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八年成长都市热线:内容与平台的挑战

八年成长都市热线:内容与平台的挑战

【摘要】:《都市热线》八岁了,2006年的元旦,我作为编辑,出了《都市热线》第一张流程单。然而,这一仗却没有完结,八年间,观众的格局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并不依赖电视,手机和WIFI是生活两大必备。究竟是内容提供商,还是电视和手机结合的跨界平台,另一个八年,对《都市热线》来说,挑战依然惊心动魄。这是《都市热线》的八年纪,这是青春的八年祭。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时光飞逝”是个残酷的词语,曾经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翩翩少年,衣袂飘飘,孑世而独立,为了配合那个“飞”字,甚至凭空想象出了一对五光十色看得到却摸不着的翅膀,一张一翕之间,倏忽光年。

《都市热线》八岁了,2006年的元旦,我作为编辑,出了《都市热线》第一张流程单。此后的一年里,奔波于记者和演播室之间,催片子,排单子,算时间,每天脚不沾地从早忙到晚。这是我从业经历中最热血的年代,也是最艰苦的岁月,收视率有半年都徘徊在0.5左右,面临着节目被取消的危险。

现在想想,那时还真勇敢。放弃了已经风生水起的运营部工作,转投一穷二白的新节目。从零开始,那样的选择,换了任何时候,都不会重现,也就是激情,也就是青春。

那年的阳光怎么回忆都是灿烂的,空气都透着丝甜。狗熊、鳄鱼、鹰集、变脸人、天仙妹妹,还有大雁塔,风靡一时的女骑警都受邀来到节目里,当然,没忘了她们的白龙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法家茹桂老师也参加了访谈,事后在我的流程单背面给签了个名儿。我猜,那是他老人家签过最乱的一张纸,我也成了最不知天高地厚的求字者。

既如此,有容人雅量,所谓大家风范,显露无遗。

年轻的团队总有跳跃的想法,今天亢凯穿越塔克拉玛干,明天孙雪娇就去探访猴山,做天气的王娜总是能在社区里发掘出各种搞怪耍宝达人,王永生采编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大象京生,也不知道现在生了没有,唱RAP的车虎,一直都很好奇他怎么把那些天南海北的事儿和到一个旋律里,各种匪夷所思。我只能说,每一天都直冲面门而来,应接不暇。

不过,成长的阵痛,免不了挫折和眼泪,尽心去做的一件事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向来微笑示人的我,也有坚持不了的时候。在出去拍片时,就因过度暴晒得了光敏感,脸上红肿灼热,越挠越疼,从此一辈子见不得紫外线,活在防晒霜和太阳伞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何况之前放弃了小有所成的岗位,前路渺茫,整个人陷入无助和悲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那时有个很信任的朋友,可可,就在压力大得无处发泄时,抱着伊人坐在南门外花坛边哭啊哭。在生日或者有需要庆祝的节日时,我都要可可送我盒糖果,伊人不解,我说: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就是在生活太苦时,提醒自己还有一点甜。

到今天,我也很佩服自己,怎么顺口就说出这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来。现在,我不再哭鼻子,可可也不再倾听,人生的某个路口,我们像两列火车,各奔东西。

有一句话这么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则伤感,却也无可奈何。然而身处变革处的人,往往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当新时代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回望来路,看看那些有用的或徒劳的挣扎时,总是欷歔不已。

指挥部里的头脑风暴(www.chuimin.cn)

开播《都市热线》的初衷,一则开荒垃圾时段,向盐碱地要效益;二则顺应了自媒体时代用户“发声”的需求,将手机作为互动利器,彩信图片加电话连线,随时随地参与新闻播报中,由此也产生了新闻发展史上颇有意味的一个称谓“手机记者”。

与现在人人微博的局面不同的是,那时的“手机记者”,大多是受过新闻及相关专业培训过,采集的新闻也是经过有意识的专业筛选,属于建设兵团性质,正规军搞生产,依然带有了浓厚的学院气息。

不过即便如此,手机记者的快捷、移动性、和现场的带入感,将节目带入了另一个层面。当时为手机记者的定位是,“我们关注的,就是正在发生的”,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和精良直播车竞争无奈的小米加步枪式的创新,居然把乔布斯新浪微博甩出了一条街,成了自媒体的先驱,让手机真正开始与摄像机和直播车抗衡。好玩的是,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我们当时对此一无所知。

当手机已经发展到可以拍摄视频,且视频达到播出标准时,事发当时没有赶到现场的记者们也可以嘘一口气了。围观群众必然有手机视频可供使用,当农民工兄弟手里的山寨手机,拉根天线出来可以在线收看带广告的中央一、中央五时,电视人压力山大。

当时尚达人身份标志的苹果成为街机,捆绑着自称“一枚幸福的卤蛋”的微博女王姚晨横空出世, 自媒体正式粉墨登场,一夜之间,人人都有了话语权,每个人都能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么,还需要正规军么?电视媒体的出路又在哪?

好在,我迷茫的时候,《都市热线》并不迷茫,一个原则:大道化简。不管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技术,受众获取资讯的热情一如既往,甚至在资讯的沙漠里,变成了对直击心灵的一口甘泉的饥渴,内容为王,永不过时。都市联盟的创立解决了部分片源问题,各种别出心裁小版块,都吸引了不同阶层的关注,大小民的耍贫斗嘴,周姐的古道热肠,无一不透出亲民味儿。在微博如日中天时,开设官微和观众互动,在微信兴起时,又开辟热线留声机小版块,永不完结的技术革新,永不止步的节目创新,吐故纳新,兼容并包,向这个勤奋的团队致敬,向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天天向上的精神头儿致敬。

然而,这一仗却没有完结,八年间,观众的格局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年轻一代并不依赖电视,手机和WIFI是生活两大必备。甚至有媒体戏称,中国人已经有了WIFI焦虑症,在迫不及待地对生活展示和被生活展示。这是一个寻求认知感的年代,旧的观众群体正在老去,新的收视人群还未形成,虽然有了微博微信辅助,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影响力,优势并不明显。究竟是内容提供商,还是电视和手机结合的跨界平台,另一个八年,对《都市热线》来说,挑战依然惊心动魄。

信马由缰写到这里,似乎有些跑题了,说好的回顾八年的点滴,却忍不住回忆中夹杂了期待,从她诞生之日起,她就是我们这群人的孩子,你盼着她好,盼着她茁壮,盼着她一天天长大,盼着她拥有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看着她,你就看见曾经的自己,和不灭的热情。这是《都市热线》的八年纪,这是青春的八年祭。

原都市热线编辑 现编播办编辑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