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产权制度对于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产权制度对于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摘要】: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交易费用,这一费用之和便构成了制度成本。产权制度是约束竞争的行为规则,产权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秩序,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当产权制度确定之后,交易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交易。产权是一组权利束,政府将这些权利束界定给不同的团体,就会得到私有产权、共有产权与国有产权等不同类型的产权。对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认知加深,决定了世界层面的规制变革。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任何社会中,资源配置的实际决定因素是那个社会有组织的结构,即其制度。“制度是一个在特定群体内部得以确立并实施的行为规则;这套行为规则抑制着个人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13]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或激励而得以贯彻。由此将人类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交易费用,这一费用之和便构成了制度成本。另一方面,制度的实施也会带来潜在收益,它表现为因顺利合作而使生产成本下降。通过供给和经济需求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体系,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实现制度的均衡,当出现制度非均衡时,就意味着需要进行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这是一个制度由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诺思则认为,“制度由正式规则(法律、宪法、规则)、非正式规则(习惯、道德、行为准则)及其实施效果构成。实施可由第三方承担(法律执行、社会流放),也可由第二方承担(报复),或由第一方承担(行为自律)。”[14]

产权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制度设计。产权理论主要研究产权对经济运行及资源配置的影响。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有狭义和广义概念。狭义产权只与有形物品相联系;广义产权还与无形物品如专利版权和合同权利有关,乃至超越法律范围,与习俗、惯例和自我执行的协议有关。

A·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15]配杰威齐和菲吕博腾指出:“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16]

因此,产权的基本属性有:①排他性:主体以一定方式占有和使用一项财产并占有使用该财产时所产生效益的权利,同时,要承担该财产在应用中所发生的成本。排他性是所有者自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产权得以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所需要的前提条件。C·诺斯就此概括道:“产权的本质是—种排他性的权利。”[17]②行为性:产权的运动或运作是依靠其主体的行为驱动的,如果没有主体的行为,就不可能实现产权的利益。就产权权能而言,主体行为与主体利益是产权不可分割的内容。只有通过权能行为获得的利益,才是产权收益,也只有以财产为依据,以取得利益为目的的权能行使才是产权行为。H·豋姆赛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18]③可分割性:产权可分割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产权的可分割性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拓展人们对产权安排与产权构造的选择空间。使产权具有可处置性,产权不被束缚于一个既有的所有者,而可以让可能对该财产定价更高者更好地利用该财产。④可界定性:产权的行使有一个作用范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限度,而且要确定。这说明产权是有限的,即任何产权必须有限度;任何产权与其他产权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限。否则将导致主体权利的无限膨胀和泛滥,等于无产权。也使产权的交易成本趋于无穷大,使人们放弃建立产权的努力。(www.chuimin.cn)

产权制度是约束竞争的行为规则,产权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秩序,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市场交易是交易主体产权的交易,其前提是交易主体必须对所交易的物品拥有明确的产权,在此基础上,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产权。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它不仅独自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当产权制度确定之后,交易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交易。正如科斯所言:“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一旦建立了当事人的法律权利,只要有迹象表明谈判所花费的成本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谈判就能够改变法律程序。”[19]

这表明,在市场交易中,产权可以通过明确的或隐含的契约的形式加以表现,产权权利的界定依赖于交易双方的谈判力,而且对这种权利的保护要耗费相当高的保护成本。随着国家的出现,政府就会提供一种基础的制度安排,从而提供一个约束竞争者行为的竞争规则,在法律上清楚地界定资产的所有权,并提供保护,以收取资产所有者部分税收作为回报。产权是一组权利束,政府将这些权利束界定给不同的团体,就会得到私有产权、共有产权与国有产权等不同类型的产权。这些产权究竟适合于界定给个人、集体还是国家取决于政府行为、技术以及物品本身的属性。

对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认知加深,决定了世界层面的规制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变革和经济理论变革的巨大推动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际传媒业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广播电视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看出,美国和英国广播电视规制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变单独(各自独立)的行业规制为整体的市场规制,并由反垄断规制向竞争性规制转变,并在总体上在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下寻找媒介规制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