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记者远离惰性,迎接都市热线

记者远离惰性,迎接都市热线

【摘要】:同时,要能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事有心理准备,并想好应对方案。都说新闻要好看、有用、宣泄,三者怎样结合,同时保证有主题贯穿始终是我要找的“逻辑”。于是,就在这个冬天,我连做“雾霾”相关报道15次,平均每周两次,每次都是一样的主题。对雾霾的探讨能走多远,就看记者能想多远,思维决定一切。比如AQI低于某值,则限期治理为3年,某值到某值之间是5年等。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记者,我必须远离思维的惰性。

大学读的财务管理专业,找工作那会儿想过自己也许会成为银行职员,也许会成为证券分析员,也许会成为会计,可就是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后来竟成了一名记者,成了《都市热线》的一员。

当然,刚来的时候对于“民生新闻”完全没有概念,以至于自己独立拍片的第一天,就兴冲冲地报了一个选题: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拉动投资。然后,就在那个炎热的下午,我提着摄像机,拍了人生中的第一条单片:谭先生家的锁让人给撬了。

可在当时,就是这样的一条新闻也让我忙乱得够呛,采访了老半天,稿子改了好几遍,剪辑剪不到一块儿,最后还是在众人的帮助下才交片,回家已经累得半死。

一开始的时候,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镜头拍得好不好看,当渐渐熟悉了摄像机的使用后,开始关注如何得到精彩的同期,再到后来体会到写稿子要能巧设悬念。是的,当时的理解就只到这里了,直到遇见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爆料人打来电话说,她在大医院看病的时候遇见了骗子,也就是医托。医托把她骗到了东郊的一个诊所里,里面的大夫给她开了上千块钱的中药。现在她后悔了,想把药退掉,请我们来帮忙。因为之前拍过一个一模一样的案例,心里便很有把握,所以只简单地和对方沟通后我就出发了。可当我赶到约好见面的地点时,却并没有见到爆料人的踪影。给她打了十几次电话,每一次都会被挂断。我开始生气了,这样的表现,让我觉得她已经不想接受采访了。 自己大老远地赶过来,什么都没拍上,实在很恼火。我决定再拨一次号码,最后一次,她要是再不接我就走。没想到,这一次,她接了。更没想到,接通后她说:“喂,你是记者还是骗子啊?”

想象一下我当时的反应,如果高处有一个摄像机在拍摄,那么你一定会看到一个记者手拿着电话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她的话意味着就在刚才医托一定跟她联系过,而她当时以为那个人是我,后来发现不是才会如此警觉;更意味着她已经向对方暴露了记者要来的事实,我现在去诊所肯定已经是空无一人;毫无疑问,本次报道本应最精彩的部分已经没有了。当然,事实也印证了我的推测。可我给她打过电话,她记不住我的号码么?好歹也该有个大概印象啊。纵然我再觉得如何如何才合乎常理,可意料之外的事就是这么发生了。

还有一次,一小伙说家里被盗,我问有没有调取监控查看,他说调着看了,还用照相机把小偷进家门的那一段视频都拍了下来。这一来愿意接受采访、二来有监控视频,按理应该是一次非常容易的拍摄了。当时是冬天,小伙家住在某城中村里,而当他给我看他拍的监控时,我惊呆了,视频里面的人都穿的短裤短袖!

“这是去年我家被盗的时候我拍下的监控录像。”

“那昨天的呢?”(www.chuimin.cn)

“昨天的,没有。”

谁要去年的啊!你昨天被盗,给我看去年的有何用!就这样,我无奈只能和他在村子监控室里调监控,而他却只能记得是发生在晚上,大概时间什么的都不确定,再加上晚上的监控又看不清,我硬生生查视频查了一个多小时。

经过这两次,我意识到,很多看起来已经万无一失的事情,也常常会有意外的出现。因为采访对象的思维习惯可能会和你的不一样。在拿到一个自己已经拍过的选题时,惯有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采访经验最好都先放一放,把每一次都当作是全新的一次去对待。同时,要能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事有心理准备,并想好应对方案。这在平常的采访中十分有用,在暗访中更是非常必要。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去暗访时候,周密的准备、对环境的提前了解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暗访中遇到的危险我不想多说,不过以上每一条都是从教训中真实地总结出来的。

总的来说,几件事之后,我对新闻报道的理解开始从写稿子设悬念变成了“逻辑”建立。这里的“逻辑”并不是指简单的因果关系或时间顺序的“逻辑”,而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都说新闻要好看、有用、宣泄,三者怎样结合,同时保证有主题贯穿始终是我要找的“逻辑”。这在今年冬天体会特别明显。

那段时间雾霾肆虐,“雾霾”的主题在整个冬天几乎一直是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重点。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因为西安算得上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污染城市了。于是,就在这个冬天,我连做“雾霾”相关报道15次,平均每周两次,每次都是一样的主题。一开始有些抓狂,天哪,一件事儿反复说来说去,这让已经把所有能用的信息都用过的我实在不知还能怎么做。只能把P m2.5, Pm10, AQI,这些词换着花样地一遍遍给观众解释。可是,随着做这个选题的深人,接触的专业人士增多,我渐渐发现,这何止是一条小小的“天气报道”,关于对雾霾的见识可以上升的空间非常大。要想做好,根本不亚于一条调查类报道,事实上它就应该是一条调查类报道。对雾霾的探讨能走多远,就看记者能想多远,思维决定一切。

微观上讲,AQI(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方式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其中的参数是如何制定的?当时环境下制定的参数标准又是否能适用于现行的实际情况?宏观上讲,各地方政府关于治污减霾的财政拨款比例不一样,那么城市污染排名放在一起有没有可比性?实际上,我国关于污染治理的时间设定有一个相应的标准,相关空气质量指数在哪一个区间内,那么对应的,就会有该区间的时间限制。比如AQI低于某值,则限期治理为3年,某值到某值之间是5年等。所以,会不会存在各级单位为了延长治理时间,首先发展经济而刻意得到一个较高的数值来减缓治理雾霾呢?

要想让报道有内容有力度,就必须让自己专业起来。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记者,我必须远离思维的惰性。

都市热线记者 李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