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董毓华:中国共产党抗日名人

董毓华:中国共产党抗日名人

【摘要】:1926年3月,董毓华经董必武及启黄中学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陈卫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事泄,陈博被捕牺牲,董毓华被迫离开武汉。1935年11月18日,董毓华当选为“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受中共北方局及北平市委领导,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组织领导工作。不久,中共北方局领导,根据董毓华建议,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21日,董毓华因长期奔波劳累,积劳成疾,逝于河北涞水县联军医院。

董毓华 (1907~1939),字廷华,号实存,一号春浮,曾化名王仲华、王春裕。蕲春县狮子镇董冲四房垸人。7岁启蒙,聪颖好学,资质忠直。父子怡,1920年任横槎桥族立董佐小学学监。董毓华即随父至董佐小学就学。1921年董子怡返回董家冲,创办私立养正学校,自任校长。董毓华又随父于养正学校学习。不久,入蕲春县立第二高小,以优异成绩毕业后,遵父意于养正学校教英文、图画、音乐。同时,其父为毓华补习文史。

1926年3月,董毓华经董必武及启黄中学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陈卫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返回乡里,执教养正学校,并举办平民夜校。1929年,董毓华考入湖北省师范学校,毕业后,于汉阳第十五小学任教。暗中组织革命力量,欲与陈博等组织“扬子江暴动”。1930年5月事泄,陈博被捕牺牲,董毓华被迫离开武汉。

1933年7月,董毓华辞去教职,前赴北京。不久,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与中共党组织接上联系。1935年11月18日,董毓华当选为“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受中共北方局及北平市委领导,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组织领导工作。同年12月初,“冀察政务委员”成立消息传出,董毓华以北平学联主席身份,召集学联紧急会议,决定通电全国,组织全市学生请愿大游行,反对国民党当局出卖华北,反对“华北自治”。1936年1月3日,董毓华以“北平学联”主席身份,担任“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总指挥,在河北固安城外演讲大会上,他鼓励大家:“严寒压不倒我们,关城吓不倒我们,我们要振作起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他重复诗人雪莱名言,鼓励同学们冒着严寒宣传抗日救亡大义。“冀察政务委员会”派人捉董,董被迫返回北平。临行倡议:“要把南下宣传团的同学们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抗日救亡团体!”不久,中共北方局领导,根据董毓华建议,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董毓华任冀东抗日联军政委,不久任司令员。同年10月,与白乙化抗日先锋队合编为华北抗日联军。董毓华任司令员,白乙化任副司令员。(www.chuimin.cn)

1939年6月21日,董毓华因长期奔波劳累,积劳成疾,逝于河北涞水县联军医院。平西军区司令员萧克致悼词,并手书挽联:“一见倾城,推心置腹,共谋国家大计;三年仰止,颂功怀德,同悼民族先锋。”

1958年,冀东烈士陵园于唐山市西郊建成。董毓华遗骨从涞水盘坡村迁葬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