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一词来自于Tour Guide英语,按牛津词典解释,作为名词含义为“指路的人”,即当一个动词的含义为“引导”。Tour Guide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查理斯·美特尔卡编著的《住宿、旅行和旅游词典》的解释是“领有执照并受雇带领旅游者在当地参观的人”。......
2023-11-26
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一)古代旅行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人类有意识地外出旅行是由于产品或商品交换引起的,即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业从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正是他们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创了人类旅行活动的先河,他们以经商为目的,周游于不同的部落之间。显然,在这个时期,导游服务还没有产生。
(二)商业性导游服务的产生
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是1841年由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托马斯·库克,1808年11月22日生于英格兰德比郡墨尔本镇,家境贫寒,10岁辍学从业,做过帮工、木工、诵经人等。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他极力主张禁酒。1841年7月初,在离他居住的莱斯特城不远的拉夫伯勒要举行一次禁酒会。为了壮大这次禁酒会的声势,托马斯·库克在莱斯特城张贴广告、招徕游客,组织了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伯勒参加禁酒会。他向每位游客收费1先令,为他们包租了一列火车,做好了行程的一切准备,使这次短途旅行十分成功。这次旅行成为公认的近代商业性旅游活动的开端。
(三)我国导游服务发展历程
我国导游服务始于1923年8月,发展至今前后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23—1949年)
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近代旅游业起步较晚。20世纪初期,一些外国旅行社,在上海等地设立旅游代办机构,总揽中国旅游业务,雇中国人充当导游。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其同仁的支持下,在该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1927年6月,旅游部从该银行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其分支社遍布华东、华北、华南等地的15个城市。与此同时,中国还出现了其他类似的旅游组织,如铁路游历经理处、公路旅游服务社、浙江名胜导团等。社会团体方面也相继成立了旅游组织,如1935年中外人士组成中国汽车旅行社,1936年筹组了国际旅游协会,1937年出现友声旅行团、精武体育会旅行部、萍踪旅行团、现代旅行社等。这些旅行社和旅游机构承担了近代中国人旅游活动的组织工作,同时也出现了第一批中国导游人员。
2.开拓阶段(1949—1978年)(www.chuimin.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旅游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家旅行社“华侨服务社”于1949年11月在厦门筹建,12月正式营业。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西交民巷4号诞生,其后又在各地设立分支社,主要负责接待外宾,为外国人来华旅游提供方便,但不承担自费的接待任务。从1960年开始,随着我国国际关系的改善,西方旅行者逐年增多,我国的旅游事业有所开拓和发展。1964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并将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加强对旅游事业的组织和领导。在此期间,我国的导游队伍逐渐形成,规模有二三百人,掌握外语十几种。这时期导游服务是作为外事接待而出现的,因此,从事导游服务的工作人员均称为翻译导游人员。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三过硬”(思想过硬、业务过硬、外语过硬)原则指导下,他们成为国际导游队伍的一支后起之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创立中国导游风格、总结导游工作经验、扩大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3.发展阶段(1978—198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批海外旅游者开始涌入我国,国内旅游也蓬勃发展。1978年,为适应旅游业的大好形势,“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各省、市、自治区都设立相应的旅游局。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成立,几个中央部委等也相继成立了旅行社。1984年后旅行社外联权的下放使全国各行业和地区性旅行社迅速发展。到1988年年底,全国形成了以中旅(中国旅行社总社)、国旅(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青旅(中国青年旅行社)为主干框架的近1600家旅行社体系,全国导游人员扩大到25 000多人,他们为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增长速度过快,一批水平不高的人也进入导游队伍,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
4.全面建设导游队伍阶段(1988年至今)
为了整顿导游队伍,使导游服务水平适应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1988年国家旅游局始在上海和浙江设立导游考试试点,1989年举行全国导游人员考试,自此,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导游资格考试。同年,《中国旅游报》等单位发起了“春花杯导游大奖赛”,此后又举办了多次全国导游大奖赛,对提高我国的导游服务水平、推进导游工作规范化的进程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迈入全面建设导游队伍的阶段。
为进一步规范导游服务、加强导游管理,1994年国家旅游局决定对全国持有导游证的专职及兼职导游员分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级别,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同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试行)》,1995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质量》。1999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导游队伍的建设进入了法律进程。
2001年,国家旅游局颁发《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决定启用新版导游证,实行导游计分制管理,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导游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导游电子信息网络化管理。
2002年,国家旅游局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活动,把全面清理整顿导游队伍作为三个重点环节之一来抓,明确提出严厉查处乱拿、私授回扣等行为,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坚决清理一批政治、道德、业务素质不合格的导游人员,建立和完善“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两套组织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导游计分制管理和IC卡管理等举措,这些都促进了导游工作的规范化。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该法对导游员准入条件做出重大修改,从源头保证各类导游员都有固定的收入渠道、规范了导游员与旅行社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导游执业行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相信通过认真贯彻落实该法,必将为推进我国导游的职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导游员素质和社会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有关导游实务的文章
“导游”一词来自于Tour Guide英语,按牛津词典解释,作为名词含义为“指路的人”,即当一个动词的含义为“引导”。Tour Guide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查理斯·美特尔卡编著的《住宿、旅行和旅游词典》的解释是“领有执照并受雇带领旅游者在当地参观的人”。......
2023-11-26
导游人员带团技能是指导游人员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和能力。出口处就只有她一个导游,可是客人还一个劲儿地东张西望,直到小梅打着旗子走过去问他们是哪个团的,他们才看了她一眼。小梅开始导游,可是,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导游大赛得奖的沿途景观介绍,客人一点掌声也没有,一个个都把眼睛往车窗外面看。......
2023-11-26
在资本主义国家,导游人员由于长期受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资本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使导游服务有形或无形地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2023-11-26
(一)从业条件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在中国从事导游职业的公民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进行导游活动。实践证明,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相分离的制度,可以为导游人员队伍的发展储备一大批具有导游人员资格但未从事具体导游业务的人才,这有利于鼓励导游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023-11-26
导游讲解是向游客有效地传播知识、联络感情的一种服务方式。一方面,导游员讲解的知识要能够为游客所理解;另一方面,要使游客在心理上认同,在情感上与导游员保持一致。若导游讲解违反事实,一旦游客得知事实真相,立即会产生受到嘲弄和欺骗的感觉,对导游员的信任感难以产生。此外,导游员在讲解结尾时,语音要响亮,让游客有心理准备。......
2023-11-26
旅游专家土井曾说:“任何行业都有代表性的业务,在旅游业当中,就是导游服务质量。”导游员也是在旅游业的导游服务质量中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说旅游是一部电影,那么导游就是主要的演员,而景点、酒店、游览车等其他项目则属于背景。于是一行5人再次去吃本地农家饭,主人家很意外也很感动,很感谢萍萍非亲非故却推荐游客来家里吃饭。这则案例对于以后作为一个导游的你有何启示?......
2023-11-26
导游员在接团前应根据接待计划、旅游团的线路安排及游客的组成等因素,做好接待的讲解计划。一般情况下,游客旅游逗留的时间是有限的,要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游历,需要依靠导游员周密、科学地安排旅游计划和导游讲解,这是计划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导游讲解除受到时间限制外,还受到地点的限制。导游员讲解的应该是游客想知道、有能力接受并感兴趣的内容。......
2023-11-26
残疾游客的自尊心和独立性特别强,虽然他们需要关照,但又不愿给别人增添麻烦。尤其是在安排活动时,要多考虑残疾游客的生理条件和特殊需要,譬如选择路线时尽量不走或少走台阶、提前告诉他们洗手间的位置、通知餐厅安排在一层餐厅就餐等。(二)具体、周到的导游服务对不同类型的残疾游客,导游服务应具有针对性。......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