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那一年,助人换肾手术打动我心,相信爱情了!

那一年,助人换肾手术打动我心,相信爱情了!

【摘要】:八年了,我一直想给郝建安打个电话,想问问他的健康情况,问问他妻子的康复情况。得到一个线索,唐都医院要为一对夫妇做换肾手术。经过一番努力,我取得了进入手术室拍摄的优待。男的叫郝建安,50岁;妻子叫张国珍,40多岁。那一刻,我觉得郝建安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愉快的工作经历,也是一次灵魂自我净化的过程,——相信爱情了!

八年了,我一直想给郝建安打个电话,想问问他的健康情况,问问他妻子的康复情况。但往往拨了几个号码后又放下,实在怕听到不想听到的消息。

2006年,我到电视台做记者还不到一年。

得到一个线索,唐都医院要为一对夫妇做换肾手术。经过一番努力,我取得了进入手术室拍摄的优待。为了拍好这条片子,我提前一天赶到医院,向医护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夫妇来自山西侯马。男的叫郝建安,50岁;妻子叫张国珍,40多岁。夫妻俩都是普通工人,然而妻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听说换肾是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唯一出路,丈夫毅然决定献出自己的一只肾。唐都医院的好几位医生都感叹:他们做的换肾手术也不少了,以前从来都是父母给子女患肾、兄弟姐妹之间换肾,或者妻子给丈夫换肾,还从来没有碰上过丈夫给妻子换肾的事情,这是头一回。

虽然夫妻俩的血型都是O型,可是肾源能不能匹配,还需要好几项指标,医生给马女士的丈夫做了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马女士的丈夫喜极而泣,肾源完全匹配,也就是说,丈夫完全可以给妻子捐肾。马女士的主治医生说,配型试验的成功率本身就很低,夫妻配型成功更为少见,主要指标基本符合的概率在万分之一,完全符合的是五万到十万分之一。

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那多少年才能修得共用一对肾?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肾是男人的根;换一个肾给妻子,对丈夫来说,特别需要勇气。

这是一位怎样伟岸的丈夫?我想提前见见这段伟大的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只是工作需要,还有好奇。

没有摄像机的打扰,我们谈得轻松愉快。

郝建安说,他们是1991年结婚的。婚后第二年,张国珍被检查出患有慢性肾炎,后来发展成尿毒症。基本靠透析维持生命,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根本不够每月3000多元的透析费,现在又在卖房子筹钱给妻子治病。

郝建安甚至说,他和马女士是再婚夫妻,和前妻还有一个儿子,因为这段感情,前妻和孩子至今不能原谅他。好多次都想找机会和孩子见面,但是孩子始终不肯认他,不过他从来没后悔过。他和张国珍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目前已经上初中了,现在只希望赶快治好病,好回去看女儿。

孙嘉敏在采访(www.chuimin.cn)

14年的夫妻,有13年奔走在看病就医的路上,又需要多少勇气和毅力?

记者走基层

第二天8点手术。清晨7点钟我就赶到了唐都医院。术前的一个小时里,因为各自要做术前准备,所以夫妻俩没有时间见面,这时候,我不仅是记者,还是夫妻俩的传话筒,郝建安让记者带话给妻子,让她不要紧张,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这一关肯定能过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有他在呢。

那一刻,我觉得郝建安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

我是一个记者,很早就学会了“旁观”,在周围所有人都为这个故事感动的时候,我也努力地试图控制自己,但仍然感到眼角的湿润。

手术非常成功,为此我忙活了一个星期,7天相对于14年,只是短短一瞬,但我试图抓住每一个细节,寻找14年能坚持下来的蛛丝马迹,寻找故事背后那支撑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道德情感力量。然后,把我的感动通过荧屏传递给每一个关心这对夫妇的人。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愉快的工作经历,也是一次灵魂自我净化的过程,——相信爱情了!多年的记者生涯,看多了人性阴暗的一面,相对而言,这个故事,更像一个童话故事,是一个美好的梦,我想挽留住这个梦,不想被真实的、惨淡的人生打扰。

郝建安,你还好么?妻子——还好么?

我想知道,又怕知道。

都市热线记者 孙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