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多目标群体智能算法-萤火虫算法基础

多目标群体智能算法-萤火虫算法基础

【摘要】:同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萤火虫算法概念简单,流程清晰,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少,更加容易实现。虽然目前萤火虫算法还缺乏完备的数学理论基础,但已有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具备较高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优化方法,它为智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2]。

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是由Xin-She Yang[1]于2008年提出的一种高级启发式算法,它源自对萤火虫群体行为的简化和模拟。FA算法通过萤火虫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达到寻优的目的,它是一种基于群体搜索的随机优化方法,属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范畴。

FA算法首先随机地初始化一组解,随后在迭代过程中不断更新这些解,直至搜索到问题的最优值。同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萤火虫算法概念简单,流程清晰,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少,更加容易实现。虽然目前萤火虫算法还缺乏完备的数学理论基础,但已有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具备较高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优化方法,它为智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2]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的萤火虫都会发光,这种闪光信号可以被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萤火虫感知,萤火虫借此进行沟通、求偶等。萤火虫发出的闪光仅在一定距离内可见,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光强度I和距离光源的距离r的平方存在反比例关系;第二,空气会吸收光。通常萤火虫发出闪光的可见距离是几百米,这个距离足以满足萤火虫利用闪光进行沟通的需要。

为了构建萤火虫算法,使用以下几点理想化的准则,可以把萤火虫闪光的某些特性理想化[3]:

萤火虫是不分雌雄的,即任何一只萤火虫将会不分性别地吸引其他所有的萤火虫。(www.chuimin.cn)

吸引力和它们的亮度成正比关系。对于任何两只萤火虫来说,亮度小的萤火虫会被亮度大的萤火虫吸引而不断向其移动,亮度最大的萤火虫则随机移动。这种吸引力和距离成反比,随着萤火虫之间距离的增加,吸引力会逐渐减弱。

萤火虫的亮度是由待优化的目标函数的值决定的。

由于萤火虫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概念简明、需要设置的参数少、容易实现等特点,它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很多领域优化问题的求解。Rajdeep等[4]把局部搜索过程引入萤火虫算法,并用其优化等谱弹簧质点系统的误差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找到误差函数的多个最优值,从而有效地为给定系统An找到多个等谱的系统Bn。Xin-She Yang[5]用萤火虫算法解决工程中的压力管道设计优化问题,得到了比其他文献中更好的优化结果。Tomas等[6]用萤火虫算法解决连铸工艺优化问题,在满足某些约束的条件下,成功地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平衡了连铸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Augkulanon等[7]分别用萤火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解决工艺过程优化问题,并对比这两种算法在5个基准测试函数上的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更可靠,收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Theofanis等[8]把萤火虫算法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环境经济负荷调度的优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结果。该问题要在满足总电力需求并考虑电力传送损耗的前提下,使得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量同时达到相对较小。这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方法无法解决这样复杂的优化问题。Theofanis等采用加权系数法把该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用萤火虫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能够得到比较好的Pareto解集,收敛速度也比较快,和其他优化方法相比,萤火虫算法更高效,得到的优化结果也更好。Ming-Huwi等[9]在萤火虫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MEFFT算法,成功解决了多级图像阈值选取的优化问题,得到了比粒子群算法等方法更好的优化结果,运算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刘长平等[10]用萤火虫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中的置换流水线调度问题,对选取的四类问题,算法均找到了最优解,而且寻优精度也比较高,表明萤火虫算法求解置换流水线问题是有效的,反映出该算法应用于组合优化方面的可行性。刘鹏等[11]基于萤火虫算法提出一种群体动态自动聚集路径规划方法,并在一个3D动态自动聚集路径规划程序中应用了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整个群体的动态自动聚集效果非常明显,并能形成稳定的多个聚集点,有效地模拟了真实群体的自动聚集行为,说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体动画的逼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