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虽时赐答辩,或加修正,然仍自信甚坚,最后乃成《墨子学辨》一书,为其定说。所谓此文,即《墨子学辨》也。故有印欧民族之称。故以墨子肤色之黑而论,适足证其非婆罗门人也。予在拙作《墨子非印度人论》中有曰:其以索卢参为印度字译音,则视索卢参三字‘尤奇’。今观《学辨》则曰:索卢参,余初疑其为印度人,而‘索卢参’三字即印度语译音。其二,后秦有索卢曜,见《晋书·姚苌载记》,称为敦煌索卢曜云。......
2023-11-26
墨学由墨子之时代、环境、出身及其个性所决定,而非墨子以前所能有也。吾前谓墨子未自著书,与时人之说不同,似有损于墨子之伟大;然以吾观之,墨学乃墨子以前所无,由其一人倡导而成,诚所谓“开山祖师”也,其伟大何如!
然自来言墨学渊源者,则有三说:
(一)有谓原于尧舜者
《韩非子·显学》篇曰: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是韩非与司马谈以为原于尧舜也。
(二)有谓原于夏禹者
《庄子·天下》篇曰: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淮南子《要略训》本之,曰:(www.chuimin.cn)
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蔂臿,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是庄子、淮南王以墨学原于禹也。
(三)有谓原于史佚者
《汉书·艺文志》谓“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而所列墨六家,八十六篇,则首《尹佚》二篇,原注:“周臣,在成康时也。”次《田俅子》,次《我子》,次《随巢子》,次《胡非子》,末为《墨子》七十一篇。近人江瑔本之,曰:
墨子之学,出于史佚,史角。史角无书,史佚有书二篇,《汉志》列于墨家之首,且谓周臣,在成康时。则由史佚历数百岁而后至墨子,未有墨子之前,已有墨家之学。(《读子卮言》卷二,页二十八)
此即墨学出于史佚之说也。
按以上三说,皆他家所述,而非墨子之所自道也。今观《墨子》书中,绝未言及史佚。且史佚远在周初,以时代情状核之,不得有私人著述。《尹佚》书汉以后不传,近世马国翰辑本一卷,仅录《左传》《周书》所载史佚语及遗事,亦与墨家之旨不类。则《汉志》所著录者,或后人所依托,未足据也。书中虽言及尧舜夏禹,亦未足定为其学之所从出。清儒汪中之论,最为通达,其言曰:
墨子质实,未尝援人以自重,其则古昔,称先王,言尧、舜、禹、汤、文、武者六,言禹、汤、文、武者四,言文王者三,而未尝专及禹。墨子固非儒,而不非周也,又不言其学之出于禹也。公孟谓君子必古言服,然后仁,墨子既非之,而曰:“子法周而未法夏,则子之古非古也。”此因其所好而激之,且属之言服甚明,而易晓然,则谓墨子背周而从夏者,非也。惟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倍谲不同,自谓别墨,然后托于禹,以尊其术,而淮南著之书尔!(《述学·墨子后序》)
汪氏谓墨子非背周道虽有未安,其言非从夏政,则确切不移;夏禹既非墨学所从出,则墨学不出于尧舜,尤无待论矣。汪氏又曰:“墨子者,盖学焉而自为其道者也,故其《节葬》曰:‘圣王制为节葬之法。’又曰:‘墨子制为节葬之法。’则谓墨子自制者是也。”此言亦得其实。吾故曰,墨子以前无墨学。
夫尧舜本儒墨所同道,墨子称禹,孔子亦曰:“禹,吾无间然矣。……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反复赞叹,此亦孔墨所同。《淮南子·要略训》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主术训》亦曰,孔墨皆“脩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按六艺之名非当时所有,然墨子之学长于《诗》《书》《春秋》,学问之基础,固与孔子相同也。而卒至于大异者,此墨子有创造之精神,与独特之学说,非儒家之官学所能包也。
墨学为墨子所独创。故九流多以其学术名家,而“墨”乃独举其倡导者一人之姓以名家,此与众不同者也。
有关墨学源流的文章
胡君虽时赐答辩,或加修正,然仍自信甚坚,最后乃成《墨子学辨》一书,为其定说。所谓此文,即《墨子学辨》也。故有印欧民族之称。故以墨子肤色之黑而论,适足证其非婆罗门人也。予在拙作《墨子非印度人论》中有曰:其以索卢参为印度字译音,则视索卢参三字‘尤奇’。今观《学辨》则曰:索卢参,余初疑其为印度人,而‘索卢参’三字即印度语译音。其二,后秦有索卢曜,见《晋书·姚苌载记》,称为敦煌索卢曜云。......
2023-11-26
墨子姓墨名翟,历来无异辞。自元伊世珍逞其妖妄之臆说,始云墨子姓翟名乌。而所以使其疑墨非姓者,则误认秦汉以前,绝无加子于姓上以称子某子之例也。合两篇所述华子与子华子之思想言之,亦大略相同,当系一人而姓华者也。按墨家诸子,其姓可考者,甚多。他如墨子弟子有高何,高孙子禽子弟子有许犯,索卢参;犯弟子有田系;墨家钜子有孟胜,腹,田襄子;均当为姓名具备者。而曰墨家无一称姓,何江氏之不考耶!......
2023-11-26
墨子生于春秋之末,长于战国之初,而春秋战国之际。盖社会生产状况已呈蜕化之迹,旧有制度文物自随之动摇,崩溃,而别立一适应此新状况之组织也。此种关系则半由新工具之使用,如铁器之发生是已。在墨子生前数十年,晋铸铁鼎以著范宣子所为《刑书》,已见可信之载籍,前已言之矣。凡此所举之铁,仅就十四卷中灼然知为墨家后学所撰者而言,第十五卷汉人伪撰者不与焉。此种剧变之发生,似可求其故于经济,而与农业之发展有关。......
2023-11-26
自汉武以后,儒术日尊,墨学遂绝。惟鲁胜治墨学于举世不治之日,斯诚所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君子哉!其正式治墨学者,则以乾隆嘉庆及道光初年为一期。汪氏所作《墨子序》,考证亦多创获,兹节录其批评之语于次。今亡,孔丛诘墨伪书,不数之。若夫兼爱特墨之一端,然其所谓兼者,欲国家慎其封守,而无虐其邻之人民畜产也。世莫不以其诬孔子为墨子罪。......
2023-11-26
是在西汉武帝时,墨学之师承家法,犹未绝也。世多有论之者,如孙氏云: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学绝。谓此为第四种原因,发于墨学自身。且孟学在当时已不甚盛,至汉墨黜百家,独尊孔氏,而墨学久衰微矣。慈惠之行,在斥儒家,已无可疑。认为反革命,则于墨学之真相已有所误会。......
2023-11-26
墨子未尝自著书也,今所传《墨子》书,乃墨翟弟子及其后学所记述,缀缉而成者。至每题各有三篇,俞樾《墨子间诂序》曰:墨子死,而墨分为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编辑《墨子》书者,仅存三篇,以备参考,其或以此乎?曰《经上下》决非墨子所自著,即鲁胜谓之《辩经》,名亦不当。其后作《名墨訾应考》言之尤详。《墨子》书之内容,大致如上。是则由墨子弟子迨刘向之世,皆有造作之可能。......
2023-11-26
今称曰子墨子,适与子思子之称同。墨门称翟为子墨子,著其为师,与彼相类。(注一)江氏以不达子墨子之例,误以墨非姓,于是更进而谓墨家无一称姓者。墨家诸人无一称姓,则墨子之墨,断非姓,明矣。《论衡·福虚》篇言墨家之徒缠子,缠亦非姓。是凡墨家之学者,无一称姓者,固不特墨子为然矣。更以此种假定,循环互证,而断言墨子非姓墨。......
2023-11-26
是胜以此《经》为墨子自著也。《墨经》之文,乃与《易象传》及《春秋》颇相类,此种文体,战国无有也。且《墨经》有修正墨子学说之处,其进步乃墨氏弟子及后学积集而成,非墨子一人自说相违也。至所谓《墨经》,原止《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汪中《墨子序》,言“《经上》至《小取》六篇,当时谓之《墨经》”。按《大取》《小取》二篇,向无称之为《经》者;但二篇产生之时代相同,其所讨论者又与《经》及《经说》相应。......
2023-11-26
相关推荐