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公元89年,汉和帝即位,他提升一个小宦官蔡伦担任中常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后来,蔡伦兼任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宫制造宝剑和其他用品。
蔡伦忠于职守,一上任就到各个作坊去视察。这一天,蔡伦来到制造麻纸的作坊里,看到许多大缸里泡着青麻的茎皮。蔡伦很是好奇,就问这些是干什么用的,一个工匠告诉他,“青麻加上石灰,在水缸里泡上十天半个月就泡烂了,然后捶打成浆,就可以造麻纸了”。蔡伦觉得这太神奇了,连忙惊叹说:“好,好啊!”可是工匠接着说:“用这种方法造出的麻纸虽然比丝棉纸或绸缎花费的成本低,但麻纸太粗糙,吸墨性不强,写起字也很不方便。”
蔡伦听了这一番话,心中若有所思。青麻纸现在还不尽人意,但比从前用竹简写字方便得多,也比在绢帛上写字便宜得多。如果能把青麻纸改进一下,让它变得平滑光洁,又能吸墨,那就可以广泛使用了。
此后半个月,蔡伦天天到造纸作坊去,观察工匠们的造纸过程,有时还帮忙挑水或者用榔头捶打青麻,很受工匠们的欢迎和尊重。
蔡伦时刻都在思考改进造纸的方法,但苦于无从入手。为此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安。一天中午,他趴在桌上小憩,恍惚之中,他来到作坊旁的晒纸场。明亮的阳光下,灰蒙蒙的青麻纸一会儿变成黄色,一会儿又变成白色了。他伸手去抚摸纸面,感到十分平滑。忽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雷声,紧接着哗哗地下起大雨来。“快收纸!”他大声喊着,随后就一下子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他再也睡不着了,心想:能否改变造纸原料的配方呢?
他从家里找出一小捆破布头,立即赶到作坊。他找来最有经验的工匠王腊,叫他把破布头洗净,加入泡料的缸里。七八天以后,纸晒出来了。这一次造出的纸平滑得多,和梦里见到的那种灰白的纸差不多。蔡伦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希望。(www.chuimin.cn)
随后,他和工匠王腊又经过多次试验,分别用柯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做原料,再加入不同的填料和染料,制成了不同规格、不同质量、不同用途的纸。他造出的纸价廉物美,适合书写,很快得到了推广,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
蔡伦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到世界各地,经过各地技术人员和工匠一两千年的不断改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书写纸、包装纸、建筑板纸等,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发明之初的确有其神奇之处,尽管并不一定真的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是蔡伦偶然从梦中得到良策,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小的宦官步入朝廷大员,蔡伦并没有被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惑,而是依然处处为国为民着想,从未忘记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这种生活态度是值得后人永远景仰的。
官位和待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地位,但是却不能够影响人的志向和抱负,蔡伦正是这样一位没有被高官厚禄所侵蚀的伟大先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记住纸的真正来源——它来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有关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的文章
顾恺之对于诗书画都很下工夫所以进步很快,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东晋文坛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但顾恺之却满口答应一个人捐助一百万。顾恺之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你们在新盖的寺庙里,准备好一洁白墙,我自有道理。”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建康为之轰动,顾恺之要亲自为画像点睛,而且还是维摩诘的“开光”!......
2023-11-27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而包拯身为文官,虽然整日与砚台打交道,但从未想过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方端砚。据说有一制作端砚的工匠,对包拯非常仰慕,很想送给他一个端砚以示敬意,但包拯就是不收。包兴自知藏砚之事不妥,便交代了。后来,包拯掷砚的河面浮出一个掷砚洲,抛黄布的河面也形成黄布沙洲,现在掷砚洲上有包公庙,端州人民世世代代纪念这位“包青天”。......
2023-11-27
于谦认为名节是最可宝贵的,金钱使人败坏,因此“大节还须咬菜根”,要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于谦被任命为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时,年仅岁。这一职务是正三品,在当时很显贵,但于谦丝毫不改其朴素俭约的本色。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对王振一伙嗤之以鼻,从不买他们的账。然而,历史在某个时段内有时会让人失望,于谦竟然无辜被杀被抄家,让人心痛。......
2023-11-27
经堂兄推荐给宇文泰后,苏绰最初被任为行台郎中一职。宇文泰听后非常高兴,和苏绰并马而行,又问了许多历史兴亡盛衰的故事,苏绰对答如流。回府后,宇文泰和苏绰继续长谈,不断向苏绰提出各种问题。苏绰不仅严于律己,还十分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形成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家风。苏绰的逝世,使宇文泰和大臣们十分痛惜。宇文泰亲自为苏绰撰写祭文,表彰他的美德。“心如清水,形如白玉”,是苏绰修身处世的准则。......
2023-11-27
所以他以佣书、作幕僚为生,从2岁起开始撰写他耗费毕生精力的《国榷》。反倒是因为要编修《国榷》时时要买书或是找寻别的材料,还要耗费钱财。谈迁为这大哭了一场,一夜之间,衰老了很多。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振奋起来,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详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2023-11-27
艾子诚是河北宁河艾邻村人,他降生的时候,父亲艾文仲因误伤人已经逃到东北。艾子诚长大一点后,问父亲是谁?艾子诚满20岁的时候,母亲病死。说毕,告别乡亲毅然决然到东北去寻找父亲。艾子诚过了山海关,见人就问,特别是遇到河北老乡,更是细问。一老人见了,给他吃点干粮,问他为何到此,艾子诚都一一说了。经子诚说明出生年月日,父子才抱头痛哭相认。子诚又替老父还清旧债,然后父子一同回到河北老家。......
2023-11-27
颜回的同学中有不少是慕孔子之名而来的富家子弟,他们每日听完老师的教导后,就会无所事事,修习些其他的技艺。可是他们发现每次颜回都会缺席,这让他们有些不满。颜回笑笑,简单地回答:“其中自有乐趣,只是我知道,诸君不晓得而已。”孔子听后,点头称赞说:“颜回是一位真正有贤德的人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忧愁,而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认为的快乐,颜回是个多么贤德的人呀!”......
2023-11-27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者。此书的写成同王充从小刻苦勤奋,广读博览,勤于思索是分不开的。王充从6岁开始学习,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通读了《尚书》、《论语》,后来又被送到洛阳的太学。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的关怀和温暖,但年纪幼小的王充依旧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来慰藉自己的父母,这一直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粮,他拼命的博览群书,为日后的有所作为吸足了知识的养分。......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