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都市热线》与西安地震的真挚邂逅

《都市热线》与西安地震的真挚邂逅

【摘要】:和《都市热线》的缘分得从她出生的那天说起。西安震感明显,同事们从大楼里以此生最快的速度逃了出来,聚集在后花园的小湖边,全台的节目面临着停播,台领导紧急部署,最后决定《都市热线》正常播出。《都市热线》是陕西最早发布地震信息的电视媒体,那一天铭刻在我们的生命里。《都市热线》八岁了,想想和她一起度过的日子,想起那些事,就是想起了那些事里的人,他们是琥拍里的精灵,被珍贵的封存。

和《都市热线》的缘分得从她出生的那天说起。命运的交际,让我恰好来到她的身边,并奉上六年的欢喜,可我总是缺乏从容,在惶恐和忐忑中和她一起成长、迈步、前进。

生命中的经历就像过电影,真正百感交集的片断,时隔多年依然百感交集。 “5、4、3、2、1”,每天下午18∶00就是在这样的倒计时声中开始直播。400平方米演播室的二层是导播间,在那个不足60平方米的矩形空间里,聚集着导播、放像、音频等后期的各个工种,大多时候她们是一群女人,她们专业、认真、坚韧、百转千回都融入直播的分秒中,她们就是传奇。

初见导播刘莹(现已是陕西二套编播办的主任),觉得老天真是偏心眼,哪有这样的女子,1米74,皮肤白净,样貌可人,宛若水仙。说话不轻不重,可在直播中却淡定从容,像个将军。

导播间最关键的工种之一当属音频,没了声音的电视,那还有什么看头。《都市热线》是陕西二套开办的第一档新闻直播节目,不论是频道还是台里,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对各个工种人员的选择也很严格,因而也就应运而生了“音频四杰”,他们是高欣荣、冯伟、孔力和徐楠,四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200岁,四位都是台里音频科叱咤风云的人物,高老师亲切随和,直播一开始像换了个人,严肃得如初中时的班主任。冯老师儒雅风趣,每天流程上一个细微的变化,他都了然于胸。徐老师是真正的淑女,她的披肩长发永远梳得一丝不紊,犹如流程上的记录娟秀清晰,每次直播结束,她都会将当天的流程收好交还与我,她说,这是积累,以后你就懂了。孔老师在他们中最年长,他喜欢逗乐,即使直播中,也会时不时地玩笑一下,他总对我说,直播就是要放松,放松,再放松。私下里,觉得他的神态像极我姥爷,即便你犯了错,他也不忍训斥。他喊我: 丫头。

面色凝重的编辑们

放像二人组神搭配说的是吕娟和李媛媛,一个神经很大条,生活中大不咧咧,忘东忘西,可直播中却能做到一丝不苟。一个打扮精致,似上海滩的时髦女郎,坐在放像机前,怎么看都有种穿越感,可直播一开始,着急起来,也会显现出西北女孩的豪放。她们也算是《都市热线》元老级的放像,李媛媛是《都市女孩》海选出身,是个美人,她永远有讲不完的化妆品和养颜秘方。 吕娟来自西安电视台,也曾是台里春风得意的角色,熟络了,一次问她为何来到《都市热线》,她一本正经地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www.chuimin.cn)

幕后英雄同样很赞

我收集烘干的细节,偶尔也被别人当作细节收集。离开《都市热线》来到一个新的栏目,一日,在楼道里偶遇孔老师,他一点也没变,乐呵呵地叫我: 丫头,好久不见,你还喊倒计时不?是的,喊倒计时,那是我上直播学的第一课。那时候,每到下午3点,四楼机房就能看到我勤劳的身影,给记者倒带子,做导视,赶在最后一分钟,飞奔进演播室,现在想起也是一个奇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西安震感明显,同事们从大楼里以此生最快的速度逃了出来,聚集在后花园的小湖边,全台的节目面临着停播,台领导紧急部署,最后决定《都市热线》正常播出。18∶ 00演播室又恢复了它的生机,可这一次,那种久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起敬。《都市热线》是陕西最早发布地震信息的电视媒体,那一天铭刻在我们的生命里。

《都市热线》八岁了,想想和她一起度过的日子,想起那些事,就是想起了那些事里的人,他们是琥拍里的精灵,被珍贵的封存。

原都市热线编辑 现都市快报午间版副制片人 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