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西行求学转眼间五年的中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一个石匠之子能达到这样的高中文化水准,已经是可喜可贺的。李金发已在1917年就到香港学英文,决定到欧洲留学,1919年春夏之交又转到上海学英文。1919年冬天林凤鸣、林文铮、李金发这三个客家子弟,稍稍学了一点法文,就决定从上海去西行求学了。③郑朝肖峰《魂兮归来——怀林风眠老师》,《林风眠研究文集》p.401,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2024-03-2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间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流传千古的诗句,是南宋大才子、大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的。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徽州婺源人。
朱熹是一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理学家。后人将朱熹称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三座丰碑之一。孔子号称第一座丰碑。他集唐虞三代以来学术之大成;郝玄(东汉著名学者)号称第二座丰碑,集汉学之大成;朱熹集宋学之大成,号称第三座丰碑。
朱熹从小聪明过人,刚刚学会说话,父亲朱松就指着天空告诉他说:“那是天。”可是,小朱熹并没有满足什么是天,还想知道天以外是什么?他接着问父亲;“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呢?”这一下子把他父亲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八岁时,朱熹开始从师读书了。他那聪明好学,勤思多问的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了。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完一遍后,在书上写道:“不能这样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一天,他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别的孩子胡打乱闹,唯独朱熹在沙上地上,用手指在沙土上仔细的画着什么,一会儿大人来了,发现他画的是连大人都难以明白的周易八卦图。
十四岁时,父亲病逝了,从此家境变得艰难起来,少年的朱熹不得不投靠父亲的朋友刘子羽门下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以教师为职业,但教师的收入极其微薄,家里仍然是一贫如洗。尽管常常揭不开锅,但他却以苦为乐。学生看到老师生活如此窘追,就把煮熟的米饭,熬好的菜汤端给他吃。
朱熹以教书为职业,但仍刻苦学习。他父亲的朋友们大多是有学问的人,家里藏书很多,朱熹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读书机会,凡是书房里有的书,他见一卷读一卷。他颖异超人,才华横溢,被乡里人称为“神童”。
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朱熹考取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可他仍感到自己学问不足,决心拜一位最有学问的人为师。(www.chuimin.cn)
当时,福建延平有一位远近驰名的学者李侗,几年前,朱熹去同安县任主簿的途中,曾去拜见过他。李侗知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朱熹非常渴望得到这位老师的指导。现在他想拜李侗为师,他深知李侗不会轻易地接受一个学生。为了求师深造,几天来,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最后,他想:只要心诚好学,李侗会收我为学生的。
于是,朱熹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决心步行去见李侗。当时李侗在延平,朱熹在崇安,两地相隔几百里,山水阻隔。路途艰险,可是一心一意拜师求学的朱熹也顾不得这些了。他决心已下,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徒步前往。他觉得这样做,正是表达自己的诚心诚意。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熹疲惫不堪的到了延平。
当天夜里,朱熹来到了李侗的家。为了不打扰李先生,朱熹就在李侗家的大门外打起盹来。清晨,李侗出门散步,见在路边打盹的是曾来拜访过自己的朱熹。急忙问道;“朱进士,你从哪里来,怎么睡在这里?”朱熹听见李先生问他,急忙整理一下服,恭恭敬敬地给李侗行个礼,说:“先生早晨好,我从祟安来。”“你是进士了,为什么不坐轿乘驮?”李侗有些吃惊地问。朱熹诚恳地说:“我是特地来拜您着为师的,怎能骑马坐轿呢?请收下我这愚鲁的学生吧!”朱熹的话。语真情切,诚意感人。“先别说什么拜师,快到家里去。”李侗把朱熹引进家门,让他洗漱就餐。
朱熹换了衣服,吃了饭,精神倍增,就滔滔不绝地同李先生谈论起禅学来。李侗见朱熹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就严厉地批评说:“你谈的都是些空话,现实问题却懂得很少,这样求学不行啊!”说罢连连摇头不语。
朱熹一听这话,“扑通”一下,跪在李先生面前,说:“李老师,您说得对,从现在起,我就改掉夸夸其谈的毛病。收下我吧,收下我吧!”李伺见朱熹说得很诚恳,又愿改掉缺点,就收下了他。
从此,朱熹就在李侗门下为生,起早贪黑地用功读书。实在太累了,就趴在书桌上打个盹,算是睡觉了。李侗见朱熹勤奋好学,有时还有新见解。越来越喜欢他。还特意给朱熹起了个字,叫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涵的人。
朱熹在李侗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终于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把朱熹比作孔子,认为朱熹和孔子一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集大成者。辛弃疾对朱熹的学问与人格,更是钦佩不已,写下了“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二三人”的赞词。朱熹著述丰富,有《四书集注》、《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及《朱文公文集》等传世。
所谓集大成者,也并非一出生便满腹经纶,朱熹少年时足够聪明,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自大,为了实现自己拜访名师的梦想,朱熹采取了常人难以做到的方法,最终使得老师收下了他,而得偿所愿的朱熹从此更加刻苦虚心,终于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而他的文学上的造诣和对后人的影响,更是足可比肩孔圣人。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7.西行求学转眼间五年的中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一个石匠之子能达到这样的高中文化水准,已经是可喜可贺的。李金发已在1917年就到香港学英文,决定到欧洲留学,1919年春夏之交又转到上海学英文。1919年冬天林凤鸣、林文铮、李金发这三个客家子弟,稍稍学了一点法文,就决定从上海去西行求学了。③郑朝肖峰《魂兮归来——怀林风眠老师》,《林风眠研究文集》p.401,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2024-03-29
拜名师,做好演员,为评剧花脸艺术付出自己毕生的努力,是我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标。为了向更高的艺术顶峰攀登,我于2007年拜了造诣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尚长荣先生为师。我拜尚长荣先生为师,是找对了门,拜对了师。尚长荣先生不只是艺品完美,而且学品与德品也享誉艺术界。他主演的《曹操与杨修》,演出了500多场。一个艺术家取得如此有口皆碑的成就,是十分难得的。......
2023-09-01
拜山姑为师识金银二花据传,贞观十年年,唐太宗有一次患咽喉痛,太医们束手无策。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是强有力的抗生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和解热作用。金银花还能降低血脂,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孙思邈听罢,恍然大悟,当下“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拜两位山姑为师,跟他们学习采药、制药,了解各种药性。又名忍冬、金银藤、银花、双花、二花。或用金银花12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汤服。......
2023-12-06
青少年时期,与戴长征学习相伴的还有做农活。戴长征当时一门心思读书、上学,尤其喜爱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和法律书籍,这也为其后来从事的事业提供了很大支持。然而,工作顺风顺水、在学校颇受重用的戴长征感觉到不满足。这些思维和见解都对戴长征后来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戴长征院长与学院老师参加党建活动......
2023-08-20
成为李锦记创业的典范。1972年,李锦记开始把事业交给第三代,任命年轻有为的李文达先生为公司主席,担负起在新的时期拓展李锦记事业的重任。李锦记的业务,为何历年稳步增长,不论在港澳或海外均屡创佳绩,李文达先生以谦虚而朴实的口吻,向我们谈了他的五点见解和体会。......
2024-05-28
我们誉之为奇观奇迹,是因为浙东唐诗之路所经之地在唐朝全国而言,它的面积极小,位置偏僻,远在东海之滨的东南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且有危险,外地的游人通常不愿意至此旅游。可是偏偏这样偏远而且危险的浙东山水之乡,竟然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宦以及方外人士的向往胜地,其中必有不可等闲视之的原因。以笔者孤陋寡闻学识浅薄的见解,推测这条名声在外的诗歌之路、文学之路与求仙拜佛之路形成并兴盛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2023-07-18
①立志创业有备无患李嘉诚的成功,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谋定而动,有备无患的经营哲学。10月23日,李嘉诚向香港证券监理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稳定股市的方案。李嘉诚从救股市全局出发,接受了这种条件,并实施自己的救股市计划。可以说,李嘉诚为救股市,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嘉诚的经营思想,本着对股东有利作为出发点,从整体利益着想,从而赢得了股东、同仁、合作者、客户,甚至是跨国公司的由衷信赖。......
2023-08-03
李周假冒番兵,混入番营,用金钱买通左右,见了阏氏,把珠宝献上,说是汉王奉赠的,并取出美人图,请阏氏转达冒顿。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的仕女挨到傍晚,陈平已下令全体将士做好突围准备,将那十多个木偶美人推上城头去,用扯线摆弄“美人”动作。过去有的研究者认为西汉陈平用木偶解围纯属“无稽之谈”,可是近年来山东莱西提线木偶的出土,有的研究者觉得已为这个历史传说“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实物依据”。......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