说:“用开水将花生米泡一下再剥,剥起来就方便多了。”父亲问他这个办法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司马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但脸色却非常难看。父亲非常失望的看着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让他们走了。
司马光回到房间,心中充满了矛盾:向父亲说实话吧,担心他会很失望,不说吧,又是在欺骗人。最终,诚实战胜了虚荣,他径直走到父亲的书房,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父亲,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看着他,眼神中透出一丝喜悦,但却严厉的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不能设想,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正直无私,廉洁奉献的人吗?你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说谎的坏毛病,就好像幼小的树上生了蛀虫,必须马上清除,否则,就不可能长成有用的栋梁之材!”司马光这才知道,原来父亲是在考验自己呢。
后来,司马光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此再也不说谎了。长大后,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字,叫“君实”,以此勉力自己永远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还把这种美德传给了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诚实守信的品德要从小培养,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不能设想,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每个家长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
有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占上风,不吃亏,所以就给孩子灌输各种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思想,这是很错误的做法。长此以往,很可能使孩子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到那时后悔也晚了,所以,规劝家长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司马光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则更甚,简直可以说是苛刻。文潞公当时以太尉的职衔驻守洛阳,也想参加,但是司马光认为他过于显贵奢华不予接纳。司马光位居高官,再加上他的才智,要想富贵本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他视贪污受贿如毒蛇,唯恐避之而不及,而他刚好又生了一幅好心肠,把偶尔得赐的财物都拿去周济穷人,所以落得典地葬妻的凄凉境地,但他心里是踏实的,腰板是挺直的,经得起舆论和后人评说。......
2023-11-27
西京洛阳的东市场上,一个白发苍苍六十开外的老兵,懒洋洋地牵着一匹棕黄毛色的马。他从东穿到西,来回地走着。“卖马!卖马!”老兵嘶哑地喊道,那匹马也很驯顺地跟在老兵背后,踏着沉重的步子。“这匹马不错,就是老了些。”一个老头迎着老兵说。“不老。它的牙齿还蛮全的今嘛!”老兵见有主顾,就拉开马的上下颌说。“那要多少缗钱?”......
2023-11-27
又再三嘱咐高允“千万别忘记,切切不可讲自己要说的话。”高允不愿说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太武帝听了高允侃侃而谈,颇有感慨地对太子说:“这是个正直的人啊,临死前还那么老实,不愿说谎欺骗。”于是就宣布赦免高允的死罪,并让他起草一份诏书,内容是从崔浩起,凡参与修史的共128个官员和崔浩的家族全都杀头。北魏太傅高允,基于自己诚信为人之道和对皇上的忠诚之心,置生死于度外,坚持说真话而不说假话,实属难能可贵。......
2023-11-27
在司马光的一生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司马光为使子孙不忘节俭,在晚年时专门为儿子司马康写了一篇家训,教育儿子养成节俭的美德。司马光赞成古人“以俭为美德”的行为,给儿子列举了历史上许多“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故事。司马光教育儿子要向张知白、季文子等人学习,以石崇、何曾之流为借鉴。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2023-11-27
开始,杨坚一再拒绝。公元581年2月14日,杨坚传旨朝廷百官,举行登基典礼。正午时刻,杨坚率领几个侍臣,穿着常服自相府人宫,即皇位于临光殿,宣布各部尚书和各地军政主管任命之后,仪式即告结束。杨坚虽贵为皇帝,但很节俭,他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务求节俭,其衣服车舆破旧,随时修补,不换新的。杨坚在位24年,一贯反奢倡廉。同时,杨坚自己身体力行,为满朝文武大臣作出表率。就是在生命垂危时,杨坚也还念念不忘节约。......
2023-11-27
孙叔敖是楚庄王的国相,执掌朝政许多年,为国家的强盛、楚庄王成就霸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廉洁奉公,从来不为自己谋私利,家无余财。孙叔敖生前做官非常清廉,从不聚敛分外之财,甚至连楚庄王多次赏赐的封地,他都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楚庄王这才知道了孙叔敖家里的情况,立即派人把他儿子找来,赏赐给他很大的封地,孙叔敖的儿子却坚守父亲的遗嘱,推辞不要。幸亏楚庄王遇到了孙叔敖这样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2023-11-27
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这也是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
2023-11-27
李白、高适边走边谈,不觉已到了黄鹤楼前。李白高适来到黄鹤楼上,凭栏远眺,只见江湖烟波浩渺,隔江相望,对岸的汉阳城绿树掩映,鹦鹉洲百草丰茂,如同一幅壮美的图画,扑入眼帘。李白接过笔,又要纸。李白将笔在墨汁里蘸饱了墨,挥笔便写。可是今天,李白却是落不下笔了,真是一反常态。......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