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义及作用

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义及作用

【摘要】: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财政政策被称为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公共收入亦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系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因此,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政府通过对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款、借贷等公共收入,以及政府采购、转移性收支等公共支出,通过税制、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收入再分配,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政府的经济职能可以概括为: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及市场管制职能。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市场管制职能。指通过用法律明确界定和规范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及其衡量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可见两者的关系是:

与GNP相比,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2.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是指按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实际GDP是指按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即

(二)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www.chuimin.cn)

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被称为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

公共财政有公共收入阶段和公共支出阶段两个阶段的活动所构成。

公共收入阶段是政府将私人部门的一部分社会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公共收入亦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系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以公共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可分为税收、公债以及其他公共收入。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形式取得所需要的公共收入,如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现代经济社会中,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公共收入形式中,税收为最佳形式,也是公共收入的主要支柱。

公共支出阶段是政府以其所取得的社会资源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过程。公共支出的结构体现在公共支出的分类上,按照公共支出的主体分类可分为中央政府支出与地方政府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目的性分类可分为预防性支出与创造性支出;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可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等等。

对于媒体管理者,了解政府财政政策的经济动机,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可以基于现在的状况对未来财政政策的影响有更好的预期。例如,在美国,无线广播电视等媒体管理者早已游说国会不为广播牌照的所有权征收频谱费。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在银行体系,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上的影响。国家设立了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因此,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货币政策包含广义的货币政策和狭义的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的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数量的一切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属于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有利率、汇率等手段。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本币汇率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外汇汇率以单位数量的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来表示。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济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利率上升导致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利率下降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两个方面。它们作用于两个不同的资金运行系统或资源配置渠道,两者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是为实现本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因此两者时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然二者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机制不同,政策时滞性也不同,因而需要合理配置、协调配合。否则就起不到预期政策调节效果,甚至会产生相互抵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