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中央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管制政策体现为“自上而下”为主的乡镇干部考核体系。GDP与税收等经济指标一般是乡镇干部的首要考核指标。同时,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导致了税收刚性,即税收只增不减。突破局限的一个方法就是上级政府适当放松对乡镇政府的管制与考核,更加突出乡镇干部考核体系中“自下而上”的考核。同时,由专人记录农民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日常考核意见,定期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025-09-29
(一)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它蕴含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支付价格的能力。所以,媒介商品的需求是指受众与广告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媒介商品的数量。它蕴含两个条件:受众与广告客户愿意购买;受众与广告客户有能力支付价格。
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媒介商品的消费需求会随之增加;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媒介商品的需求会随之减少。
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目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
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导致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上升。反之则会减少。
政府的消费政策
政府的许多政策都会鼓励或抑制消费,从而增加或减少人们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
此外,还有历史传统、民族风俗、地理气候、文化习惯、经济开放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需求。
对于媒介产品来说,影响需求的因素还有:
受众可支配的时间结构
媒介商品的消费是要以消费受众的时间为代价的,因而个人可支配的休闲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对媒介商品的需求量。
受教育程度
受众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了受众的文化水平与知识结构,从而最终决定了受众的消费能力和媒介商品消费结构。(https://www.chuimin.cn)
受众结构
受众结构的差异性同样也会影响到媒介商品的需求。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人们对媒介商品的需求也越大。从整体趋势上看,传媒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传媒产业的繁荣建立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政府的作用
媒介商品对社会文化与思想意识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政府往往会对其进行各种政策管制,这会对媒介商品的需求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需求的表示
需求定义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按既定的价格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既可以用需求曲线直观表达,也可以用需求函数表达。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横坐标Q代表需求量,纵坐标P代表商品价格,D为需求曲线,从图中可看到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曲线越陡,敏感性越高。
图4 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也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说明商品需求量和决定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需求函数。如用a、b、c,…,n代表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则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一般地,由于价格对需求的作用处于基础地位,所以需求函数往往假定其他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不变。只把价格作为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在这种函数形式下,需求涉及两个变量,把商品的价格作为自变量,把商品的需求量作为因变量,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这一需求表示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相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一般商品的所谓“需求法则”。也称需求原理。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现有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即实际收入水平提高。这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比较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当一种其他同类型的商品的价格降低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的商品,从而影响到对现在消费商品的购买。
可见,收入效应相当于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商品的消费,从而实现提高效用的水平。替代效应则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得更昂贵了,会减少对它的消费,而增加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来维持现有的效用水平。
相关文章
在实际工作中,中央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管制政策体现为“自上而下”为主的乡镇干部考核体系。GDP与税收等经济指标一般是乡镇干部的首要考核指标。同时,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导致了税收刚性,即税收只增不减。突破局限的一个方法就是上级政府适当放松对乡镇政府的管制与考核,更加突出乡镇干部考核体系中“自下而上”的考核。同时,由专人记录农民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日常考核意见,定期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025-09-29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担当政府”。坚持以信为政,建设“诚信政府”。坚持公开施政,建设“阳光政府”。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清廉从政,建设“廉洁政府”。......
2025-09-29
在全民手机使用的情况下,不同的媒介渠道在不同的心理诉求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图1-9不同诉求场景下的媒介使用行为此外,通过将最高频率除以其他频率,可以得到一个评估不同场景下媒介选择集中程度的数值。表1-4不同场景下媒介使用的集中程度续表......
2025-09-30
网络因为整合了所有的媒介形式而成为一种元技术的媒介——元媒介。元媒介所具有的特征包括:数字化、集成、互动。互动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网络媒介整合了所有媒介,将这些媒介置于一种语境之中,其间,人际传播扮演着“核心应用”的角色。......
2025-09-30
1985年3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险管理机关。按照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监管原则,国务院于1998年11月批准设立中国保监会,专司保险监管职能,集中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2025-09-29
关于媒介功能认知和特质的认知,并没有已有的理论框架,根据调查前期的资料和访谈,课题组设定现有的、符合大众理解层面的基本功能和特质组成问卷调查中的选项,来观察其分类、聚合与对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于是得到如下的媒介选择行为中关于媒介认知偏向的一套指标体系:表4-1“媒介认知”指标体系施罗德提出的第七个影响媒介选择的价值指标“情境适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
2025-09-30
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