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程颢、程颐:黄冈教育名人传录

程颢、程颐:黄冈教育名人传录

【摘要】:程颢、程颐祖居中山博野,后迁洛阳,祖父程遹知黄陂县事,娶妻孝感张氏,生子名珦。据《黄安县志·二程山记·羽叔考功诗后》:“滠之东陵有山曰大程、小程,父老以明道、伊川两夫子名也。”程颢、程颐为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受业于周敦颐。其弟程颐讲学达三十年,门人甚多。

程颢 (1032~1085),字伯淳,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历任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40岁以后,退居洛阳讲学,54岁去世。世称明道先生。

程颐 (1033~1107),字正叔,太学出身,长居洛阳,从事学术与教育活动。53岁为宋哲宗讲授经学。60岁后,两度主管西京国子监。世称伊川先生。

程颢、程颐祖居中山博野,后迁洛阳,祖父程遹知黄陂(时属黄州)县事,娶妻孝感张氏,生子名珦。宋仁宗天圣年间,程珦为黄陂县尉,任满未回洛阳,遂居黄陂滠源乡程乡坊(今红安二程乡)。明嘉靖时建黄安县,此地划归黄安。据《黄安县志·二程山记·羽叔考功诗后》:“滠之东陵有山曰大程、小程,父老以明道、伊川两夫子名也。”(www.chuimin.cn)

程颢、程颐为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据《黄州府志·学校志》载,南宋孝宗乾道间,黄州郡守李沈于黄州府学宫内立二程先生祠。朱熹专此作《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记述二程生于鄂东。二程为理学奠基人。认为“道”是形而上者,“器”是形而下者,“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天地之用,皆我之用”。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竭力维护“三纲五常”。宣扬“气禀”说,认为人有“贤”、“愚”之分,“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二程之学,经谢良佐而下流于陆九渊,开陆王(王阳明)心学之先河;经杨时而下流于朱熹,启程朱理学之端倪。朱熹继承并发展二程之学,遂成“程朱学说”。

程颢讲学洛阳十余年,肯定教育于社会进步、于人之发展,均有促进作用,肯定精神生活、道德教育,于人皆尤为重要,重视气节操守与意志磨练,重视早期教育与教育方法创新。主张社会教育,倡导“教本于民”,“改革时弊”当以“教化为先”。并以崇尚教育,培育人才为己任,凡任职之处,“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程尚认为振兴教育,应从尊师开始,并建立学校教育体系,使之渐趋完善。其弟程颐讲学达三十年,门人甚多。其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南渡之后,影响益盛,南宋学术流派峰起林立,大抵出自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